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nceAlongiFLICKR 每逢寒暑假,不少父母在孩子玩電腦、看電視的事情上,往往感到整個大失控>_<···這正凸顯出父母和孩子約法三章(譬如,玩電腦、看電視的時間),容易變成一紙廢約的原因就在於(1)孩子覺得此約根本不合理(2)父母無法監督孩子確實執行約定. 所以上課期間,勉強可以接受的時間規定,一放假,孩子就會覺得這樣的要求不合理:「現在放假耶!又不用上課!多看一下電視、多玩一下電腦又有什麼關係!?」以至於想盡辦法賴皮、吵鬧、拖延著,就是不肯乖乖遵守約定,而此時父母又沒跟著放假,自然無法全時盯著孩子確實照規定做,那麼失控,只是剛剛好而已. 相關任何屬於親子共有的問題(有關問題使用權的判定,請參看<高效能父母學>Lesson5),約法三章,確實是解決雙方衝突的最佳方式,但要能真正解決問題,關鍵還是孩子要覺得約定合理、願意執行,以及父母能夠監督得到才行. 以孩子玩電腦為例.首先父母就不能片面訂定一個自己感覺合理的時間,孩子只要覺得:鬼才能做到!···那麼父母只是將今天的架拿到明天來吵,因為孩子根本不想遵守,而他之所以點頭答應的理由只是——隨便啦!我懶得再聽你(父母)囉嗦!因此在訂定約定時,父母一定要認真聽聽孩子的想法,然後異中求同的和孩子一起找出彼此均可接受的點,假設,最終雙方議定:週間一天40分鐘、週末則一天2小時,一週可以玩電腦7小時20分鐘. 然後就是父母要確認自己是否每天都能監督孩子做到(玩40分鐘或2小時後就會關機)?如果自己都沒法徹底監督,就該設計其他更能落實的方法,同時還要考慮監督之時,父母會不會和孩子總要因此事(要求他關機)而吵架? 畢竟關電腦這件事,幾乎沒有哪個孩子能心甘情願的主動執行,就算之前親子都認為做出的約定合理、可行,但過程中很難避免的衝突(催促vs拖延),若出現得太過頻密,就會使得約定逐漸形同虛設,只因雙方越來越覺得不爽而漸失互信的基礎. 所以我的建議是,週一到週五都不要讓孩子玩,週六、日則讓孩子每天玩4小時(這樣兩天玩的總時數比每天玩的還多,孩子就會願意配合)、玩個過癮(一天玩40分鐘,很多孩子會覺得不如不要玩,因為剛進入狀況就要關機了==),這樣父母既容易監督(一週兩次絕對比七次容易做到),且盯著孩子關機所引發的吵架,也可由七次縮減到兩次,以避免不斷的爭執傷害親子關係. 至於假期中,玩的時間是否要放寬,親子雙方可以心平氣和的重新商議,只要孩子覺得合理、父母又能貫徹監督就是好的約定——能在一定程度上約束孩子看電視、玩電腦的時間,否則父母訂得規定再令自己滿意,若孩子不認同、不照約定行事,或是父母根本無法監督,失控,就是注定的. 李顯文老師輔仁大學企業管理系畢業,17年諮商輔導經驗,歷任:吉隆坡關懷輔導中心、怡保心燈輔導中心諮商協助員,現任「高效能父母學(父母效能系統訓練)」資深領員.本文來自李顯文老師部落格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