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改已近二十年,理論上是不斷地透過各種政策與規定為孩子鬆綁升學壓力,但是從各種升學補習數量劇增的情況看來,壓力不減反增,大多數孩子每天要到處趕場去上課,往往比大人行程還滿,而且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多元入學的關係,可以透過才藝比賽加分的規定,許多家長就把學才藝當作智育考試般來要求,讓原本是陶冶孩子性情與發展孩子興趣的才藝,反而成了升學競技的比賽.根據統計,絕大多數孩子學才藝是由爸爸媽媽建議與決定的,因此,身為家長的大人,就要反省我們讓孩子學習才藝的動機.我覺得所謂才藝,目的是在提供豐富孩子的生活與開拓生命視野的機會,同時透過多元的嚐試,引導孩子發掘潛能,培養出一生的興趣,而且在各種活動中,提供他們自我探索的機會.孩子學才藝若只是被當成升學加分的管道或父母炫耀親友的方式,實在是太可惜了,況且若太重視分數與學習成果,往往會扼殺孩子的興趣,反而得不嚐失.同樣學才藝,有可能變成技術的反覆操練與孩子的夢魘,也有機會成為陪伴孩子終生的興趣,讓他們更能品味生活,成為生命的活水源頭,其間的差別或許只是家長的態度與孩子自己的感覺.因此,當家長在幫孩子選擇才藝課時,要仔細觀察孩子與生俱來的氣質,看他們活動量高低,生活的規律性或敏感度等等.不過說實話,要判斷孩子的性向與氣質趨向並不容易,很多時候是家長自己內心補償心理的投射或一廂情願的自以為是.所以,我們要讓孩子多方嚐識,也要讓他們有放棄的自由.不過,也要注意到當孩子想放棄時,是否有其他非興趣或學習上的原因,也許是孩子不喜歡老師,或者老師教法孩子不適應,甚至只是才藝班某個孩子會欺負他….等等,若確定不是這些因素,再看他學習的狀況來協助,假如孩子對某種才藝屬於高度興趣也具高度能力,那麼注意他學習的瓶頸以及晉階師資的選擇;若是高興趣低能力,那就當做是興趣的培養,重點在孩子的欣賞能力即可;若是低興趣但卻高能力,就要想辦法激發孩子學習的熱情;若是低興趣又低能力,也就不要勉強孩子,可以放棄做其他的嚐試.其實除了讓孩子到才藝班學才藝,也可以讓孩子從參加不同的社團中學習各種才藝.不管是學校裏的社團,民間團體的兒童團隊或社區裏的共學玩伴,因為在社團裏多了很多人際互動,彼此之間是共同努力互相合作的伙伴,而不是互相競爭的同學.當孩子沒有壓力的在社團中,很高興地玩了一學期又一學期,這時候再視情況協助他們突破技術上的瓶頸,幫忙找專業的老師輔導學習,到了這階段,因為孩子產生真正的興趣之後,再花大錢才有效果,也值得.最後,也醍醒家長,因為國小國中階段正是孩子情緒發展與價值觀養成的關鍵時刻,是孩子機會面對自己、體會世界,並且學會如何與別人互動的階段,因此如何引導孩子建構心靈內在層次的豐富,或許比技能來得重要. 而且如果知識與才藝是種子的話,也必須要在肥沃的土壤中才能發芽茁壯,熱情與易感受的心,就是肥沃的土壤.若能幫孩子準備好肥沃的土壤,在他們成長的過程中,會遭遇到許多生命中的機緣,這些機緣就像天空中飄落的種子般,自然會發芽長大.否則,若孩子又被動又沒熱情,即便家逼著孩子去學許多才藝,就像把一顆顆種子灑在水泥地上或沙漠中,要發芽是很困難的.因此,家長要放輕鬆,讓孩子在自在的探索中,自由長成各種姿態,相信會是父母想像之外,另人驚艷讚賞的美麗. A寶回應.. 成長的過程,我們學了很多才藝!爸媽在我們國小時讓我們盡情參加學校舉辦的課後社團,從樂樂棒、邦笛、扯鈴、英語戲劇…我們星期一到五的放學,經常泡在學校裡參加各式各樣的校隊及社團活動.現在回頭看國小瘋狂上才藝班的日子,覺得值得且回味無窮.雖然有時候會覺得自己「梧鼠五技而窮」樣樣會卻各個不精通,枉費父母所繳的社團費,換個角度想,在社團裡能無壓力自由自在地玩耍、多方體驗各種事物並學習與人互動,也因此交到了不少好朋友.也是因為這種多方面的「涉獵」,我們發現自己對扯鈴的熱情,一直到高中都繼續學習扯鈴.因為扯鈴,我們認識了很多很不一樣的人事物,也透過扯鈴參與許多國內外交流活動.扯鈴就好像一扇窗,一扇協助我們看到世界的窗口.每次要學一項新才藝時,媽媽會在報名前跟我們協調一個「底線」-一個起碼要達到的目標.例如:學吉他要學到能當眾表演一首曲、學鋼琴要學到能自己配和弦自娛等要求.媽媽希望我們養成為自己的選擇負責的習慣,而不是只有「三分鐘的熱度」,要能堅持下去.我認為這種要求在學才藝時是必要的.學才藝是一件美好的事,但前提是不要把它當成「升學工具」.一旦把它當成升學工具,有可能會抹殺掉原本「豐富生活」與「開拓生命視野的機會」的意義. 李偉文醫師李偉文(牙醫師.作家.環保志工)著作:「教養可以這麼浪漫」、「閱讀是最浪漫的教養」以及童書繪本「陪鍬形蟲回家」..等書.本文來自李偉文部落格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