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什麼時候才會長大?當個獨當一面的小孩,也是一種生活方式—野矢茂樹 小孩子可能同時會有想要早點長大,以及不想變成某些大人的心情.「何時才會長大」這個問題,必定包含這種矛盾心情.然而,究竟想要成為哪種大人,抑或不想成為哪種大人?大人是憑什麼被視為一個「大人」?那不僅止於年齡大小的問題.我們究竟賦予「大人」這個模糊的詞彙什麼意義和感覺呢? 大人就是懷抱遙遠思念的一種存在—熊野純彥 假設我們說:「那個人好像一隻貓.」由於開頭就從「那個人」談起,任誰都瞭解話題是在討論某人.人類不是貓科寵物,也不能成天睡覺度日.這句話的意思應該是「那個人很任性」.大人跟小孩這兩個詞也是如此,有點相似又有些許不同,具有特別的使用方式.讓我們先從這一點來思考. 比方說,有時我們會指著一個年過四十歲、「了不起」的大人,說他「是個小孩」.有時卻會對一個剛上國中、「真正」的小孩,說他「變成大人了」.由於第二個例子跟我必須回答的內容有關,我們先來思考第一個例子. 對一個活了四十年的男人說他是「小孩」,有各種可能的情況.有可能是他完全不工作,或是就算有工作、也無法對自己的工作負責,或是無法體會別人的心情等等.雖然沒有辦法深入探討,起碼當我們帶著批評的語氣、說他是個「小孩」時,大都帶有「任性」或「只想到自己」的意思. 事實上,小孩就是這樣的生物.小孩有時非常「任性」,有時又非常「殘酷」.這一點情有可原,因為小孩幾乎不理解「自己以外的事物」,也沒有理解的必要. 當小孩理解到世上有一些跟自己一樣重要或無可替代的人事物,恐怕才能藉由理解這些人事物,踏入「長大」的入口.在那之前,他就只是「小孩」.就某種意義上來說,原本的他是一個「幸福」的小孩,現在卻不得不開始思考自己以外的人事物,逐漸感受到跟自己差不多重要、甚至比自己還重要的東西. 那可能是某種東西、某件事情、某人或某個夢想.我們不知道是哪一種,但其實無所謂. 如果再補充一句話,這大概只是一個入口而已.真的要當上大人,我覺得還需要失去重要且無可取代的東西,甚至放棄某些重要的東西. 在那之前還是「小孩」的人,到了那個時候,就會開始感受到「苦澀」或「思念」,因為這兩者都是小孩難以理解的感情.畢竟那是一種對於想要得到卻觸及不了,或是不會再回來的人事物的一種遙遠思念. 有一種說法叫「獨當一面」,指可以一個人確實完成工作.做不到的人可能會被叫作「半弔子」.一般來說,獨當一面多半指大人,而小孩就還是半弔子.但是「獨當一面等同大人」這句話,並不是那麼貼切.事實上,半弔子的大人大有人在.那麼「獨當一面的小孩」又如何呢?你覺得有這種人嗎? 所謂小孩到底是指什麼?是指年紀很小嗎?確實,在這種意義上會稱作「小孩」.可是我們有時也會用「老頑童」這個詞,這時,「童」指的就不單是年紀小了,而是某種特徵.這項特徵是年紀小的人具有的典型,但是在老人身上也看得到. 那是指身體沒有發育成熟嗎?也有一種說法是「孩子氣」.無論身體有沒有發育成熟,一定是有某種特徵,才會被稱為小孩. 既然如此,那項特徵到底是什麼呢?年紀小的人具有的典型,年紀大的人也可能有.那種「小孩」般的特徵到底是什麼? 我認為是「玩樂」.大人當然也會玩樂,只是小孩玩得更凶.遊戲是小孩子生活裡最重要的事物.在遊戲中,失敗可以一笑置之.小孩免於面對現實的嚴苛,可以做各種嘗試並且失敗,但是那些失敗可以笑著帶過,繼續無數次的挑戰.那就是遊戲. 於是,這成為所謂出社會前的演練,在年紀還小的時候玩樂並體驗各種失敗,最後再踏入社會.