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習俗上習慣在嬰兒四個月大的時候舉行「收涎」的儀式,這是希望能夠祈求孩子不再流口水,進而能夠開始進食需要咀嚼的食物,並且準備學習說話.儀式中除了要祭拜神明外,還要在孩子脖子上綁上一串「收涎餅」,請家中長輩取用,並且在孩子嘴巴周圍抹一抹,象徵把口水都收了起來.隨著時代的進步,有些父母已不再進行這樣的儀式,或者沒有做得如此「周延」,然而等到孩子更大的時候,卻發現孩子流口水的現象並沒有消失,甚至還留得更多,於是開始後悔沒有做「收涎」儀式,或是做的不完全!其實,孩子會流口水有很多的原因. 我們的唾液腺一天24小時都在不停地分泌唾液,而三、四個月大的嬰兒,唾液腺發展迅速,但他們的口腔小,加上吞嚥功能還沒有發育完全,因此多餘的口水就會流出口腔之外,造成父母看到孩子「口水流不停」的現象.隨著孩子開始進食副食品,口腔周圍的肌肉力量開始提升、吞嚥功能更好,因此流口水的現象開始減少.從上述狀況我們可以知道,孩子要減少流口水有兩項要素:唾液分泌與吞嚥. 唾液分泌:當孩子長牙齒時,唾液分泌會增加,這時候家長會明顯感受到孩子流口水的現象變得頻繁,這是屬於正常現象.然而家長發現孩子一直流口水,但是又沒有長牙齒的趨勢時,家長則必須檢查孩子的口腔,看看是否有傷口、發炎,甚至聞聞孩子的唾液是否有異味,因為有些口腔感染疾病或發炎也會造成唾液的過度分泌. 吞嚥功能不良:當喉嚨發炎導致吞嚥會感到疼痛,孩子就會減少吞嚥的頻率,造成過多的口水往外流出.當父母發現孩子吃東西時,咀嚼久久卻不吞下,加上出現流口水的現象,則要考慮是否有喉嚨發炎的狀況.另外一些神經障礙也會造成吞嚥障礙,因為口腔中充滿口水時也無法誘發「吞嚥反射」,導致口水只好流出嘴外.當孩子常把食物留在口中不吞下,甚至忘記口腔中還有食物時,則需要請醫師進一步檢查. 臨床上發現除了特殊疾病的孩子常見的流口水現象外,近年來越來越多經過耳鼻喉科醫師及神經科醫師檢查沒有問題的孩子,平時仍有流口水的現象,即使經過提醒仍無法降低頻率,這可造成了父母的困擾,家中長輩也真的會誤會父母是否沒有幫孩子做好收涎.在復健科中,常發現到了三歲仍頻繁流口水的孩子有個共通的現象,那就是常常嘴巴開開!有些人認為這是孩子的習慣不好,嘴巴不好好閉好,因此不僅容易流口水,甚至容易「病從口入」,於是開始提醒、規勸到責罵,無不希望孩子改正這不好的「習慣」.其實,孩子嘴巴不閉合的問題,從感覺統合的角度來看,就是「肌肉張力」偏低的現象. 隨著少子化,現代的孩子越來越「幸福」,不僅「茶來伸手、飯來張口」,甚至從進食副食品開始,家人就害怕孩子噎到,於是把所有的食物都打成泥之後才給孩子食用,大了以後,每餐不是煮些鬆軟易入口的食物,就是把肉類、青菜剪得細碎才給孩子吃,孩子的口腔肌肉沒有獲得訓練,因此力量沒有提升,但是下顎骨隨著成長而增加重量,於是肌肉無法撐住下顎骨造成嘴巴總是開開的.而孩子總是食用一些較為鬆軟的食物,也使得嘴唇及口腔沒有得到足夠的「觸覺」刺激,因此造成敏感度不夠,當口水流經嘴唇時,嘴唇不會感覺到口水的刺激,因此不會閉上嘴巴並把口水吸回,所以讓口水永無止盡地流出來. 當孩子一歲以後仍不停流口水,我們會建議先尋求耳鼻喉科醫師檢查,如果持續到兩歲半仍不見改善,則可以考慮是否是因為「感覺統合」不良所導致,這可以尋求復健科職能治療師協助.不論如何,我們都可以利用以下幾個遊戲來幫助孩子口腔力量與感覺敏感度: 口腔刷刷:當協助孩子刷牙的時候,可以利用牙刷按摩牙齦及嘴唇,這可以刺激皮膚,提升觸覺敏感度.除此之外,幫孩子擦臉時也可以按壓口腔周圍,同樣也可以幫助孩子口腔更為敏感. 親親遊戲:還跟孩子玩「親親」嗎?鼓勵孩子用力把嘴噘起來才可以親喔!這可以訓練孩子口輪匝肌的力量,除此之外,讓孩子練習用吸管喝水或是練習吹泡泡,同樣都會讓孩子必須噘起嘴巴來,這也是有訓練效果的! 嘴巴拔河:利用牛肉乾或魷魚絲等味道較重且不易拉扯的零食,請孩子抿嘴含住,媽媽也含住另一頭,兩人一起拔河,媽媽可以適度拉扯讓孩子必須更用力才不會讓魷魚絲被拉走.這可以讓孩子口腔閉合的力量更大、更持久,加上味覺的刺激也可以加強口腔的敏感度. 蔬果大餐:利用需要咀嚼的食物,每天選擇一餐給孩子練習嘗試,像是芹菜、甘蔗或是需要咀嚼的肉類,不需要刻意剪成小塊,但可以允許孩子咀嚼20下後吐掉,因為我們是要訓練孩子的口腔力量,所以不要強迫孩子必須吞嚥,否則會造成孩子排斥而不肯配合.如果孩子理解力沒有問題,也可以讓孩子嘗試咀嚼口香糖,這也可以幫助孩子口腔肌肉力量提升,以及刺激口腔觸覺. 現代孩子過度「幸福」,凡事都不需要親自去做,進而使得連口腔功能都會退化,這反而是害了孩子的將來.適度給予孩子挑戰與練習,可以讓孩子「感覺」更加統合,生活自理能力更加獨立. 張旭鎧職能治療師現任百能腦科學研究中心首席教練、適健復健科診所副院長、台灣兒童潛能發展 協會秘書長、台北市青少年暨兒童、關懷福利協會秘書長、中華民國先天及代謝疾 病關懷之友協會監事. 本文來自張旭鎧職能治療師部落格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