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keAddison Flicker 孩子通常不會無緣無故動手打人,如果經常會動手或發脾氣,可能是表達能力不夠,才會用肢體動作來引起別人的注意. 在兒童發展的過程中,初期在動作發展的速度比口語表達能力更快,所以嬰兒在還不能說話之前,就會用點頭來表示「要」或「謝謝」,也能用搖頭或揮動雙手來表示拒絕. 寶寶在一歲半之前為「前語言期」也算學說話之前的預備期,如果家人能常和寶寶說話,就能發現寶寶竟然能夠分辨不同人講話的聲音、知道每個東西都有不同的名稱. 其實寶寶能認識和知道的東西得比大人想像的更多,只不過因為身體動作還不夠靈巧,口腔肌肉和唇舌之間的控制協調能力還不成熟,所以才無法開口說出完整的一句話. 通常孩子想要什麼又無法完整說出來,身旁的家人會因為猜不到而更著急,如果這時候大人還不理會他或取笑他,孩子就會大發脾氣用打人或更激烈的方法來引人注意. 作正確示範,不能以暴制暴 當孩子有打人的動作出現時,一向採取打回去的媽媽說:「我想讓孩子覺得痛,下次才不會再隨便打人.」但是幼兒無法從動作來領悟到媽媽的用意,反而可能產生誤解.「好,你再打呀!」、「再用力一點」…,有些大人會和小孩一來一往的拍打對方,嘴上還火上加油的要孩子動作,於是孩子和爸媽繼續打來打去,可真教旁觀的人弄不清他們在玩什麼?一點兒也看不出來原是年輕的爸媽想要禁止孩子不可以動手打人. 講相反的話來刺激孩子和動手打回去的作法都不恰當,因為孩子完全不能理解動手打人是不好的行為;反而很可能會促使他們以為動手打人是好玩的遊戲呢! 幼兒還不能理解大人說的相反話,請給孩子明確的指導. 我們要教導孩子想要什麼就要慢慢說清楚,用哭鬧的方式說話別人會聽不懂,所以很的生氣時候記得要練習深呼吸,讓自己心情好一點再慢慢講.有爸爸媽媽耐心溝通引導的孩子,通常在情緒的調節能力方面會比同齡的孩子穩定,也不太會出現動手打人的舉動. 好康來囉!好雞婆這邊準備了5本新書要送給爸比媽咪們~相信這本書一定能解答所有的育兒疑問! 怎麼參加呢?快到手機問答區看看活動辦法~點這→馬上參加 你可以在書中讀到更多精彩內容喔! 新手爸媽先懂孩子再懂教:掌握90個教養關鍵,輕鬆教出自律、貼心、負責、主動學習的小孩作者:薛文英 本書作者文英老師多年分享的親子教養經驗,以Q&A方式以及專業的解說,引導家中有1~7歲小小孩的爸爸媽媽,藉由讀懂孩子的情緒、語言及動作,同步了解孩子的個性、天性的同時,能使孩子快樂的成長 本文來自布克文化授權轉載 超強大資訊懶人包!更多懷孕、育兒知識都在這~還有限時好康資訊喔!iOS請按此➡ http://apple.co/1zEGgXMAndroid請按此➡ http://bit.ly/1zEGI8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