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以前都很鐵齒的以有種鄙視的眼光像那些對我說“相愛容易相處難”的人說:“婚姻沒有那麼難!只要兩個適合的人有愛就夠了!” --那是年少意氣風發時的我說的,說完那句話也訂完婚了.從小也許是受父母芙蓉並蒂、舉案齊眉的氛圍,對於婚姻與兩性的拿捏我自以為套著心理背景的盾牌,我完全可以駕馭.五年來的婚姻生活其實是酸甜苦辣交織.有時老公扮演著浪漫配偶的角色主動邀請我週末看場電影,其他也有一不留神踩到了我的地雷.有時情緒來了,從柴米油鹽到互相挑惕那婚前欣賞對方與自己性格上迴異的地方.原來,長久以來心靈被偌大的情緒漩渦吞噬,彼此都忘了那股一見鍾情的悸動、想要與對方共度終生的初衷.自從摩卡拿鐵在去年底的誕生,也替婚姻生活掀起了瀾漪.從來沒有人說過,生了小孩後,婚姻生活也坐起雲霄飛車.知名作家小野說:[就算選錯,人生也不會毀了] .是否曾懊悔著看著身旁的人覺得好似嫁錯人了?或是沉浸在負面情緒的迷宮,開始了很多“早知道”(HindsightBias )的假設情境.“早知道他是這樣的人,我還不如跟朋友L一樣選擇單身.現在可以一個人悠閒喝咖啡,到馬爾地夫自我享受”.好多種“早知道”,可是那個時候我選擇的就是婚姻這條路,而不是單身生活.婚姻充滿了生活中的衝突、交雜著愛情、親情的責任、互相滿足彼此的需求而漸漸的讓人以為往日的熱情已逝.尤其是新生兒的出生,更使往日那不完美的婚姻,出現更多的迴異.從第一眼看見摩卡拿鐵的出世,到滿月前的種種挑戰.對於新手爸媽來說,所有照顧新生命的瑣事諸如拍嗝、理解嬰兒不同哭聲的需要、餵奶、換尿片到洗奶瓶,都堆疊著壓力.新手爸媽又得從這些瑣事取得平衡,有的時候並不需要計較誰做多一點.尤其是我跟摩卡拿鐵爸來自不同文化,從生產到育兒有時都會有小爭執.從我生產前決定施打無痛分娩,老公也是百般不捨加上碎念“自然不是就好了!我知道很痛,但是可能會有出血的併發症!你多深呼吸就好...".他想勸服我在家生產.我能理解美國人崇尚自然的想法,但我不想到時候因應緊急併發事故,在家生產受到的危險.老公其實是幫助我順產的大功臣,不氣餒的不斷鼓勵我深呼吸讓我度過生命以來最無可承受的痛.我也第一次看到旁邊的男人默默的哭了許多次.我又找回了當年愛上他的初衷:溫暖,幽默,對我無止盡的關心.他愛我的方式,本與我內心的期待不同.他選擇用行動來反映他的愛情,而不相信鑽石、金錢、物質的虛華可以成就愛情.我的接生醫師在產房打趣的用英文問他:“你要送你老婆幾克拉的鑽石呢?”,他苦笑地回答“我老婆不喜歡鑽石,我要送她需要的東西”.於是,這個不懂東方坐月子文化的美國人,讓我在台灣滿足了坐月子的享受,也買了新的蘋果電腦給我做禮物.他相信有高級配備的電腦,對從事資訊業的我來說是再適合不過了!我從未奢望過收到鑽石,雖然嘴巴上會說自己有點想要閃閃發亮的戒指.婚前愛上的也是兩個人對於簡單知足的生活的追求,婚後難道就不一樣了嗎?我們追求簡單樂活很一致.婚禮在美金900元搞定,包含:場地、宴客、牧師證婚.戒指也是從網路上訂做的,兩只還不到台幣一萬.若是每逢衝突就放棄,離婚率也難怪居高不下了.後來我領悟到擁抱生活中的瑕疵與婚姻的不完美.我倆育兒的歧見源自於中美文化差異.美國崇尚自然,就連清潔舌苔這種在台灣盛行的照護嬰兒慣例,也讓我被美國的小兒科醫師嘲笑.老公更常捧著美國育兒書,禁止我讓摩卡拿鐵喝水.在美國的嬰兒,好像過了幾個月才開始喂喝開水.長輩對嬰兒無微不至的關心看在他眼裡成了過度保護(overprotected).慢慢的他才理解到這種關愛才是東方人愛孩子的表達方式.我們包容彼此生活的差異與價值觀的落差,也是從同理心衍生而出的了解.這種成長讓我發現這就是婚前的初衷.我們愛上的適合的人,就是可以互相填補彼此性格上與特質的缺口.良好的兩性關係不在於完美,而是可以伴隨著衝突而賦予對方同理心,幫助彼此成長成為更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