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PartnershipforEducationFlickr 名次不代表一切,還有許多比成績更重要的事 唸書時70分,職場上滿分——﹝第10名現象﹞ 一位小學老師經過10年的追蹤調查發現:小學時考前幾名的孩子在進入國中、高中及大學後,反而表現變得平平,不再突出,有些甚至在就業及升學上屢屢受挫.相反地,那些在前3名之外,甚至是第10名到第20名的學生,在日後的學習和工作上反而會有亮眼的表現,成為優秀人才,這個現象被稱為「第10名現象」. 為什麼小時候是資優生,長大後卻沒辦法沿續孩童時的優秀呢?難道真的應證了「小時了了,大未必佳」嗎?當初看起來不起眼的孩子,日後竟然都很成材?在回答這個耐人尋味的現象之前,先讓我們看看下列的故事. 曉鍵高中畢業時,以優異的成績被知名大學錄取,這個消息驚動了老師及同學.因為在眾人眼裡,曉鍵的成績平平,只是個普通孩子.後來,曉鍵上大學了,他的成績依然不突出.畢業後,曉鍵考上研究所,當了幾年的研究生,依然表現普通. 但是,曉鍵找工作時,卻收到許多大型企業,甚至是跨國集團的錄取通知,讓周遭的人十分意外.一年後,在大學同學會上,當同學們問起曉鍵是如何找到這麼好的工作時,他淡淡地笑了.其實,這一切都是因為在曉鍵很小時,父母就非常注重培養他在各方面的能力,並非只盯著孩子的考試分數. 曉鍵的父母認為,如果孩子從父母和老師那裡學到誠實、守信、認真等品德,即使成績不是最好,也是暫時的,將來還是可以大有作為.「能力」不足可以由「品格」來彌補;相反地,「品格」不足卻無法由「能力」來補足.因為這樣的教育背景,讓曉鍵進入社會後,懂得面試、與同事相處、有效地完成工作等職場眉角. 曉鍵的成就來自於父母的教養和自己的努力,讓他不論身處哪一種環境,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生存方法,並付諸行動. 天生我材必有用,分數不能代表孩子的未來 一個不被眾人看好的孩子,為什麼能有這麼大的潛力?相反地,成績優秀的孩子長大後,為什麼有時反而無法繼續保持優勢呢?一味追求名次的孩子,把所有的時間都給了書本,平常卻很少有機會接觸其他知識,認識新朋友.成績不突出的孩子或許得不到第一名,但卻有更多時間探索課本沒教的知識,增廣見聞. 事實上,每個人都需要各式各樣的能力,像是協調、情緒管理、人際溝通或領導力等.如果想成功,各種能力皆缺一不可,但是這些能力卻無法從考試中獲得,如同大家所熟悉的比爾‧蓋茲、愛因斯坦等名人,都是屬於這樣的人. 當然,我們並不是要徹底否定學習成績優秀的孩子.事實上,很多傑出人物,如諾貝爾、佛蘭克林、楊振寧等,他們的成績一直名列前茅.只是要提醒所有的父母,要想孩子成功和成材,關鍵是在於各方面的「素質」.因此,為了孩子的長遠發展,父母千萬不能只看成績,而是要均衡地培養孩子各方面的能力. 給父母的建議 別用分數衡量孩子,以免扼殺學習興趣 從長遠的眼光來看,各方面能力都平均的孩子,反而更能適應社會的發展.父母該如何教育孩子,培養他們在社會上的生存力呢? 1.檢討是否在教育上出了問題 孩子的表現與家庭教育有很大關係,如果孩子不會主動學習,也沒有期望的目標,可能是因為比起成績,他們更在乎父母對分數的反應.如果家裡有這樣的孩子,不妨問問自己,是不是在教育方式上出了問題?請記得,一定要幫助孩子體驗學習的快樂,而不是抱著「望子成龍」的想法,讓孩子害怕甚至逃避學習.此外,不妨像朋友一樣對待孩子,幫助他們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問題,而不是馬上給答案.就算孩子沒辦法馬上明白,也不要發脾氣,「耐心」是最好的身教. 2.用平常心看待孩子的成績 不要用「成績單」當成獎勵或懲罰孩子的標準,分數只是孩子在某一學習階段中的成果檢測.建議以孩子的成績為依據,找出能進步的方向,也不要因為孩子成績差就不去參加家長會,這樣反而會錯失與老師溝通的機會. 此外,也不要給孩子太大的壓力,很多父母會在考試前對孩子說:「加油!」但是考後完卻馬上問:「考得如何?」事實上,這種只問分數的關心,反而會讓孩子認為父母只在意成績而非自己. 不一樣的孩子心理學:60招教養讀心術,輕鬆教出好孩子 作者:王佳 13億父母都在問:「為什麼我的孩子,這麼難教?」第一本寫給父母的「兒童心理學」讓你先懂孩子,再懂教! 本文來自采實文化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