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彭漣漪 掛著「政二代」光環進入政界,新科立委蘇巧慧和父親蘇貞昌一樣,有著「衝衝衝」的個性,她從5歲起就常跟著父親跑選舉場,聽政治演說、發傳單長大. 蘇巧慧長大後前往美國,取得波士頓大學法律系及賓州大學法律系雙碩士學位,回台先後擔任律師、超越基金會執行長.與紀錄片導演龍男.以撒克.凡亞思結婚,育有兩個女兒. 在政治領域,人際關係複雜,衝突多,講究輩分,無疑是家庭情境的超級擴大版,蘇巧慧從小浸淫,有所體會,所歸納出的原理原則是:像她這樣一個政治工作者,主要任務是溝通協調.而不管是國家大事,或是家庭事務,蘇巧慧都掌握住幾個通用道理,「治大國如烹小鮮,技巧都一樣,工作上、家庭中都能用,由人組成的社會,意見不同很正常,」她深深認為. 能綁住硬棍的,永遠是軟繩 通用道理1:個人秉持自己的信仰及價值觀,清楚要什麼、不要什麼,守住底線,想好什麼可以放棄、什麼不能放棄,接下來就進行交換、退讓、妥協.這個原則把握住,很多問題就能迎刃而解. 通用道理2:夫妻關係像跳探戈,你退我進,你進我退.蘇巧慧建議,不要想永遠全贏,互相調整及退讓較好,蘇貞昌常告訴她:「能綁住硬棍子的永遠是軟繩子.」當對方情緒起來時,你要做棍子或繩子是一種選擇. 她還比喻,夫妻處理棘手事情的姿態有武士或護士兩種,兩者氣場很不同,武士揮大刀亂砍,護士則柔軟溫暖,兩個武士對上是很慘的,夫妻碰到事情誰做武士、誰做護士,是智慧也是藝術. 蘇巧慧特別提醒,最源頭的關鍵是「婚前選擇伴侶,要看對方願不願意為你改變,否則婚後小至擠牙膏、掀馬桶蓋都能吵翻天,」蘇巧慧表示,重要的是,先想清楚「我們可以成為一個政黨嗎?」夫妻個人的本質不能改變,但習慣可以改變. 通用道理3:關係要持久,千萬不要刺探對方底線.「知道脾性就好(指了解對方性格),」蘇巧慧用這句台語說明,配偶最好拿捏清楚這道底線,並舉例說明:她先生是阿美族,堅持在家要說台語、阿美族語,他因為自己阿美族語說得不流利,回去和長老溝通有難度,因此堅持小孩要在台語、阿美族語的家庭環境中學習,這是先生的底線. 先生的要求是:如果小孩用國語說話、問問題,要用台語回應並要求改用台語說話、問問題,否則不回應也不幫忙解決問題.但大環境使用的是國語,孩子和她偶爾回到家也會偷懶、忘記說台語,她心軟,不強求孩子.先生對此會很生氣,蘇巧慧就盡量調整自己. 通用道理4:保有個人信仰的同時,要以柔軟的心為對方著想.蘇巧慧表示,關鍵在於不是堅持「我覺得如何」,而是想:「他覺得如何?」她一天到晚面對非常多想法不同的個體做整合協調,雖不能讓所有人百分之百滿意,但盡力求取最大公約數. 通用道理5:無法達成全面共識,從有共識的部分做起.蘇巧慧提起鶯歌老街改造的故事,當時鶯歌老街上居民,半條街的居民同意,另外半條街拉白布條抗議,改造就從同意的這一半開始,後來觀光人潮帶來繁榮,結果另外半條街跟著同意加入改造.「面對家庭紛爭是同樣的,先折衷,從有共識的部分做起,」她建議. 鼓勵孩子表達,不隨便斥責 踏進政界,蘇巧慧更深刻體會家庭對孩子成長的影響,她指出,父親蘇貞昌處事原則、家庭傳承講穿了是「開放式民主」.小時候,蘇家固定舉行「家庭早餐會報」,蘇貞昌會聊聊工作上的事,小孩子則聊學校的事,蘇貞昌遇事多半不會立刻給答案或予以訓斥,常問:「你覺得呢?」要孩子多說多想、自己決定. 因為被鼓勵常表達,會講能講,彷彿是蘇家的傳統.蘇巧慧說自己小時候常圍在媽媽旁邊一直講、一直講,她自己兩個小孩也一樣愛講話,還會學她.在競選期間,她有天出門前交待小孩:「我回來前,你要把書整理好、功課寫好.」後來回家時發現沒完成,問她為什麼?孩子回說:「我今天行程很滿.」還煞有其事許願:「我如果當選立委,會立法免去小孩的功課.」 孩子童真反應好笑歸好笑,蘇巧慧回想自己的童年,認為讓孩子了解父母的工作,親子互動能更緊密,也沒什麼不好. 延伸閱讀:幸福企業七大好福利,讓員工家庭更幸福洪蘭:請享受和孩子相處的時光!你就是孩子的貴人不好的老師:孩子的另一種學習尊重孩子,停止插手孩子的人生 未來Family2016年7月號(第13期)作者:張德齡,朱乙真,王惠英..等 幸福的樣貌是什麼?儘管每個人的詮釋和定義都不同,但是,「追求幸福的家庭生活」卻是人人都想達成的目標. 本文由未來Family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