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王惠英 新世代的程式設計軟體沒有艱澀的語言,採用直覺式設計,只要會用滑鼠,就能學寫程式.滑世代的孩子很容易就上手,遇到卡關時,還會小組合作,共思過關祕笈,學習團隊合作、勇於嘗試錯誤、自學能力的培養,這些都是學習程式語言之外的附加價值. 你的孩子會說程式語言(Coding)嗎?近年來,全球掀起一股程式設計的教育浪潮,愛沙尼亞、英國、法國、奧地利、丹麥、波蘭、台灣等,均將程式設計納入課綱,不單單是為了未來大量需求的軟體人才,更為培養孩子解決問題、創造、勇於嘗試錯誤等能力,以及做好掌握數位生活的準備. 科技變遷一日千里,尤其軟體的發展速度之快,往往超乎你我的想像.Google、Facebook、LINE、觸控技術或智能裝置的問世,徹底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模式及工作型態,因此,學習如何使用數位工具,並利用網路資源來進行學習,成為日益重要的教育課題. 由國家教育研究院規劃的107課綱草案,預計等到新政府上路後,教育部將會重組「課審會」進行審議.根據既定草案內容,程式設計屬於科技領域的一部分,國中、高中階段列為必修課程,但在國小階段,則可依照學校資源條件與學生特性,進行融入性的教學規劃,也可成立社團提供學生學習. 熱血教師率先將程式設計帶入校園 「台灣一直都有一群熱愛程式語言的教師,透過各種活動、競賽悄悄的將程式設計融入教學課堂中,」苗栗縣立新港國民中小學老師陳怡君指出,但礙於現今的課程綱要和科目節數限制,「其實教「程式」並不是一定要做的,端看老師希望為孩子的思考與邏輯訓練,如何畝下一塊豐沛的田地,灑下符合未來人才關鍵能力的養分.」 這群充滿熱情的教師,利用電腦課、彈性課、午休、社團活動,甚至週末假日或寒暑假等課餘時間,帶領孩子學寫程式,教導Scratch或Kodu等圖形化的程式語言,甚至擴大將軟件結合硬件,從小扎根創客(Maker)教育. 譬如台北市光復國小,最早於2009年2月開設Scratch程式設計的課後才藝班,學生報名踴躍,從此展開實驗性的歷程;2012年推廣程式教育普及化,全面在電腦課教寫程式,同時搭配Code.org等線上學習資源,掌握孩子的學習狀況. 目前該校不僅將Scratch課程從一學期延長為一學年,藉以深化孩子的學習經驗,也從2013年開始與橘子蘋果程式設計學苑合作,成立程式設計社團,包括Scratch初階班、Scratch遊戲進階班、C班. 又例如台北市日新國小,該校系統師林岑威談到,大約三年前開始在普通班電腦課教Scratch,目前則延伸為整年的程式教育,後半年更結合了機械手臂,帶領學生由抽象進階到具體的實作,以增加學習動機、強化程式能力. 「小朋友覺得學寫程式很有趣,因為有點像自主學習,可以自己去思考如何解決老師給予的問題,」光復國小系管師陳建奇表示,兒童程式教育有助於培養運算式的思惟(ComputationalThinking),如拆解問題、找出模式、建立步驟演算、資料分析等,都是為了有效解決所有的問題,就像搭車、烹飪,每天的生活也需要有一套思考模式. 從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習不斷嘗試錯誤 此外,程式設計教育也能讓孩子從程式的使用者變成創作者,同時幫助他們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勇於嘗試錯誤. 光復國小教務主任陳靖旻強調,程式教育其實不只是程式教育,而能拓展學生的視野,從中訓練邏輯思考、嘗試錯誤、溝通表達或合作學習,「一般課程較不容易允許錯誤,但學寫程式一定要不斷嘗試錯誤,促使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也變得不怕犯錯.」 有時嘗試錯誤也可能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有學生設計小精靈的遊戲,由於程式有瑕疵,小精靈可能連牆壁也吃掉,或跑出遊戲空間,讓怪物抓不到,引來哄堂的爆笑聲. 而在接觸日新國小等學校的經驗分享後,光復國小也透過社團發展創客課程,如智能積木班、機器創作班、創意智造班等. 