出社會後,當你開始在工作上承擔責任,就無法以玩樂的態度帶過了.到那一刻,你長大了. 但是,這不是這麼單純明瞭.如果說失敗可以是一笑置之的遊戲,那為什麼不能將整個人生當作一場遊戲呢?所謂的社會,不就是人所創造的事物嗎?如果我們帶著這種超然的眼光看待社會,社會整體看來就像一個大型遊戲.失敗雖然是不得了的事情,但不過就是那樣,就去遊戲世間與人生吧.這也是一種生活方式. 雖然一開始,我用了一種奇怪的說法,提到「獨當一面的小孩」,但是我想說的是,有人培養出徹底遊戲人生的態度.那些人以一種清醒的眼光觀察社會;然而,就如同你們認真地遊戲一般,他們也認真地活著. 小孩從遊戲步入社會,成為大人,但以生活方式來說,也有可能從大人再度成為小孩.就這層意義來說,當個小孩也無妨.話說回來,要當個獨當一面的小孩,似乎必須先長大才行. 東日本大震災對日本人是相當大的衝擊.無數寶貴的性命如此毫不留情地在一瞬間消失,實在令人無言以對.死了以後究竟會如何?這個問題如今成了日本人發自內心的吶喊. 地震過後,搜救任務持續不斷地展開,希望起碼找出遺體(人的身體死後稱為「遺體」)來憑弔並安葬.身體「死亡」,指的是停止動作並且無法再次運作,從而開始變質(僵硬或腐敗).因此就身體來說,這種變化就是對於死後「會怎樣」的回答. 但是我們真正想知道的,應該是「那個人究竟會怎樣」.「那個人」指的是「交流的對象」.如果沒有存活的身體相伴,確實是無法進行交流.然而,「那個人」指的並不是身體本身,而是我們長久以來構築出人際關係的對象.是叫了會有所回應,感情好但有時也會爭吵,吵過之後又會和好的那個人. 因此「那個人的死」,意味著將與那個人「永遠分離」,也就是交流從此斷絕,並且無法再度開啟.換句話說,就是該對象消失不見了.所以,我們眼前的問題指的其實是「消失不見—那到底會變成怎麼樣?」答案可能是:「不存在於任何地方.」但是人們自古就設想出死者死後前往的地方,藉由語言建構出死後的世界,安慰彼此,說死者「就在那個世界」.即使沒有證據顯示有那種地方,長年以來我們還是這麼告訴彼此,所以這麼說也無妨. 這個問題同時也在問:「我死了會怎樣?」在這種情形下,死可比擬為睡眠.當我們熟睡的時候,不會有感覺或想法,也不會思考(等於沒有意識).「我」並沒有在思考任何事物,連「我什麼都沒在想」這一點都沒在想(雖然醒來之後就會繼續思考).死後,也許就是變成這種「沒有意識」的狀態.如果是這樣,我就是「一直處於」沒有身體,而且「什麼都感覺不到的」狀態.這跟睡著的情形不同,不會再度感覺到任何東西.假使如此,就算「我一直這樣」,這不就跟「無」沒有兩樣嗎? 我們死後的狀態,也許就像在做夢.我的身體處於沉睡狀態,而我在夢裡的世界有各種感受與想法.也許,我在離開身體的死後世界中,就會如同做夢一般,一直活在生動鮮明且合乎邏輯的故事裡.我無法斷定「沒有」那種世界,因為人類自古以來不斷想像有那樣的世界.另一方面,我也無法斷定「有」那種世界,因為我沒有任何證據. 對於生命的終點,我們可以進行思考或論述,但是對於死亡的開始或死亡的狀態,卻無法思考、論述.如果有可能,我們應該會聽到一、兩個故事,述說一個人並非在這個世上經歷生老病死,而是一開始就出現在死的世界,並且不斷持續死亡.但是我從來沒聽過這樣的故事. 要看到東西必須有光,在無光的黑暗之中,什麼都看不見.同樣地,要能夠思考或論述,必須具有五感可以掌握的具體資訊.因此,對於無法獲得任何資訊的死亡開端或狀態,我們是無法思考,也無法論述. 話雖如此,我們相信物體在黑暗之中跟在明亮處,是一樣的形態.