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需要擁抱,擁抱能讓人感受愛與溫暖.從現在開始,讓我們認清擁抱的障礙,找回「與生俱來」的溫暖記憶吧! 美學家蔣勳,常有機會為竹科的科技人談「生活美學」.那天,一個已多年忙於工作,幾乎沒有休假的工程師問他,「蔣老師,我應該讓5歲的女兒學鋼琴好?還是學小提琴好?」 蔣勳的回答是:「你可不可以多抱抱她?」 讓那小女孩,在5歲時記得的是父親的體溫,是溫暖的記憶,而不是學的哪一樣樂器. 蔣勳成長於母親普遍自己哺乳的年代,他從小與母親非常親密,常常靠在一起說說話.「我記憶中有很多媽媽的氣味,即使媽媽過世後,我都還記得她體溫給我的感受.」他說,「這對我一直是一種安定,穩定的力量.」 身體的記憶,影響於無形,卻久遠而深刻. 事實上,每個人都是被「擁抱」著來到這個世上的,那是母親充滿羊水的子宮. 擁抱,所有關係的基礎「我們出生前,都是被媽媽的子宮「抱著」.」致力於人格與人際關係養成教育的友緣基金會,副執行長黃倫芬認為,「擁抱,其實是孩子所有關係的基礎.」 心理諮商師,作家游乾桂也指出,在心理學上是以「子宮效應」來形容擁抱.子宮內,是個安全的環境,生命被暖暖包圍著,保護著,感受著愛與溫暖. 當人出生,離開母親的子宮後,「安全的環境已經消失了,那麼,有沒有再去形塑.」游乾桂說. 接生者遞上的毛巾,與攬之入懷的懷抱,應該是第一個形塑.尤其當生命脆弱的時候,擁抱發揮的力量可能驚人. 醫學研究已經發現,擁抱,輕拍,撫觸一類的觸覺刺激,有助於孩子身高,體重的增加,甚至可幫助早產兒的存活率. 前臺安醫院小兒復建科主任陳達德表示,早產兒每天接受按摩等觸覺刺激,體重就可穩定增加.他並指出,所謂的嬰兒猝死症,至今原因不明,但臨床上發現,只要給予足夠的觸覺刺激,就可大量降低嬰兒猝死症的機率. 脫離母體後的生命歷程,擁抱,似乎是重塑了那個有人護佑,有所依靠,有愛連繫與交流的所在. 人們需要溫暖的觸覺接觸,需要擁抱,但隨著長大,隨著變成「大人」,生活裡,生命裡,往往漸漸少了擁抱. 認清擁抱的「障礙」為什麼不再擁抱?為什麼無法擁抱?這原因,很多.有的來自孩子,有的來自成人,有的源自環境,有的源自社會文化. 孩提時會高舉著雙手要爸媽「抱一個」的孩子,到了青春期,由於身體發育與心理上開始「建立自我」等因素,不再輕易抱抱了. 經常協助親子,家庭諮商的友緣基金會副執行長黃倫芬指出,青春期確實是一個「界限」,男孩,女孩都一樣,但做父母的也不用難過,重要的是持續給予孩子關懷,「一句稱讚,也可以是無形的擁抱.」 正因為孩子可能越大越不願被抱,所以做父母的更要珍惜與掌握,孩子青春期以前的「抱抱時光」. 游乾桂回憶,當年女兒,兒子分別上高中,國中了,「其實那是我能和他們相處的「尾聲」了」,他語氣裡有些悵然,有次要抱兒子,從小親密的兒子竟然有點彈開,「還問我,你要做什麼!」 他瞭解,「青春期的孩子,就是這麼.」沒關係,轉個彎,他還是可以「接觸」孩子,譬如父子一起去打球. 兒子從3歲起,就拿著羽毛球拍跟他去運動,現在最擅長的是籃球.「孩子的成長,可以在這過程中看到:從你讓他,到兩個人拉鋸,到他故意要讓你,有一陣子又喜歡蓋你火鍋⋯⋯」游乾桂笑著說. 在打球時,父子兩人的身體是貼近的,交換著彼此的氣息,這何嘗不也是一種「擁抱」. 做父母的,還可以如何製造與孩子「擁抱」的機會呢?游乾桂的經驗是,大人也不妨向孩子示好或示弱. 