創客風潮席捲海內外,過去學校偏重單向「想」的學習模式、欠缺實作課程,至今透過從「想」到「做」的連結過程,有助於找到答案、解決問題,同時可能誘發新的創意發明. 新港國民中小學在「創客風」的熱潮下,開啟「創課——創造自己的學習價值」主題課程,以英語、自然與生活科技等學習領域為本,融合了Kodu、HourofCode、Scratch,甚至是3D列印機的導入,都是熱血團隊教師們為孩子帶來的學習革命. 陳怡君說,英語文本閱讀的故事引導,搭載自然課程中生態、環境教育議題,學生使用英語在Kodu中創造自己的角色和故事世界,設計故事中的對話文本,情節、結局、關卡……,在在需要各項統整能力的展現,如此多面向的學習軸線,才是真正學習能力本質的展現. 創客教育發掘孩子驚人潛力 日新國小推廣創客教育,更是不遺餘力,除了連續三年贏得台北市校際盃機器人競賽總錦標,在世界青少年發明展(IEYI)也屢創佳績.去年,該校一對姊弟以「智慧型空氣清淨系統」參賽,勇奪金牌,證明孩子的創意潛能無限. PM2.5嚴重危害人體健康,空氣清淨機卻無法偵測空氣品質而智能啟閉,因此,這對姊弟藉由單晶片、感測器設計出智慧型空氣清淨系統,再透過3D建模與列印,製造系統的外殼,可搭接任何新舊款的空氣清淨機,並依照使用者設定的空氣品質來自動啟閉. 北投文化國小發生女童遭割喉事件,則催生了電子圍牆模型,同樣是運用單晶片等數位媒材,並以coding為基礎,從發現問題、探索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逐漸發展出來. 這些令人驚嘆的創造發明,全都是在一間看起來像工廠的教室內誕生,裡頭有BOSCH工具箱、3D列印機、雷射切割機,以及一堆機械零件. 日新國小資優班教師徐臺屏強調,「日新製造」與「學習能夠堆疊」是該校的兩大堅持.有關硬體的採購,從不購買一次性商品,而是購買一個個散件,但透過3D建模技術做成成品,而軟件的能力也要不斷堆疊,「Scratch結合機械手臂,重點不在做出多厲害的機械手臂,而是提升coding能力.」 日新國小校長邱馨儀表示,今年該校將推出衛星計畫——「創客教室:We’reMakers」,預計暑假動工興建並對外招生,9月即可開始上課,將先前的創客教學經驗,擴大服務校本方案的資優生,同時鼓勵親子或師生共學,「透過校際交流互動,卓越可以擴散.」 程式設計結合創客課程,無異翻轉了傳統教育的學習模式,孩子可以自主學習、探索問題,並在嘗試錯誤中不斷修正、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沒有標準答案,卻更懂得如何選擇下一步. 微軟推直覺式學習法,師生一起共學 近年來,台灣微軟積極推動兒童程式教育,希望有更多孩子學會Kodu程式語言,該公司公共事務事業群資深協理彭樹裕認為,「唯有透過各式各樣的團體(Community)來推廣,才能普及化.」 他同時指出,Scratch和Kodu都是免費的程式語言,但前者資源分散、後者有微軟支撐,並能給予國小、國中到高中職等不同階段延續性的程式教育,尤其在107課綱上路後,資源的取得將會是關鍵. 公共暨法律事務處協理於慧堅談到,Kodu中文化、提供師資培訓、舉辦競賽等也是重要的推廣作法. 舉例來說,苗栗縣政府有一系列的程式語言培訓研習,由老師參加,再幫學生上課,微軟就是擔任縣內程式語言系列課程的講師. 又如台北市松山國小,學校沒有擅長程式設計的專業教師,而是借重微軟的專業協助,自去年9月開始教寫程式,遴選五年級有興趣的學生,每週兩次利用午休時間於電腦教室上課. 「因為Kodu是圖像式的語言,學生上一、二次課,懂得操作介面後,就能設計遊戲,」該校學務主任陳文賢表示,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如果遇到問題或困難,則會透過電話或FB向微軟求助,其實更像是師生共學的模式. 延伸閱讀:乳牙蛀了沒關係?矽谷爆學生自殺潮,為何他們優秀卻不快樂?呂秋遠:請把孩子留在身邊沒有老婆的「爸爸日」:老婆,有你真好!學習當挪威家長 未來Family2016年4月號(第10期) 作者:彭漣漪,黃啟菱,王怡棻 究竟未來教室長怎樣?<未來Family>走訪全台數十個率先實施數位學習的教學現場,帶回第一手報導,這一波數位浪潮已經波濤洶湧,你不能不跟上. 本文由未來Family提供 彭漣漪,黃啟菱,王怡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