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文化的父親都能體貼,並贊同分攤育兒責任的看法,然而卻可能是基於完全不同的出發點.對許多人來說,充分發揮男性、女性各自的功能和義務,互相補足,即是一幅平等的理想圖,而在北歐社會,我感受到一種強烈想要模糊男女功能界限的信念. 我發現越來越多人在臉書上公布懷孕消息時,懷孕的主詞常常不是「我」或「我老婆」,而是「我們」懷孕了.一人懷孕,改變的是兩人的身分,說「我們懷孕了」很合乎事實.然而肩負懷孕、哺乳重任的主要是女性,很多狀況爸爸想幫也幫不來,這一點也是無法否認的. 瑞典爸爸的育兒聖經瑞典有一本書叫做<爸爸學>(Papalogy),內容包括從想要孩子,到老婆懷孕、孩子出生,一連串爸爸需要準備的知識和思考的課題.多年前,這本書的作者看到市面上充斥著以媽媽為對象的育嬰專書,書寫、發行者也多以女性為主,他認為爸爸們也需要一本由爸爸撰寫、以爸爸為訴求對象的書,於是他寫了這本後來成為瑞典爸爸人手一本的著作. <爸爸學>有點像考駕照的課本,大多數人這輩子都得看一次,讀完了就送給下一個需要的人,在朋友、兄弟之間傳閱.<爸爸學>到我先生手上時,頁面已經有點殘破,許多章節更是畫滿了重點.書裡的許多內容看上去和以媽媽為對象的書大同小異,都有懷孕、育兒各階段的實用知識,但是縱貫整本書的宗旨很清楚,就是盡量引導爸爸感同身受,將爸爸在哺育階段所能參與的角色最大化.在懷孕、哺乳的階段,有很多事爸爸幫不上忙,不過還是能夠分擔買菜、煮飯、打掃等家務.書中對買菜清單的內容也有許多的小提醒,告訴爸爸在什麼時期可以用哪些食材煮飯,或是可購買哪些健康的零嘴,讓剛產後的媽媽解饞,同時補充此階段必需的營養.而為了讓剛生產完的媽媽感到舒適,此時爸爸也可在廁所中換上市面上品質最好、最柔軟的衛生紙. 剛懷孕那陣子,先生在家沒事就拿起<爸爸學>來研讀,好幾次興奮的放下書跟我分享他讀到的懷孕知識.有一次他說:「如果我們的寶寶是女的,現在她的子宮內已經準備好了小小的卵子,那未來有可能成為我們的孫子或孫女耶!」還有一次我和一個學生起了一點小衝突,心情久久難以平復,於是先生說:「妳平常根本不會在意這種小事,現在可能只是被懷孕初期體內的荷爾蒙變化影響了,過幾天妳就忘得一乾二淨了吧.」我說:「你倒是說得容易,懷孕的人又不是你.」他聽了苦笑著說:「妳的情緒不穩,受波及最大的人就是我啊.」 在太太懷孕期間,先生大多會特別體貼,這是全世界共通的,絕對不限於北歐國家,但是如果細細比較這些體貼舉動背後的出發點,會發現一些饒富趣味的差別.<爸爸學>中有個篇章提到了孕婦飲食生活上的各種禁忌.對於這個媽媽一般來說已會特別小心的課題,爸爸要如何以更理性的心態陪伴媽媽留意、分擔媽媽的憂慮,也避免在無形中帶給媽媽更大的壓力.例如說在買魚、吃魚的時候,事先幫對方注意魚的產區等資訊,盡量避開汙染較嚴重的海域.如果媽媽偶爾忘情在餐廳點了或買了不適合孕婦吃的食材,只要不過量,也不需要太緊張兮兮,以免壞了媽媽的興致.至於哺乳和酒精的關係,書中也特別指出:「哺乳期間,爸爸、媽媽都必須注意酒精的攝取.」其實許多研究顯示,媽媽在飲酒後數小時,血液內的酒精濃度就會降低很多,殘留在母乳中的酒精也是微乎其微,所以只要留意飲酒時間的分配,哺乳期間飲酒並不是禁忌.然而,瑞典還是鼓勵母親在哺乳期間禁酒,因為瑞典國內統計指出,母親的飲酒頻率和發生育兒意外的機率擁有極高的相關性.由於文化和體質因素,酒精依賴是深植於許多西方國家的社會問題,瑞典也不例外.在不容易做到「適度飲酒」的情況下,遠離酒精是能確保母親情緒和理智處於安全狀態的合理做法.也因此,<爸爸學>提出為了讓瑞典爸爸、媽媽都能專注於育兒,平常兩人都禁酒是最理想的情況,不過如果其中一人想喝點酒放鬆心情也無妨,另一方能保持清醒、不怠慢育兒就好. 