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圓很小開始我就一直養成跟他講話聊天的習慣,每天背著他出門散步、買菜,一路上我會跟他說這是什麼,那是什麼,當他哭鬧時,我會抱著他唱歌、數數、同理他的情緒,讓他知道媽媽一直陪著他,晚上講完故事躺下睡覺時跟他聊聊今天我們做了哪些事,讓他回想一下這些開心的事!每天跟他在一起,一歲半前當然是我說的多,他聽的多,一歲半後很明顯的,他幾乎100%聽懂我在說什麼,我們之間的「溝通」也越來越是雙向,不是單向了! 最近發生了一些事,讓我發現在不知不覺中,我眼裡的這個小孩已經慢慢長大了! 有天下午午休起來,他咬著奶嘴,我跟他說我們起床了,嘴嘴給媽媽,他不要(平時他睡著後通常奶嘴會吐掉或是熟睡後我直接幫他拿起來,他也不會醒來找奶嘴),我也不勉強他,就跟他躺在床上聊天,我跟他說「圓圓你快要2歲了,要變成大哥哥了耶!」你想當小baby還是大哥哥,他說是大哥哥,然後就非常開心的一直說「圓圓大哥哥」,我跟他說「嘴嘴是小baby在吃的,大哥哥長大了還要吃嗎?」他想一下馬上把奶嘴拿下來給我,說不要吃,接下來就是一連串三八的躲在門後說「大哥哥不見了」,我問大哥哥在哪裡?他就露出頭說「出現了在這裡」,只要問他那你還要奶嘴嗎?他就說不要了!晚上睡覺時,我沒提出來拿奶嘴這件事,他也沒跟我討,但是他躺下去一下就站起來,來到我身邊說要抱抱、或是他拉著我想出去(我打開門讓他看到外面暗暗,他就沒說要出去了),就是一副無所適從的模樣,其實我看了很不忍,所以我開口了「圓圓,你想要嘴嘴嗎?」他遲疑了一下說「不要」,然後又躺回去,可是過一下又站起來來我旁邊想講話又支支吾吾的樣子,這次我問他「你想要嘴嘴是不是?沒關係,如果你想要,你跟媽媽說」,這次他說「是」!我把奶嘴拿出來給他,叫他躺好睡覺了,結果他躺下去翻很久突然又站起來來我旁邊躺在我的枕頭上,牽著我的手,我感覺出來他對自己做不到這件事很耿耿於懷,所以我跟他說「圓圓沒關係,雖然你現在還想要奶嘴,可是你還是媽媽的大哥哥啊!慢慢來,如果有一天你覺得你不需要奶嘴了,你再拿給媽媽,媽媽會等你,你願意試試看忍住不要奶嘴,媽媽已經覺得你做的很棒了!沒有關係的,你是最棒的大哥哥哦!」當我講完後,拍拍他的頭,告訴他好好睡覺囉!他躺回自己的位置,或許是安心了,沒有3分鐘就睡著了! 我好訝異一個這麼小的孩子會有這麼複雜的情緒嗎?我可以感受到他的無助、對自己做不到的失落感與難過,很多話想說但說不出來,不過很棒的是他沒有太多的負面情緒表達,他選擇的是來到我身邊牽著我的手,聽我說話,我也很高興我給他的剛好是他需要的,或許從小我就會一直跟他說話,我也不會因為他小就覺得他聽不懂,所以他滿早就能用溝通的方式去處理情緒,幾乎很少大失控或歇斯底里的哭鬧(當然小孩的哭鬧一定會有啦!但他能在我們的默契下很快轉移情緒!)當他生氣、難過或是跌倒痛痛時,他也可以在我抱著他輕輕拍拍他的背、同理他的情緒時,慢慢的平靜下來~但這是第一次讓我感受到他早熟的情緒,說真的我覺得有點心疼耶!因為在我心裡他真的還很小啊!(隔天過後,睡覺時他還是會跟我說「嘴嘴」,但我也是同樣跟他說,「當你覺得你長大了不需要奶嘴了,你就把嘴嘴拿給媽媽,媽媽會等你準備好拿給我,一起加油哦!」親親他的額頭跟他說聲晚安,媽咪愛你!) 