就算在黑暗中,也可以像在明亮處一樣碰觸物體;據此,我們在黑暗中也能超越視覺的極限,看到物體.同樣地,面對死亡這一切的終點,我們也可以超越個人的極限,去思考並論述死後的世界.在這種情況下,儘管沒有任何憑據,我們依然不斷思考並論述.人類是很特別的生物,在面對能力的極限或事物的極限時,不會就此回頭,而是選擇再往前行. 死後的世界被分成天堂或地獄.據說行善之人會前往天堂,而作惡之人將墮入殘酷的地獄.這種說法代表什麼意義?那就是藉由天堂的形象來促使人「行善」;並藉由地獄的形象來告誡人「不要作惡」.也就是說,死後的世界像是「一切都結束後的狀態」,這種說法如同在討論「和尚的髮型」一樣奇妙.而死後的世界就是藉由這種說法來提醒我們在世時應該如何過活. 仔細想想,其實日常生活之中也會出現同樣不可思議的東西.那就是未來.雖然很多人會認為未來指的是不久之後會體驗到的時間,但其實不然.未來與現在或過去不同,是被設定為尚未體驗的時間.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只靠著現在和過去就能存活.雖說如此,也有人無法滿足於隨波逐流的人生,想要活得更有主體性.對這種人來說,他們會仰望著未來活下去,而那未來的形象是一個幸福的國度,也就是天堂. 「死了會怎麼樣」這個問題,有時候可能是想從現實生活逃避而產生的放棄念頭.但是人類在漫長的歷史中不斷提出這個問題,不禁讓我覺得這可能是人類存活下來的一種作戰方式. 人類藉由醫療來延長壽命,或是留下子孫以延續生命.至於僅有一次且無法重置的人生,人類則是進一步地藉由不斷想起死亡來提高人生水準. 不念書也沒關係,因為就算不讀書也不會死. 如果你不會減法,找錢的時候被騙了,你也不會注意到,不過這不是什麼大事.從大阪以時速五十公里往東京行駛的汽車,與另外一輛從東京出發的汽車,如果要在名古屋會合的話,從東京出發的汽車要以時速多少公里行駛?算不出來也沒關係,頂多是碰不到面而已.電視或網路上發布緊急通報時,如果不識字,最壞的狀況不過是因為來不及逃生而死. 很多事情雖然會少一點樂趣,還是能樂在其中.像我不懂「越位」的規則,足球比賽還是看得興味盎然,只是有時會有點疑惑而已.就算不懂規則、戰術或選手的位置,只要忽略解說員的講解就沒問題了. 只是你要做好心理準備,一定會經常感到悔恨.「你怎麼過了這麼久還不能決定啊,難道你是海森堡[1]?」如果你不懂物理學,聽到這種吐槽也笑不出來.這不令人惋惜嗎?還有想在廁所牆上亂寫一首五言絕句也沒辦法,這不教人扼腕嗎(我也是感到扼腕的人之一)? 不念書雖然不會馬上死掉,但是想要活下去的話,會相當辛苦.不管吃東西或窩在家裡都需要錢.想要燈光、電視、手機或遊樂器,也需要錢.如果你不想花錢、想自己做收音機的話,以我的經驗來說,會做出一台只能發出雜音的收音機,而且比買的還要貴.不管是用水、用電,甚至買金屬棒探測水源都需要錢.想賺取金錢就需要讀書.不論是當醫生、律師、鍋爐技師或公車司機,都需要讀書.就算是務農或捕魚,不讀書也無法賺取收入.以現代社會的結構來說,不透過持續的學習、習得龐大的知識,根本無法選擇想從事的職業,也賺不到錢.到時候,你只能懊悔自己不是生在原始社會. 然而,讀書不只是為了活下去而已.難道你不想知道宇宙是如何形成的嗎?或是物質是如何構成的?心究竟是什麼?活著有什麼意義?這些事情你都不想知道嗎?為何會生病,為何每個人都長得不一樣,為何會有遺傳,何種經濟政策比較有用,你都不想知道?你不想讀讀那些風靡全球數百年的故事嗎?