NOWnews2014年11月28日 記者吳順永/台南報導2個月大的男嬰,平時活動力良好,餵食以配方奶為主,食慾佳,但家長在某次換尿布時,忽然發現寶寶大便中帶有血絲,也發現寶寶有腹脹的情形,經帶往台南市立醫院求診,經過詳細檢查,發現寶寶有輕度貧血的狀況、血中嗜酸性白血球稍高,其餘檢查均為正常,研判男嬰是「牛奶蛋白過敏」所引起的腸炎,建議家長停止餵食配方奶,改換成高度水解配方奶以及母奶後,寶寶的血便狀況也逐漸改善.台南市立醫院小兒科陳旻吟醫師指出,據統計,各國發生嬰幼兒食物過敏的比例都逐漸上升中,嬰幼兒牛奶蛋白過敏的發生率約2至3%,大於6歲以上的孩童大於1%.牛奶蛋白過敏常發生在1歲以內的嬰幼兒,症狀非常多樣化,但以腸胃道表現最常見,最常見是在嬰幼兒大便中發現鮮血絲.另外,也可能發生反覆性嘔吐、腹脹或腹瀉,甚至脫水等情形,也可能導致長期腸胃道發炎,而引起慢性缺鐵性貧血和白蛋白低下症.有些嬰兒則有皮膚方面症狀,如:異位性皮膚炎或濕疹;呼吸道方面症狀,可能會產生過敏性鼻炎或喘鳴等情形;極少數可能會發較嚴重的全身性過敏休克反應.陳旻吟醫師表示,一般診斷牛奶蛋白過敏症通常是排除性的,除詳細病史、餵食狀況以及身體理學檢查之外,要先排除其他血便的病因(如:感染性腸胃炎,新生兒壞死性腸炎、凝血功能異常、腸扭轉、肛裂等),再安排抽血檢查、腹部超音波及X光和糞便檢查,目前國際上標準診斷方法是挑戰測試:移除配方奶後,觀察症狀是否減緩或消失,再度給予一般配方奶,觀察同樣症狀是否又發生.陳旻吟醫師說,新生兒及嬰幼兒時期,腸胃道防禦功能及免疫系統尚未發育成熟,造成牛奶蛋白質未經完全分解就穿過腸胃道屏障直接進到體內,誘發免疫系統活化而產生發炎反應,導致牛奶蛋白過敏症.牛奶蛋白過敏症發生時,建議家長停止餵食平時食用的配方奶,改換成高度水解配方奶以及母奶後,降低寶寶過敏感應,因高度水解配方奶,已先將蛋白質分解成小小的蛋白成分,不誘發過敏反應.陳醫師強調,1歲內對牛奶蛋白過敏的嬰幼兒,大約有50%會自動緩解,建議應以母奶或高度水解奶粉餵食6個月或寶寶9至12個月大時,以副食品逐漸做銜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