同理孩子的情緒,傾聽與支持,在我心裡一直記得王理書老師的「養出有力量的孩子」這本書裡說的:「傾聽孩子的心、看見孩子的靈魂、感受他真正的需要」,還有「與孩子的人際互動,會勾引出父母內在自我關係的互動,當我們成為父母時,孩子會帶來生命的各個主題,這可以轉變成對父母的祝福,因為,為了給予孩子支持,我們得學習成長,恢復自身的完整,重新與生命中不同主題建立良好的連結關係!」就像今天下午起床小圓看不到我在房間嚎啕大哭(其實他已經很久不會這樣了,通常他起來看不到人會自己打開房門走出來找我),我聽到聲音時走過去打開了門,坐在他旁邊跟他說「媽媽剛剛在外面等你起床啊!你是因為看不到媽媽所以哭哭嗎?」他繼續哭,我問他「你現在想要抱抱媽媽還是媽媽坐在旁邊陪你就好呢?」他看著我邊哭邊走向我說「抱抱」他無尾熊式環抱著我,把頭貼在我胸口上,我輕輕拍拍他的背,靜靜的等他,當他慢慢的停止哭泣時,我問他「你心裡好多了嗎?還會難過嗎?」他搖頭,「還會害怕嗎?」他說「不會」!我抱著他跟他說「下次起床後如果沒看到媽媽,你可以告訴自己,媽媽就在外面不用怕,我會自己打開門出去找媽媽,好不好?」他說好,我再問他「如果起床沒看到媽媽怎麼辦?」他說「出去找媽媽」!當他完全安心後,他笑笑的抬起頭看著我說「圓圓是無尾熊抱抱」,我問他那無尾熊想要吃鬆餅嗎?他說好,牽著我的手走出房門,然後開心的在客廳玩他的車子和溜滑梯,等我準備好鬆餅再一起吃個愉快的下午茶! 在這個過程中,我感覺到我不只是抱著小圓,其實我還抱著我心裡的那個小女孩,小時候當我睡起來看不到媽媽哭哭時,媽媽可能是怕我又吵到妹妹,又還得忙其他的事,所以他會用直接或是責備的方式告訴我「我必須學會起床不哭自己去找媽媽」,沒錯,我是學會了,但是這個小女孩的心裡有個小缺口沒有被滿足,而我在抱著我的孩子時,也同時滋潤了我自己! 愛,就是一種無條件的接納與關愛,愛,在日常生活中讓人感受到溫暖與正向,孩子有偏常行為時讓孩子感受到他人對自己的不放棄,能帶來轉變的力量.在愛的需求上有所匱乏的孩子,經常要用各種方式來獲取愛!我不在意我的孩子是否會數數、會背唐詩歌謠、會唸英文等,但我希望我給他的愛與支持「能讓孩子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察覺到自身需求會自然的滿足自己」、「遇到挫折時,有足夠忍受挫折力去面對,遇到困難時會激發挑戰的好奇心」、「遇到情緒衝突的低潮時會抒發自己情緒並尋求人際連結」!當他的心是滿足的、有安全感時,自然就有力量回歸本質,找回平靜! 「養出有力量的孩子」裡提到,﹝支持時刻﹞孩子最麻煩的時候,就是最需要支持的時候,孩子最需要支持的時候,也是父母的愛最堅定的時刻!在孩子哭、孩子很拗、孩子固執、孩子失控、孩子有困難時如何給予支持(這裡的支持並不是放任順從他,而是瞭解孩子的需要,協助他找回平靜,並清楚表達父母自己的界限)也寫到很多實務的方法像是讓孩子平靜、割捨玩具的儀式、母子協商、誠實與說謊、生氣計時器等等,這本書需要反覆去咀嚼、去實作,當我遇到親子問題而心裡無法平靜看待時,我也會再拿起這本書讓自己回歸平靜,重新出發! 在這條育兒之路上,我正敞開學習,從孩子身上我學到了很多,也感謝你的到來,讓我在每一次的歷練中慢慢修復心中殘缺的圓!謝謝你,我愛你~ 如果喜歡我們的文章,歡迎至粉絲團給我們一個讚喔!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