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nnahRosen Flickr 文/李藹芬;採訪諮詢/高居士‧台北榮民總醫院兒童醫學部小兒神經科主治醫師張開屏 相信很多爸媽在成長的過程中,有過收驚的經驗,雖然記憶早已模糊,但當自己為人父母時,碰到寶寶連續幾天哭鬧不休、夜不成眠時,也讓兒科醫師看診過,確定沒有疾病的問題時,最先想到的就是帶孩子去「收驚」.收驚,究竟有什麼魔力,成為很多人束手無策時最想要一試的方法. 受到驚嚇.以民俗療法解決 以宗教服務業自許的高居士表示,「收驚,應算是另類的民俗療法,是一種神明的認證,雖然無法用科學的方式驗證,不過,未必沒有根據」. 高居士說,會帶去收驚的小孩,往往是出現連續幾天哭鬧不休、夜晚無法入睡,或是在特定時間內發燒的狀況,不過,他通常會先問帶孩子去的大人,「是否先看過醫生了?」他認為,孩子的健康很重要,堅持家長一定要先試過科學的方法後,才考慮民俗療法. 會帶孩子去收驚的大人,可不是只有老一輩的爺爺奶奶,高居士以自身經驗為例,或許是現今社會以小家庭為主要結構的關係,多是孩子的爸媽帶來;另外,也可解釋,即使是古老的方法,年輕人一樣能接受,甚至醫療護理人員也願意抱持開放的態度試一試. 西醫意見:收驚前.應先確認無潛在疾病 台北榮民總醫院兒童醫學部小兒神經科主治醫師張開屏以西醫的立場來看,他建議,對哭鬧不休的孩子而言,在收驚前,「應先確認孩子無潛在疾病」,以腸套疊為例,當腸子套住時的疼痛會讓孩子哭鬧不安,腸子稍微鬆開時,孩子又能自在玩耍,但只要腸套疊的問題不解決,孩子就會一陣一陣的哭鬧;至於若是癲癇發作,孩子不由自主的喊叫或肌肉一陣陣地抽搐,就不是收驚所能解決的! 他說,有的父母對「孩子入睡時,手腳會不時抽動」感到在意,覺得好像被嚇到一樣.實際上,這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他解釋,「剛入睡時,大腦對於四肢的控制力還存在,但會愈來愈弱,才會出現睡著後仍有不時抽動的現象」. 張開屏醫師說,醫學上,確認沒有潛在疾病問題時,通常就「不做處置」,就像「磨娘精」型的孩子,帶養時,就是要花時間「熬」,熬過就沒事了,但對每天帶孩子的父母來說,卻總是心有不安,想要試試其他方法,他不反對這時可去收驚,讓父母求個心安. 但張開屏醫師提醒父母,收驚用愈簡單的方式愈好,就像行天宮,不會再另外給符水喝,甚至也沒有費用問題.如果,要喝符水,要拿硃砂在孩子身上畫符以及收費的話,他就「不同意」了,畢竟製作香灰的材料是否含有對身體有影響的物質,誰也不知道,父母應為孩子的健康做最嚴格的把關才是! ※原文刊載於2010年03月號<媽媽寶寶雜誌>.※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