準媽媽們對於自己的飲食生活都會特別留意,深怕影響胎兒.我自從懷孕後,也一天到晚在網上查什麼不能吃、什麼不能做.有趣的是,我如果用四種不同語言(中、日、英、瑞)查詢,常會發現每個國家的解答都不盡相同,甚至南轅北轍.而這四種語言當中,就屬華語網站的建議最為嚴格,尤其是中國網站,常常沒有任何根據,只用八字箴言「為了孩子,小心為上」,就把另一項禁忌又掛在準媽媽心上.當媽媽在網上提出孩子在發展和健康上的問題時,總有許多人回答,可能是妳懷孕期間做了什麼、或沒做什麼,導致現在的問題.例如頭髮少了,是沒吃核桃;過敏了,是吃了引發過敏食物等等……如果都沒說中,那可能就是懷孕期間情緒緊張或心理壓力,對胎兒造成不良影響等模稜兩可的原因,越看壓力越大. 今年回臺灣的期間,身旁的親戚和其他不認識的人(通常是女性)也常以「關心」之名,不斷給予各種叮嚀,連買個鹽酥雞加辣,都會被老闆娘教訓一番.其實我很理解這種熱心的關懷,這對臺灣人來說是一種很重要的情感交流方式;而且自己懷孕也就這幾個月,為了孩子好,多擔待點是沒什麼關係.但是甫從瑞典回到臺灣就面對這般綿密的「善意」攻勢,不禁讓我開始思考這種強烈對比的緣由和意義.<爸爸學>中有個章節也談到這種現象,作者說,自古以來人們面對生老病死總是亟欲理解卻帶著恐懼,因此在不同文化、歷史階段,都有各種被眾人奉為圭臬的禁忌和準則.這些準則放在今日的時空下來看,有許多與其說是保健常識,不如說是求心安的儀式.而在孕育子女這一塊涉及了性別的領域,這些禁忌和準則也反映出一個社會對於女性功能不同的意識形態.在瑞典的歷史上,可以看到這些孕婦禁忌由繁化簡、由恐嚇到理解、由群體壓力到個人層面的趨向,這個傾向代表著懷孕女性的身體,從為整個家庭履行生育功能,慢慢移向女性個人的情感選擇. 模糊父職母職的界線 孩子出生以後,瑞典爸爸都會放上至少三個月的育兒假,讓媽媽外出工作,爸爸在家帶孩子.<爸爸學>讓爸爸們做好了心理準備,書中指出一個人在家帶小孩,有點像電影<今天暫時停止>(GroundhogDay)(注:美國經典喜劇電影,主人翁被困在日復一日的同一天裡,漸漸發現一日世界中的美好與生命的價值)裡的主人翁一樣,一直重複過著同一天.一開始諸事不順,甚至懷疑自己是否能勝任,但是經過不斷重複練習以後,就越來越得心應手,在找到了這些小日子當中的樂趣以後,日復一日的枯燥感也會大幅減少.於是當爸爸們結束育兒假回到工作常軌,看到地球逕自在運轉,人們照常生活,自己卻彷彿經歷了一個改變人生的旅程,竟出現一種恍如隔世的奇妙感. 每個學期我都會讓中文課的學生針對性別議題練習寫作,其中有個題目是讓他們表達對「父母平分育兒假」的看法.這群中文程度中上的瑞典學生,他們作文時使用的語言很淺白,甚至有不少語法的錯誤,不過內容通常層次分明,從個人、家庭、社會等角度分析,每個學生各有想法.其中大多數人認為,決定育兒假的分配比例應該是個別家庭的自由,如果一個媽媽想要專注於事業,讓爸爸放滿十八個月的育兒假也無可厚非.但從社會層面來看,目前職場對於男性長期育兒的接納度還是有待改善,這也導致女性育兒期間普遍較長,以及兩性在就業機會、薪資和退休金等方面的不平等問題.因此目前強制父親分攤特定育兒時間,是一個扭轉現況的權宜之計,等兩性在職場平等的理想目標逐漸達成,也就慢慢可減緩這樣的強制.這也是一般瑞典學生的看法. 我有個學生是印尼華僑,也是虔誠的基督徒.她說<聖經>指出,男人愛妻子要像主捨己愛人,女人愛丈夫要像人順服主,她和先生遵循這個理念,一方全力呵護、一方心懷尊敬,所以能互相體貼,彼此尊重.有個學生是中東移民的第二代,他則認為爸爸參與育兒非常重要,因為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都需要有一個強壯陽剛的父親角色,他必須待在兒女身旁做一個好榜樣. 