千年以前的人在想些什麼、如何過生活,你一點興趣也沒有? 學者為了瞭解這些事物而讀書,但那不是為了任何目的,而是理解本身就是莫大的喜悅.你可能會認為學者每天都在讀書一定很痛苦,其實他們是在貪婪地享受持續一生的快樂.如果錯失這種樂趣,不是相當令人惋惜嗎? 讀書究竟指的是什麼?是學習嗎?那學習要做什麼事?是指學會什麼嗎?比方說加法、江戶時代的開始、單槓翻轉的訣竅……等等,這些確實都是學來的.但是學到東西並不等同於學習.學到東西雖然是學習的結果,也就是經過學習得來的,但是學習本身跟之後伴隨而來的東西是不一樣的. 如果你是為了要得到那個結果而學習,那是你的自由,沒有人會阻止你.但是照這樣來看,結果就是你不會去學習不想要的東西.也就是說,有沒有必要學習都會變成結果論.如果以這種角度來看待學校的學習,只要學將來派得上用場的東西就好,感覺以後派不上用場的東西就置之不理.說得更明白點,如果學習只是為了最後能夠考上好學校或者畢業,只要鑽研如何在考試上拿到足夠的分數就好了.其實,說穿了就是這麼一回事,根本不需要去煩惱為何一定要讀書.如果要把學習當成學會某種技術,或是為了拿到證照之類的,那問題就簡單了. 但是那本來就跟學習沒有任何關係.學習這件事情只要發起就可以了,不管結果怎樣都沒關係.想必沒有人會去學習已經會或已經知道的事.也就是說,為了學習,一定要去認識你沒見過或是就算知道也完全不懂的事物.你一定會遇到某件事讓你不知如何是好的狀況,而那種東西不曉得會從何方殺過來.如果你能事先預測從何而來,那是因為你已經知道一些相關情報了.其實,這已經是學習帶來的結果,而學習本身發生在這之前. 如此來看,學習是你主動去接近某種未知或不明就裡的事物.更正確地說,是這個事物碰觸到你.其實從你出生以來,這種事情不斷反覆上演.誕生在世上,也是一件突然落在你身上的嶄新事物.更正確地說,應該是你自己落在這世上.現在你身邊,應該還是不斷發生不得了或是你沒見過的事情. 如果這就是學習,那我們的話題已經不侷限在「為何一定要」這樣小家子氣的問題了,因為你已經處於一切起始的原點.在這個起始之後,以結果來說,你會學到某些東西,但這個起始本身並不是學到什麼,而是「承受」某種東西.如此一說,好像又有什麼嶄新的事物從你身邊通過了. 什麼叫腦袋好?當你們這麼問的時候,我想這個問句有各種含義.有時可能在問腦袋好,能辦到什麼?或是怎樣才能分辨腦袋好壞?這類問題是對客觀事實產生的疑問.也有針對價值觀的問題,像是「腦袋好很重要嗎?」「大家一定要以腦袋好為目標嗎?」等等.要思考所有的疑問是不可能的事,因此這裡我們先思考典型的兩個問題. 「腦袋好可以幹嘛?」 我們的世界從宇宙到世間,甚至到腦袋裡,都是由許多各式各樣的東西聚集而成的,有如打翻的玩具箱一樣雜亂無章,乍看之下毫無章法.但是仔細觀察後會發現:其中具有構成的秩序或規則性.而且那種秩序是由某種單純的關係反覆不斷堆疊而成的. 人類藉著找出這種事物的秩序或規則性來構築出文明.所以人類的腦袋在這一點上,比其他動物來得「好」.從這一點來思考的話,「有能力從大雜燴中,找出單純關係的規則性(或秩序)」,就是人類特有的好腦袋.因此,對每個個人來說,「腦袋好」代表能夠在更大的範圍中,更正確地察覺到此種秩序/規則性. 這裡的重點在於,面對乍看之下雜亂無章的大雜燴,能夠自行注意到其中的秩序/規則性.因此,就算你能記得很多別人教的事或是書上寫的事,不一定就代表腦袋好. 「腦袋好很重要嗎?」 如果腦袋好,就算是面對棘手的問題,也能在雜亂的全體之中釐清關聯,並且迅速確實地找出原因.