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2015/01/29 懷孕期間準媽媽們雖可透過超音波產檢,了解寶寶的健康狀況,但隔了層肚皮及羊水,有些病兆可能無法偵測,或新生兒身體檢查,但也無法發現潛在問題.醫師建議,寶寶出生後,可藉由新生兒超音波檢查,幫孩子的健康把關. 根據統計,國內新生兒約有千分之3的先天性器官結構異常.台北慈濟醫院兒科部主治醫師蔡文心表示,剛出生的寶寶,都會進行第一次的身體檢查,包括理學及神經學檢查,但腦部、腹部、心臟、髋關節等主要器官,必須透過超音波檢查,才能早期發現病兆. 蔡文心舉例,日前有位滿月的新生兒就是透過腹部超音波檢查,發現罹患神經母細胞瘤,幸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癒後良好.她強調,新生兒超音波檢查無傷害性、不具放射性,操作上也不侵入身體,不會讓孩子不舒服,是種安全又方便的檢查方法. 寶寶何時接受超音波檢查較適當呢?蔡文心建議,產婦可於生產完後的住院期間,先為寶寶安排心臟超音波檢查,待滿月回診時,再進行腦部、腹部、髋關節等3項檢查,免去奔波之苦. ※本文由<健康醫療網>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健康醫療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