譬如,看電視新聞時看到難過的事情,或工作回來感到疲累時,未必需要掩藏自己的情緒,何妨讓孩子知道你的難過,然後請孩子讓你「靠一靠」.游乾桂說,「女兒就常看出我的脆弱」,會拍拍他,或讓他靠靠.「讓孩子覺得,他也是可以幫助爸爸媽媽的.」這也是一種擁抱. 還有,可以在家中創造節日,如每個人的生日、某某紀念日等,規定「這樣的日子,家人都要擁抱喔!」也是不錯的辦法. 黃倫芬也建議,有時候父母與孩子「共同做一件事」,如相偎一起做美勞,一起創作紙黏土等,也可以傳達擁抱的感受,就是「我們是在一起的」. 當然,有時擁抱的「障礙」,不在長大的孩子,而是在父母身上. 杏語心靈診所主任陳俊欽指出,孩子長大了,有時爸媽也不像孩子小時候那麼無私、自然的擁抱了,反而可能是「有條件」的抱,譬如考試成績要好,要表現得好,才肯抱他. 黃倫芬則碰過,有的媽媽明知道應該去擁抱孩子,但卻「實在抱不下去」,或是,媽媽才抱了一下,就馬上找個理由推開孩子說:「好了,好了,你要看的電視快開始了,快去看!」 細探原因,可能是「這孩子長得太像我婆婆了」(發生在有婆媳問題的家庭),或這孩子出生讓媽媽吃了很多苦頭(難產,出生後家裡發生變故等),孩子與媽媽不愉快的記憶連在一起,不覺間也成了親子間的鴻溝. 對此情形,黃倫芬的建議是,做媽媽的盡量想清楚「是什麼阻礙了妳和孩子之間」,要明白這「不是孩子的錯」.若真無法擁抱孩子,也不要太自責,那會給彼此製造壓力,不妨以其他的方式漸進,如拍拍孩子的頭,拍拍孩子的肩、牽牽手,或讓孩子坐在身邊,靠近說話等. 或許該說,擁抱是需要練習的.何況我們社會所處的文化傳統裡,常常造成了身體的距離與束縛,難以「貼近」彼此. 親子之間,尤其是在父親的角色上.如今青壯年以上年紀的人,恐怕很少有被父親擁抱的記憶. 蔣勳從小與母親常常身體相依,但和父親的相處中,就非常少了這一部分,「始終是種遺憾」. 即使父親晚年體弱,蔣勳想去攙扶他,可惜父親受到傳統父親角色的影響,「並不習慣我的攙扶」.這般的身體親近,已是在父親生命的終點前,卻依然有著莫可奈何的距離. 4年級生的游乾桂,也有類似感慨.他以「極其困難」四字,來形容想要接觸到父親的身體.「我們很渴望擁抱,但爸爸對我們總是若即若離,媽媽也是一樣.」他說. 他父親其實是充滿愛的人,家中除了游乾桂和弟弟,其他四個兄姐都是父親領養的,只因為聽到對方家窮養不起. 游乾桂至今仍記得,小時候陪父親到果園工作,忙完了,「爸爸會摸摸我的頭,拍拍我的肩.還有,在下雨天,他會拍掉我頭上的雨水,找大大的芋頭葉子遮在我們頭上,或是脫下他的外套給我們擋雨.」他說,「小時候我們不懂,長大後才知道那是他表現愛的方式.」 那是那一代人,所能給予孩子的「擁抱」吧. 老一輩的人,感情似乎總是內斂的,身體也是「收斂」的.游乾桂知道,爸爸是疼愛他們的,只是一直在「演」父親的角色(傳統文化裡,有威嚴,不輕易接近孩子的父親模式).父親晚年得了癌症,病逝前常由他攙扶著去辦一些未了之事,「我們(身體)最接近的時候,卻也是要接近離別的時候了.」說來不免感傷. 擁抱,有益身心肯愛協會祕書長蘇禾,與年邁的母親,也有一段關於擁抱的故事.蘇禾從小就被送走,即使偶而跑回家,母親也排拒他.「我從來沒有媽媽抱我的印象.」他說,母親是個艱苦卓絕,辛勤持家的女性,並非不負責任的母親,但就是不曾抱他. 想起那時,年過八十的母親因腦部纖維瘤而陷入昏迷,蘇禾猛然警覺,「我可能快要失去她,再也沒有抱她的機會了.」於是在母親病榻前,他有空就跟她講話,唱歌給她聽.