從這一點來說,腦袋好確實是可貴的特點. 但是請注意,我們周遭的秩序是很多樣的.從宇宙秩序、貫穿歷史的架構,到天候變化的規則性、經濟秩序,都是完全不同屬性的秩序.不論腦袋再怎麼好,要全部看透是不可能的.就個人的水平來說,腦袋好代表擅長在某個特定領域(或侷限在那個領域)找出隱藏其中的秩序,屬於一種有限的能力. 如果你注意到這一點,就會瞭解腦袋好,跟跑得快、游得遠或演奏出美妙旋律的能力一樣,都是可喜可賀的.那就盡情發揮吧. 世上有一些人被稱為「腦袋好」;有一些人被稱為「腦袋差」.孩提時代,所謂的「腦袋好」就是指成績好.而成績好,代表能毫不費力地理解課程教的東西,不太需要讀書也能拿到滿分.相對地,「腦袋差」就是不管老師教再多次也無法理解,考試前不管再怎麼讀書都拿不到好成績. 然而,許多大人(那些大師評論家)卻不這麼斷定.他們不斷強調,光是腦袋好未必是了不起.但其實正是他們隨意把「腦袋好」也納入「了不起」的條件之一,才會虛偽地拚命想切割兩者. 算術或國文很好的學生就是「腦袋好」,算不出來或是不會寫漢字的學生就是「腦袋差」.這也可以類比成學生在賽跑時跑得快或慢,或是學生擅不擅長唱歌、繪畫.有些學生只要比別人多花一倍的時間努力學習,確實勉強能「學會」.但是對於中、小學的學生來說,「腦袋好」指的是不需要特別努力,也能全盤理解課本的內容. 如此一來,這種形態的「理解」構成要素很單純:一、在某種條件下,能馬上依該條件回答眼前的問題.二、聽課時,立刻理解老師在教什麼.也就是說,這裡的「腦袋好」是能夠累積某種程度的知識,並且在當下做出準確判斷.能夠「理解」學校的課程,就是在一定的框架內,推導出預設的正確答案,這不過就是正確看穿老師(出題者)意圖的能力而已. 這種能力日後雖然也會發揮功能,但是隨著年齡增長,能在升學考試中勝出跟「腦袋好」相較,要求的是一種以自尊或好勝心支撐、「能承受嚴苛修鍊的能力」.所以在偏差值[2]較低的大學生當中,不難找出欠缺這種學習能力、但「腦袋很好」的人. 然而,不管是在學校表現優秀,還是考試成績優異,長大之後,往往無法戰勝另一種「腦袋好」—在缺乏特定框架的情況下,準確判斷來解決問題的能力.這跟在學成績其實沒有什麼關聯.所以學生時代不太起眼的人,將來的事業很可能相當成功;而在校成績第一名的人,到了一間公司工作,表現可能平平. 從上述推論可以得知,孩提時代的「腦袋好」並不保證日後出了社會就會成功.但是在之後的社會生活中,比如說遇到公司需要刪除不必要支出等框架明確的情況,就能發揮能力(這是「腦袋差」的人絕對模仿不來的).只是在少了特定框架的情況下,這種腦袋好是無能為力的,而且很明顯地,這跟一個人了不起與否,沒有任何關係. [1]譯註:海森堡(WernerHeisenberg,1901-1976)為量子力學的創始人之一,提出「測不準原理」,又稱為「海森堡不確定性原理」.[2]譯註:偏差值:日本計算學生學力的公式數值,類似PR值. ﹝本文經大塊文化授權轉載.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使用﹞<小朋友的哲學大哉問>作者:野矢茂樹 一九五四年生於東京都.畢業於東京大學.現為東京大學綜合文化研究所教授.著有<哲學之謎>(講談社現代新書)、<如同初次思考時>(PHP文庫)等. 除上述作者,尚有土屋賢二、田島正樹、齋藤慶典等22位學者教授參與對論. 出版社:大塊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