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凌晨大寶臨時發燒,看診後又再次確定是中耳炎.這已經是我們家寶貝2次中耳炎了,距離上次看診才隔了一個月左右,所以我這次特別向醫生詢問了一些問題,而回家後也查了一下關於中耳炎的相關資料.這才發現原來中耳炎是小朋友的好發疾病!以下就是我這次的特別整理~ 關於中耳炎由於嬰兒的耳咽管發育尚未成熟,呈現較短而且平,因此細菌特別容易侵入中耳腔.感冒之後,因為鼻腔的分泌物或口水經由耳咽管到中耳腔,它連接鼻腔和口腔,當分泌物一多,就跑到中耳腔裡面.這時若又有細菌跑進去,就形成 細菌型的中耳炎. 急性中耳炎有三個診斷標準,黃瑽寧醫師指出,第一個是急性發作,患者會突然有疼痛、出現抓耳、發燒等症狀.第二則是中耳腔積膿,一般家長無法用肉眼看出來,必須用耳鏡做檢查.第三是發炎症狀,例如發燒、耳膜泛紅則屬之.若只有符合其中一項條件,就不算是中耳炎. 中耳感染會造成耳朵疼痛、耳膜紅腫和中耳積膿等情況.洪國欽醫師進一步指出,當耳咽管因腫脹而呈半封閉狀態,膿液無法排出會積留在中耳腔,時間一久,就會導致耳膜破裂,而流出膿液.中耳炎有一個特性,就是容易造成反覆感染.當中耳積液一久,會演變成慢性化,持續幾周、幾個月、甚至幾年都是有可能的(機率較小),不過,在這期間都很容易再度復發造成急性感染. 小兒中耳炎的復發率高達50%,當一有症狀則就醫,多半能康復.但是若家長輕忽,延誤治療,讓孩子的中耳腔泡在積液或膿中過久,可能引發嚴重併發症如耳膜破洞、慢性中耳炎(平均一個月發作一次)等,甚至造成聽力受損. 為什麼會罹患中耳炎呢?根據健保資料顯示,有八成的小朋友在3歲前都曾經罹患過中耳炎,由於小朋友的耳咽管發育尚未成熟,呈現較短而且平,所以細菌容易侵入中耳腔.這也是為什麼幼兒比成人更容易罹患中耳炎的原因,偶爾也會發生在成人身上,但是少見. 此外,中耳炎流行期和季節性也有關係,林宜霈醫師解釋,除非是復發型的中耳炎,否則第一次感染中耳炎都是因為先前有感冒病史,讓細菌和病毒從口鼻腔跑到中耳引起發炎.季節交替時節,當感冒病患增加時,中耳炎的病例也會增加.[我們家上一次中耳炎就是感冒的同時,順便檢查耳朵發現的.也因此在感冒痊癒之後,還有回診吃了一個禮拜的抗生素,確保中耳炎完全痊癒,才停藥.] 馬偕醫院小兒感染科主任紀鑫表示,有70-80%的3歲以下幼兒都曾經罹患中耳炎,患者會出現發燒、耳朵痛等症狀,多數還會合併鼻塞、流鼻涕等呼吸道症狀. 所以發現寶寶有發燒、食慾變差、耳朵痛、哭鬧不安、睡不安穩,或是抓耳朵等動作;而大一點的孩子可能出現頭痛症狀時,應該就醫檢查,評估是否罹患中耳炎. [我們家寶貝就是有個壞習慣,很愛抓耳朵!詢問過醫生,醫生說現在這個階段的孩子都會這樣,所以經常抓耳朵也容易導致中耳炎,尤其幼兒的耳道較淺,更加容易感染!醫生也說明有些寶寶的體質也容易罹患中耳炎,可能要等到國小後才會漸漸穩定 原來中耳炎就是它惹的禍!肺炎鏈球菌肺炎鏈球菌經常潛伏在人類鼻咽腔中,當發生感冒或是免疫能力下降時,肺炎鏈球菌就有機會興風作浪,很多寶寶原本只是小感冒,結果幾天後卻突然併發中耳炎、肺炎,必須緊急送往大醫院接受治療. ◎ 肺炎鏈球菌可能引發各種併發症肺炎鏈球菌侵犯耳朵可能造成中耳炎,若沒有妥善治療,有可能導致孩子聽力受損;若是侵襲到寶寶肺部,就可能會造成肺炎,若發生嚴重肺積水,還要面臨開刀的痛苦;如果是侵犯腦部,會引起腦膜炎,即使痊癒都可能留下智力受損的後遺症,嚴重時還可能死亡.而2歲以下的寶寶因為抵抗力弱,如果不小心受到肺炎鏈球菌的侵犯很容易引發重症,所以,醫師們都會建議家長,如果經濟許可最好儘早帶寶寶施打肺炎鏈球菌疫苗. 怎麼分辨中耳炎或感冒?[上段有提到多數的中耳炎會併發鼻塞、流鼻涕等病況,所以很多父母可能會誤以為是感冒而疏忽到耳朵.因此我們來看看到底要怎麼區別呢?] 感冒大多是病毒感染,以鼻子和喉嚨的症狀為主,例如咳嗽、流鼻水等.中耳炎出現的時機多在感冒症狀已經改善之後才會慢慢顯現.這是因為在耳朵和鼻咽中間有一個管子稱之為耳咽管,感冒時,耳咽管會較為腫脹,若細菌從口鼻腔進入到耳咽管,引起中耳感染,就稱之為中耳炎.它算是感冒的併發症,所以和感冒並不相同.所以嬰幼兒發燒五、六天後,沒有特別症狀的話,建議要做耳朵檢查,以防感染中耳炎.[就如同我們家寶貝這次完全沒有感冒症狀,半夜臨時發燒一樣!