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ickrRandyYang 和許多親人同住或是經常與之往來的父母,往往覺得教養孩子常有許多外力干擾.特別是會擔心孩子受此“人多嘴雜、規矩混亂”的環境影響,很容易就學會騎牆、投機,或是藉由和別人比較來撈取利益、迴避責任,例如:「不公平!大哥哥都可以看電視,我為什麼不行!」、「姑姑都說可以,你為什麼不准?!」···· 父母這樣的擔憂可以理解,然而每個孩子在其成長過程中,都會碰到許多不合理的人事物,父母不可能將孩子身邊的一切不合理都掃除,就如同,孩子也不會因為一個表哥或姑姑、甚至是一堆“不良”的親戚,就一定會變壞或是被毀掉了. 不過孩子接觸的人多,摩擦與衝突自然也會變多,但這也代表孩子學習的機會也比別人多,只要父母願意陪伴並從旁協助孩子. 事實上,這些孩子身邊的“負面教材”,都可以成為茁壯孩子人際以及各項能力的養分.因為每個孩子早晚都會遇到一些無理、白目或是難以相處的人,這可能是他的親戚、長輩;也可能是他的老師、同學;更可能是他長大後的同事、上司或客戶,如何與這樣的人和睦相處?如何處理這類的人際問題?····往往就是家庭成員較“龐雜”孩子的強項與優勢. 所以孩子成長環境裡看似負面的因素,到底是利還是弊?端視父母是否能教養得法、去弊興利.因此對於孩子的比較:「為什麼大哥哥可以,我就不行!?」只要父母從不拿他和別人比:「你看表弟多乖,為什麼你就這麼不聽話?!」那麼當他拿父母或自己和別人做比較時:「叔叔都好大方,哪像你這麼小氣!」父母就可以告訴他:「我從不拿你和別人比,因為每個人不同、很難去比較,所以你拿我和叔叔比,讓我覺得很不舒服」或是:「大哥哥是大哥哥,你是你,大哥哥做的很棒的地方,我也沒有要求你要和他一樣好,因為每個人只要跟自己比就好了.」 因此外人的干擾或許會增加教養孩子的難度,但也能促使孩子更快速的成長,父母應該要有這樣的自信與認知——自己才是對孩子有絕對影響力的人,這樣教養上的外力和阻力就能化為父母的助力以及孩子的能力了. 李顯文老師輔仁大學企業管理系畢業,17年諮商輔導經驗,歷任:吉隆坡關懷輔導中心、怡保心燈輔導中心諮商協助員,現任「高效能父母學(父母效能系統訓練)」資深領員.本文來自李顯文老師部落格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