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常用成人的價值觀,來評斷孩子藝術性的發展,比如說畫得像不像,唱得音準不準,樂理知識好不好等等.其實,藝術的範圍很寬廣,包含音樂、繪畫、文學還有許多有形無形的創意,前提是給孩子足夠的贊賞與鼓勵,給他空間時間,從無形、到有形、再到無形,這中間的過程是需要時間的,所以我們會說父母欣賞孩子應該更著重在「過程」,而非「結果」. 就算是一朵野花,也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 孩子畫人常會是一個頭大大的,雙手在頭旁邊,這就是他眼中的人,這個原創就是他此時看到的,蘊含著簡單樸拙的意味,等他慢慢長大,就再也回不去這麼簡單的眼光與筆觸.再來,我們觀察孩子的樣子,歌詞唱不完整,畫畫不具體,話語說不明白,這都是一種「美好的過程」.這些過程,很多還在變化中,然而每個過程呈現,如果都能獲得鼓勵,這就是會是藝術感.因為就算是一朵野花,也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 我們知道,隨著年歲增長,有一天他會到達更高更遠的境界,而過程中的刻痕,來自陪伴他長大的父母親,用什麼角度欣賞他,聽到看到孩子的什麼,與回饋給他什麼,這才是更重要的. 藝術的生活可以是在山野奔跑、或在海邊堆沙堆,或僅僅吃飯喝水、吹風或發呆.我們常常發現孩子的生活被功課、才藝、電視等塞滿,如此一來就無法有空間體現,許多靈性與創作出不來,所以要「放空」才有空間. 透過「表達」讓孩子的看法逐漸成形 至于,做家長會說,有時不知道如何帶領孩子進入藝術生活,這需要一點巧思與學習.比如帶孩子去看有關「魚」的展覽,對小小孩來說,生態常識著實難懂,看起來也跟藝術沒有什麼關,但是爸爸媽媽千萬別錯失生活中的點滴,試著多用OpenQuestion引導,讓孩子發表,像是「哪一條魚顏色最多?歐,那你說說看有什麼顏色」「哪一條眼睛最大?你是怎麼發現的」「你喜歡/或不喜歡哪一條,為什麼啊?」這樣的對話,一來一往間,便產生了看法;這時候如果多幾個孩子一起,那就更棒了,可以聽到別人不同的看法,產生不同的角度.透過他人的角度,從中認識自己與別人的價值觀.要是能再延伸,互動的人有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膚色人種,那麼對談交流就更豐富了. 透過「看很多」「聽很多」,潛移默化融合為自己的想法,當他再次表達出來,是帶著來自更多眼睛更多角度的看法,也就是說,「表達」讓孩子的看法逐漸成形,父母從旁一次次的引導,也許過程中會發生「有看沒有到」,或是膚淺的回答,但是如果家長付諸耐心,加上不帶「對或錯」的引導,一層一層幫助孩子思考,那麼他的腦袋運作,會是多元靈活的. 家長是藝術催生者 我們現在看一些歷史上的藝術品,像王羲之的畫,就是創作者呈現那個時間那個空間的某一看法,我們看孩子也是如此,保留他在某一時空的痕蹟,呈現他的的藝術性;只要他能說得出來、表達出來他的觀點,他就是一個小小藝術家. 雖然我也贊成學習過程中,某些部份的確需要評鑑,比如說認知的部份,要會認譜,樂器敲打的位置必須正確,不過孩子從不會到會,是逐漸鞏固的,而非今天教明天就一定準確,所以我認為更值得重視的是「做中學」的快樂,過程的美感,和創意的激發. 關于創作,在我們教室,創作隨時發生無所不在.他常是靈光一現,信手捻來;有時也會千呼萬喚,彷你越期待他就越害羞,如同剛剛前面講的,需要空間時間,常常冷卻一下先放一邊,創意會很surprise地出現,飛過來找你. 我想父母應該扮演的角色,是在孩子「表達、表演」的場合中,永遠給予無條件的賞,不帶任何價值觀的,不是對錯的角度,並非評的態度,只是欣賞和分享. 衷心期盼每個父母,小心不要只有評斷藝術、框住創意,相反的是懂得去呵護那個原創,給予滿滿肯定,成為小小藝術家身旁催生的人. 曾琤 美育音樂舞蹈國際機構首席創意總監暨教學總監.畢業於奧地利莫扎特音樂院奧福教育研究所,並於美國賓州卡內基美濃大學達克羅茲(DALCROZE)從事教育研究,曾任台灣地區奧福協會常任理事,是兒童音樂舞蹈教學前衛的推動者,最受歡迎的兒童教育家. 本文來自曾琤老師部落格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