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好一陣子無法靜下來好好紀錄生活&孩子成長的點滴,主要是因為前陣子外婆在我們都沒有心理準備的情況下突然離開.接連好幾週往返台北與台中,原有的生活節奏徹底被打斷;而自己花時間沈澱情緒與整理心情的同時,還是得照顧不是很確定發生什麼事的兩小,身心皆疲憊不已. 六月初時,奶奶讀了一本有關故事主角爸爸去世的繪本給小Q聽,聽奶奶說出「去世就是死掉」時,我跟B內心就是無止盡的尖叫????????????當時還默默慶幸兩歲多的QQ是有聽沒有懂~誰會想到短短一個半月後,我們就被迫面對這令我們不知所措的育兒新課題???? 長一輩的人對於「死亡」總是比較多的顧忌與避諱,從來沒有長輩跟我好好解釋or談過關於「死」的任何事~印象中小時候親人過世時,是這個不能問、那個不能說的;可是躺在廳間的大體、漫長的誦經、從天花板落下的白幔,再加上各類關於沖煞的傳說故事與無止盡的想像力,都讓我對於「喪禮」的印象,是比較負面且恐懼的. 我不想要QQ跟我一樣,對於親人的離開有任何恐懼感;面對一個觀察力敏銳、語言表達很強、每天有問不完「為什麼」的三歲孩子,我跟B很有共識地認為,既然「生老病死」是人生無法避免的課題,那就讓阿太來幫QQ上(簡單的)一課吧. 如何跟孩子提及「死亡」我跟B都沒有(強烈的)宗教信仰,所以在試圖想辦法跟Q解釋時,還挺傷腦筋的.我們為此還上網查了一下專家們怎麼說,大致上就是:◎不避諱也不忌諱、誠實地跟孩子談◎跟孩子解釋時,父母親描述時的表情、反應、態度等,都很關鍵 (像小時候爸媽無意中給了我「很可怕」的觀念,我便很無法避免地對死亡與喪禮產生恐懼感)◎因為孩子還小,越簡單的描述越好,但不要與現實生活做連結~(如果說死亡就是睡著了,或許孩子會開始害怕睡覺,覺得睡覺=死亡)◎不需要刻意隱藏大人的悲傷,可以藉此讓孩子知道,大人難過時也是會哭泣的; 但是要讓他們知道,爸媽沒有事、沒有受傷,只是有些傷心.◎不主動說「爸爸媽媽有一天也會死掉」◎關於死後的世界,不需要多琢磨,讓孩子自已想像吧 其實這真的不是件容易的事,儘管已經想好說詞,但這階段孩子的理解力與想像力實在不好捉模,很考驗著爸媽的應變&說故事能力! 我們大致上是這麼說的~「阿太生了很嚴重的病,看了醫生後,也沒有辦法康復;所以阿太準備要搬家去一個我們看不到的地方,那個地方可以讓她不生病不用吃藥;但也因為以後就看不到阿太了,所以有時候大家都會很傷心,不過哭完就沒事了.大家都很愛阿太,所以幫她蓋了一座漂亮的城堡,讓喜歡阿太的人都可以來城堡看看她;還請了人唱阿太喜歡聽的歌給她聽(誦經),最後還會有一場專屬於阿太的party呦.」 這樣間單地解釋,Q好像也可以接受,沒有太多的疑問,而我們也不刻意多琢磨什麼.有時她會主動要求想看阿太、有時會想跟難得見上一面的表哥表姐一起玩一起吃點心;一切都是這麼的自然,跟我想要的結果很符合~ 治喪期間孩子的參與我跟B都比較洋(叛)派(逆),許多有的沒有的禁忌我們其實都不太清楚&也沒有無刻意去瞭解. 儘管沒有刻意避免讓孩子參與治喪期間的一些儀式,但我仍然選擇讓Q維持日常routine,週間上幼兒園,週末才讓他回台中.雖然我喜歡孩子在台中時可以短暫地讓過度悲傷的Q外婆舒緩情緒,但帶著孩子在身邊,勞動力著實大大衰退,無法幫家人分攤任何勞力,也無法好好讀經~於是,有幾天的時間我是選擇自己一個人先回台中幾天,就是辛苦B&麻煩婆婆一同幫忙到顧兩小! 是說QQ在的時候會幫忙在我們摺好的蓮花、元寶上頭蓋上印章,也會用她自己的方式摺蓮花送給阿太,雖然只是揉成一團,但是很sweet! 阿太,再見! 讓人稱羨的四代同堂只持續了短短的三年多,實在是太短太短了!儘管有了孩子之後見面的次數與時間都大幅度的減短了,但是我們一直都可以感受到阿太的愛與關心. 感謝阿嬤/阿太一路來的溫柔陪伴,現在就換您帶著家人的愛去飛翔吧???????? ♥歡迎來臉書找我們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