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奶方式學問多家長勿大意!沒有想過,寶寶營養不良、腸胃疾病,可能是你沖奶方式不對造成的?小編真的沒有標題黨,奶粉沖太濃或沖太稀,都會對孩子造成嚴重的危害. 新聞事件:奶粉泡太濃餵養,嬰兒竟得腸壞死!廈門的王先生幾天前喜獲麟兒,因寶寶是早產兒,加上妻子母乳不足,王先生只能給寶寶添加奶粉輔助餵養.為了讓早產寶寶儘快長胖,「趕上進度」,王先生每次給兒子沖奶粉的時候,都會特意多加幾勺,希望兒子吃得飽,吸收更多營養.沒想到,小寶寶吃奶粉才吃了兩天,就出現了嘔吐、腹脹、肚子硬等癥狀,原本機靈可愛的寶寶一下子像焉了的小苗.王先生趕緊把寶寶送到醫院治療,檢查發現,才出生幾天的寶寶竟然得了腸壞死!醫生了解病情後告訴王先生,奶粉泡太濃,正是寶寶腸壞死的主要原因.經過醫生的影像檢查發現,孩子的消化系統滲透壓失衡,腸子外的水分往腸子裏滲透,脹氣脹得厲害,出現了急性壞死性小腸結腸炎的早期癥狀,再發展下去,孩子就會出現發燒、便血等癥狀甚至有生命危險.幸好寶寶送院治療及時,經過搶救,寶寶已脫離生命危險. 給寶寶沖泡奶粉,太濃太稀都有害!很多家長,尤其是老一輩的人,總認為寶寶的奶粉越濃越好,寶寶可以吸收更多的營養,其實這樣對寶寶有點類似於揠苗助長,是有很大危害的.1、奶粉太濃會影響寶寶的消化功能奶粉沖調適宜的濃度,取決於配方奶粉中各種營養成分的比例和寶寶不同生長階段的消化吸收能力,是有科學依據的.如果沖調太濃,會導致寶寶消化不良,排便困難;或因為寶寶腸胃功能較弱,導致營養吸收不足,出現拉肚子、體重不增加等問題.奶粉沖調過濃直接增加了寶寶罹患消化道疾病的風險. 2、奶粉沖調過濃,會影響寶寶的腎臟功能奶粉中含有鈉離子,需要加足量水稀釋.嬰幼兒的毛細血管很嫩弱,寶寶飲用過高濃度的奶粉,會使血管壁壓力增加,從而容易引起腦部毛細血管破裂,導致腦出血,出現抽風、昏迷等癥狀,久之也會影響寶寶的智力發育.同時血液中鈉的含量過高,也會影響鈣的吸收,使寶寶身體發育遲緩,個子矮小.血鈉含量過高同時會加重腎臟負擔,日久對腎臟也有損傷.3、奶粉沖調過濃,會影響寶寶對水分的吸收,嚴重的還會引發氮質血症奶粉餵養的寶寶,必須補充足夠的水分.奶粉過濃,會使寶寶食慾減退,不願意飲水,隨之尿量和次數也會減少,間接增加了寶寶腎臟負擔,危害很大.過濃的奶粉也意味着寶寶攝入過量的蛋白質,加之攝入水分減少,蛋白質分解代謝所產生的非蛋白氮物質就會在血漿內瀦留,從而導致氮質血症,嚴重威脅寶寶的生命安全.4、奶粉沖太稀,容易引起寶寶營養不良.奶粉沖太濃不好,沖稀一點總可以了吧?也不行,這會導致蛋白質含量不足,同樣也會引起寶寶營養不良.所以,家長們沖泡奶粉時,一定要按照包裝上標明的配比,不能想放多少就放多少,要嚴格遵守配方奶粉包裝上的建議沖調方法,不要隨意增加或減少奶粉濃度. 如何正確沖泡奶粉?80%家長做錯!我們通常餵養寶寶的全脂奶粉,是新鮮牛奶經過預熱殺菌、真空濃縮、噴霧乾燥、出粉冷卻等步驟加工而製成的.一般4千克鮮奶可以加工成0.5千克奶粉.要把奶粉中的牛奶重新恢復,就要加水,怎樣才能使加的水恰到好處呢?具體有兩種方法可操作:1、按重量計算沖調時就按1份奶粉加7倍重量的水即可調成.這種方法需稱奶粉的重量,具體操作麻煩,所以不太實用.2、按體積配製沖調時應按「奶粉:水=1:4」,即一平匙奶粉加4平匙水的比例沖調.不要認為給寶寶沖奶粉是小菜一碟,調查的真相是,約80%的爸爸媽媽沖奶的方式不正確,而其中又有3成左右的家長就錯在奶粉濃度的調配上.但其實,爸爸媽媽也不需要把這想得太複雜,一般奶粉外包裝上都會明確標明該種奶粉的沖泡濃度及具體的操作方式,家長給寶寶沖奶粉之前仔細閱讀,按規則操作即可. 沖奶粉,你不得不注意的細節除了奶粉的濃度調配,爸爸媽媽在給寶寶沖奶粉的時候,還有一些小細節不得不引起重視,否則同樣容易引起營養不良、腸胃不適等問題.1、水溫不能太高沖奶粉時要50℃左右的水,不能直接使用開水,開水會使牛奶產生蛋白質凝結,其中的磷酸鈣就會由酸性變成中性而發生沉澱,乳糖也會因焦化而分解為乳酸和甲酸,從而使牛奶營養價值和色、香、味均有所降低. 2、先放水,再放奶粉沖奶粉是先加水,還是先加奶粉,這看似一個小小的問題,卻導致了奶粉濃度的不同.如果先加奶粉,然後加水,這樣奶粉就濃了.因此,各位媽媽們一定要按奶粉盒上的規定量先加水,再加奶粉.3、要同一個方向攪拌,速度不宜太快,以不產生氣泡為度如果奶粉有氣泡,應放置到氣泡消失再給寶寶飲用,以避免寶寶打嗝.4、每次準備奶量比既往量稍多由於寶寶胃口波動較大,故每次沖奶粉的量應該根據寶寶近日每次餵奶量再略增加15~30毫升,以備寶寶食慾良好時所需.5、奶粉沖好後要馬上喂服因為在常溫下超過30分鐘就有變質的危險,另外,由於唾液接觸奶粉的同時,裡邊的細菌也同時進入其中從而使得奶粉變質,所以剩下的無論量有多少都不要再喂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