所以我去看診就有特別向醫生說明,我們家之前有中耳炎的病史,所以醫生除了檢查喉嚨外,也特別查看了一下耳朵,也確定這次發燒是中耳炎引起的.] 寶貝傳達的警訊,爸媽你們看見了嗎?當家中有嬰幼兒時,家長可以留意一些細節,讓寶寶遠離中耳炎的威脅.特別是還不會表達的嬰兒,洪國欽醫師提醒爸媽注意他喝奶睡覺的狀況,一旦發現他喝奶時常會有不順或不舒服的表情,要入睡時容易因為疼痛而哭鬧不安、鼻涕又多、高燒不退時,就要去醫院詳細檢查.時常會去拉單邊耳朵、抓耳等動作,或是感冒一陣子,感覺快要好了,但是仍持續發燒,也一定要帶去兒科請醫師用耳鏡做檢查. 至於學齡幼童來說,這個年紀的小孩已會表達耳朵疼痛或不舒服,若爸媽發現他入睡都會將頭轉一邊側睡;或是叫他時,只會做單側轉頭尋找聲源的動作;或是有明顯的聽力下降,叫他反應變得遲鈍;或是常抱怨有耳鳴、耳朵痛,或閉塞的感覺等現象,都要提高警覺,有可能是中耳炎的徵兆.[我們家壞孩子總是愛抓耳朵,有時候還抓到耳朵受傷、流血,還是抓!這也就大大提升了罹患中耳炎的機會,真是苦了我這個當媽的呀~因為她實在很難餵藥,每次餵藥都像在打仗一樣 洗澡耳朵進水也會罹患中耳炎?罹患中耳炎,對於不會表達的嬰兒來說,會出現哭鬧不安、躁動、食慾不振等症狀,並不一定會發燒,此時家長應帶至醫院進行檢查.過去,有些家長會認為洗澡或是游泳,水分會跑進耳朵造成中耳炎,其實是錯誤的迷思. 黃瑽寧醫師表示,細菌和分泌物是從鼻腔經耳咽管進入,並不是從外耳道進去.若有水分進入外耳道,基本上會被耳膜檔住,不會進入中耳腔.真正因為外耳進水引起的發炎,則稱之為 外耳炎.其臨床表徵會痛、但是聽力不受影響.家長若要跟中耳炎作一區隔,可以試著拉起幼兒的耳朵來判斷,當拉起時會痛則表示為外耳炎;若是中耳炎基本上痛點不會因為拉扯而變嚴重. 怎麼預防中耳炎及罹患後的治療方式感染中耳炎時,通常會開立抗生素來進行治療.當中耳發炎時,務必要吃完約7~10天的療程,以免產生抗藥性.有時因為少數家長疏忽,以為症狀痊癒了,沒有幫寶寶服用完整療程,反而容易造成抗藥性,會更難根治. 所以按照醫囑完整服藥,才能對抗細菌感染.大部份的中耳炎經過藥物治療都會改善.若是中耳發炎超過2-3個月或是在短期內反覆多次地發生,就要考慮做鼓膜通氣管置放術,以改善聽力. 中耳炎大多數都是由肺炎鏈球菌所引起,其次是由不分型嗜血桿菌所造成.由於近年來抗藥性的細菌增加,想要預防肺炎鏈球菌造成的中耳炎,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 是目前最直接的方式.目前新型的肺炎鏈球菌疫苗有10價及13價兩種,13價疫苗涵蓋較多肺炎鏈球菌血清型,而10價疫苗則同時保護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及急性中耳炎.陳俊達醫師指出,特別是家中有2歲以下的幼兒,更是高危險群;所以提早接種才能免於健康的威脅!家長可考慮孩童的身體狀況,與醫師討論來做選擇. ◎肺炎鏈球菌疫苗接種時間:﹝6週~6個月大﹞4劑(前3劑每劑之間至少間隔1個月,第4劑建議應與第3劑至少間隔6個月再施打.)﹝7~11個月大﹞3劑(前2劑每劑之間至少間隔1個月,第3劑建議一歲之後再施打,與第2劑至少間隔2個月.)﹝12~23個月大﹞3劑(2劑之間至少間隔2個月.) 還有什麼情形也會影響寶寶罹患中耳炎?要預防中耳炎,要避免讓嬰兒躺著喝奶.此外,二手菸容易引發中耳炎,要盡量遠離菸害.家族若有過敏性鼻炎要控制好,以免產生分泌物引起中耳炎反覆發作.家中幼兒最好等到三歲以上抵抗力較好之後再上幼稚園,以免反覆感冒不癒.還有,擤鼻涕時不要用力過猛,避免兩邊一起擤,以免分泌物進入到中耳腔. 以上整理資料來自 嬰兒&母親別讓<幼兒國民病>找上你家寶寶!◎寶藍色內文和紫色標題 是我自己打的內容,其他皆為文章重點整理. 然後這是一篇綜合整理,因為網站裡面的文章分很多章,但是有些介紹是相關的,所以為了方便爸爸媽媽們參考,我就趁寶貝睡覺時整理出來,順便讓自己往後好參考,也讓大家同時更了解什麼是中耳炎!不要因為疏忽而影響了寶寶一輩子 希望大家會喜歡我的整理文章唷~ 也歡迎大家多多分享或追蹤我我會更加努力寫作或是整理相關資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