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胖寶寶不胖媽健康嗎?有沒有風險?很多媽媽都發現,寶寶的出生體重常常不由自己,有的人明明吃很多寶寶也不見長大,有些人卻什麼都沒吃寶寶也長得超大隻,這些無法解釋的現象最後常常都被歸類為「體質」問題,到底懷孕期間增加的體重和寶寶出生體重,有什麼樣的關聯呢? 胖太少寶寶會長不大?寶寶體重跟媽媽沒什麼相關!寶寶體重取決於兩個要點:一、媽媽提供的營養素:寶寶所有的營養都來自媽媽的血液,如果媽媽有高血糖(妊娠糖尿病)的狀況,寶寶自然容易「吃到」很多糖,所以媽媽罹患妊娠糖尿病最大的風險就是寶寶體重過重,不得不慎.二、寶寶的「吸收率」.有時候媽媽的血液提供很多營養,但是如果胎盤的功能不好、血液流通的速度很慢、血管很窄(營養輸送管道受到限制),當然吸收率也不會好,所以這時候媽媽吃得再多,寶寶也很難吸收.吸收率可以用「都卜勒」超音波測量子宮動脈的流速和阻力,讓我們對於寶寶在子宮內獲得營養的狀況有更全面的認識. 超音波在現今產科醫學中扮演的角色過往在超音波不發達的年代,醫生往往希望媽媽胖個15-20公斤,好確保生出來的寶寶有大概3公斤.但是現在超音波技術發達,許多產檢院所幾乎每個月都提供超音波的服務,所以可以對寶寶在子宮裡面的成長發育有更清楚的認知,預估體重也都越來越準,所以媽媽的體重可以更有效率的長在寶寶身上.不過在超音波使用比較不頻繁的國家(例如美國大部分醫療院所對於孕婦使用超音波仍在比較保守的階段),整個孕程可能只接受2-3次超音波檢查,那可能對於媽媽的體重就會比較有所要求了. 台灣媽媽,你要胖多少?孕期體重增加應該考量身高.歐美的標準是孕前體重正常的媽媽應該懷孕要胖11-15公斤,而日本是建議8-10公斤,在台灣,我通常依照身高和媽媽的飲食型態建議以8-12公斤為目標,小隻媽媽(140-155公分)的媽媽通常8-10公斤就已經足夠了.仔細看新聞內容,這位名醫建議懷孕4個月後,平均每個月1.5公斤,也就是中後期約七個月加起來是10.5公斤,差不多也是許多媽媽的目標,只是許多小隻媽媽雖然目標8公斤,但是最後生產胖了15公斤的也是大有人在啊. 「飲食控制」對寶寶有負面影響嗎?名醫提醒「孕婦千萬不要飲食控制,免的美了媽媽,苦了寶寶的將來」.其實我認為,這要看「飲食控制」的定義是什麼?如果只是看看「網路名人」的減肥文章就一個勁兒的照作,很容易落得「媽媽美不了,寶寶也苦哈哈」的窘境,臨床上更是少不了用錯方法節食結果反而得到妊娠糖尿病的案例.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網路上千篇一律的減重文章絕對不會適用於每個人,很有可能,也不會適用於你.建議希望控制體重的媽嗎們,諮詢有執照的專業營養師,找尋正確有效個人化的飲食計畫,才是孕期體重控制的成功關鍵. 台灣的婦產科醫師是稀有動物,每天光是門診接生就忙的沒空睡覺,在健保制度下,常常沒有餘裕可以跟每個媽媽詳細解釋如何正確的控制飲食、達到健康懷孕的目標.其實仔細看看六月的例子,應該是用完整的產檢加上找對營養師,搭配良好的先天條件(子宮動脈血流和胎盤功能不錯),才會讓寶寶順利成長,不胖媽媽只胖寶寶.只胖寶寶不胖媽健康嗎?有沒有風險? 很多媽媽都發現,寶寶的出生體重常常不由自己,有的人明明吃很多寶寶也不見長大,有些人卻什麼都沒吃寶寶也長得超大隻,這些無法解釋的現象最後常常都被歸類為「體質」問題,到底懷孕期間增加的體重和寶寶出生體重,有什麼樣的關聯呢? 吳芃彧營養師現任:禾馨醫療資深營養師、美味矽谷人妻/媽媽寶寶雜誌/芒果社企專欄作者經歷:美國BrowardHealth/WestBoca醫學中心臨床營養師、美國邁阿密兒童醫院駐院配方師著作:安心懷孕育兒百科(上)本文由吳芃彧營養師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