不同文化的父親都能很體貼,並贊同分攤育兒責任的看法,然而卻可能是基於完全不同的出發點.對許多人來說,充分發揮男性女性各自的功能和義務,互相補足,即是一幅平等的理想圖,而我在北歐社會,則感受到一種強烈想要模糊男女功能界限的信念. 我在觀察瑞典家庭中夫妻與子女的互動模式時,一直感受到一股特殊的氛圍,卻又說不上來.直到有天我來到一對女同朋友家中,她們向精子銀行借精,各生了一個孩子.那天我看著她們和孩子的互動,兩個人一下子是爸爸,一下子是媽媽,分別以自己的方式,和在當下最適合的角色,向孩子傾注滿滿的愛.而孩子們的眼中也找不出一絲困惑,不管怎麼看都是一對在呵護關愛下成長的「正常」孩子.我看著看著,發現自己心中那從小構築好的父職母職觀,竟在此刻一點一滴的崩解了.當時我也發現,原來我在其他瑞典家庭裡感受到的奇特氛圍,就是來自於這種超越了父職母職界限的基調.瑞典的社會政策有意識的將性別同質化,把媽媽負責相夫教子,爸爸負責賺錢養家的傳統期待都降到了最低.很多人覺得瑞典的女性很幸福,其實瑞典的男性,少了成為家庭經濟的唯一支柱的壓力,也是很有福氣的. ◆我曾經問班上學生:「上大學搬出來以後,最想念媽媽做的哪道菜?」一個瑞典學生思考許久後回答:「我媽做的燉菜不錯,但我最想念的還是我爸做的烤羊肉.」後來我把問題改成:「你最想念你爸爸或媽媽做的哪道菜?」發現有大半學生最想念的,是「爸爸的味道」. 北歐國家的人口少,每個國民的潛力都不能浪費,社會民主主義的影響讓他們相信:每個人民都是社會的責任,也是資源.打造一個男女不被施加既定角色的社會,讓人人發揮潛能,對社會做出最大的貢獻,同時也實現了真正的自由. 瑞典的「爸爸學」,並不是一門教爸爸怎麼體貼、怎麼幫忙媽媽的學問,而是把雙親視為同時參與有償社會勞動,也一起完成無償家務勞動的共同體.某些無償勞動,例如生育和哺乳,是爸爸幫不上忙的,那麼爸爸就應該承擔家裡其他的無償勞動,同時盡可能去理解和參與子女生育的過程,如此而已.臺灣沒有北歐的歷史淵源和社會背景,和瑞典的「國情」非常不同.不過我還是希望藉由分享瑞典社會對性別議題的思考方式和初衷,帶給臺灣讀者一種對照和反思. 不過除了國情不同以外,許多臺灣人似乎也歸咎於我們和其他國家「民情」或「民族性」不同,這我就很難苟同了.我有不少瑞典朋友或學生目前在亞洲國家工作生活,他們雖在瑞典長大,但搬到臺灣或日本後大多也礙於現實,落入了清楚劃分父職母職的亞洲模式.淮南為橘,淮北為枳,「民情」並不會憑空出現,而是土壤孕育出來的. 現代亞洲社會的女性教育程度和職場參與率都越來越高,但是一旦走到育兒這一關,大部分女性就面臨了在工作和育兒間心力交瘁,甚或得仰賴婆家鼻息的抉擇.少子化、高齡化,是臺灣社會不得不正視的危機,與其將問題歸因於「民情」,或許找出臺灣這塊土壤中最迫切需要的養分,才是當務之急. 幸福是我們的義務:瑞典人的日常思考教我的事當全世界還在羨慕含著銀湯匙出生的瑞典人,我們現在就能像瑞典人一樣思考,把幸福當成自己的義務! 為什麼瑞典每個高中生都會「質疑」他們的課綱?為什麼「明天請待在家不用去上班」,是瑞典人不能不理會的一句話?為什麼一個失業、失婚還得了憂鬱症的肥宅,能在瑞典重獲新生?作者目前定居瑞典,她以其獨特的觀察眼光與說故事功力,生動溫暖的寫下自臺大畢業後、遠赴瑞典攻讀學位、以至工作、定居、結婚、為人母……一路走來的「瑞典經驗」.作者:吳媛媛民國七十一年生,臺大中文系畢,瑞典隆德大學東亞政治碩士,現為瑞典達拉那大學講師.偏左意識的洗禮和衝擊來自北歐,而每一個省思和開悟都是以臺灣為出發點.作品曾發表於<北歐經驗,台灣轉化:普及照顧與民主審議>(女書文化出版),目前於﹝獨立評論天下﹞開設專欄〈新時代的好左派〉.﹝圓神出版事業機構/圓神方智先覺究竟如何寂寞;本文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