學音樂的他覺得,自己能做的就是這些了. 半年後,母親醒過來了,看到蘇禾,竟笑嘻嘻的走過來抱他.「那一刻,我想「妳可能忘了妳從來沒有抱過我」.」蘇禾也是滿懷笑意的回憶,那一刻的母親,開心的模樣,「我從來沒有看過.」 醫生曾說母親即使醒過來,也可能不能說話或有憂鬱症,但都沒有發生.蘇禾尋回了一個「可以開心的笑」的媽媽. 不要懷疑擁抱的力量,以及擁抱對健康的幫助. 醫學上已經發現,擁抱這類的觸覺接觸,可以增加腦內兩種神經傳導物質的增加,一是給予人愉悅,安定感受的「血清素」(憂鬱症患者就是缺乏血清素),二是給予人欣快感,成就感,增強自我肯定的「腦內啡」(或稱腦內嗎啡). 研究也發現,當這兩種物質在人體內增加,也有助於白血球連結,增強免疫功能,對人的健康都是助益. 蘇禾自己曾是憂鬱症患者,甚至有自殺紀錄,在擺脫憂鬱困擾,被「救回來」的過程中,有兩次的擁抱經驗,讓他覺得至為重要. 一次是在教會類似集體治療的聚會中,陷在憂傷、自憐情緒中的他,在對方的擁抱中「感覺到自己一點一點的被拉起來」.一次是覺得快走不下去的他,半夜做惡夢,瘋狂大叫,這時室友衝進來,抱住他大哭,拼命要搖醒他,他在室友扭曲的臉上「彷彿看到自己有多慘」,而對方那「強烈的擁抱」,讓他獲得支持,也重新正視自己. 擁抱運動正盛行這些年來,肯愛協會致力於為現代人解壓,協助人們走出憂鬱的服務.有次他們在台北信義商圈舉辦了﹝擁抱.愛﹞小型演唱會,及「好事抱抱您,溫心880(抱抱您的諧音)」活動,一個下午,就有近1600個人到現場來,參與擁抱. 無獨有偶的,該場活動的週末,西門町也有一場擁抱行動.當年40歲,有5年愛滋病史的張亞輝,在街頭高舉著「FreeHugForHIV/AIDS真情擁抱愛滋」的牌子,尋求100個陌生人擁抱. 他原本擔心,可能連30個人都抱不到,結果他獲得了150個識與不識的人,張臂擁抱他.這些人,從小孩,學生,媽媽,到老先生,都有. 「FreeHug」活動起自美國,最早是一名男子因為在母親的葬禮上,聽到許多人回憶曾自他母親那兒得到的溫暖,他覺得可借助他人的溫暖來克服喪母的悲痛,因此舉了個寫有「FreeHug」的牌子,到街頭尋求擁抱. 近年來,澳洲一名男子也在雪梨如此行動,過程並拍成短片,在網路上流傳.影響所及,大陸長沙,西安等地也出現了要求「FreeHug」的「抱抱團」. 與西方人相比,東方人對此還是多了些遲疑、羞怯,或排斥,但漸漸的,也開始有不少人,敞開胸懷給予大大擁抱. 在台灣,肯愛協會的活動,張亞輝的行動,似乎也透露了人們逐漸能擺脫束縛,用擁抱來傳達愛與關懷. 在家庭裡,何嘗不也是一樣.願意把自己的腿給兒子當「沙發」,肚子當靠背的爸爸,越來越多了.也有做丈夫的,寫文章到報上發表「清晨擁抱」,描述孩子相繼離家讀大學後,有天他開始在起床前把妻子摟入懷中說說話,妻子起床後總是帶著好心情為他準備早餐,也告訴他:「如果每天清晨醒來,能跟你互相擁抱,那我會感到好幸福,好快樂.」 當我們擁抱時,很多美妙的事會發生. 常常溫習那「與生俱來」的溫暖記憶吧!每個人都需要的,不要等到好久好久以後才去追索. 丁綺文指出,擁抱會增加腦內兩種神經傳導物質的增加,一是血清素,這是給予人愉悅、安定感受的化學物質,二是腦內啡,這是給予人欣快感,成就感,增強自我肯定的腦內賀爾蒙. 研究也發現,白血球的連結中,也會靠這兩種神經傳導物質.換句話說,當這兩種物質在人體內增加,也有助於免疫功能的增強,對人的健康極有幫助. 愉悅,自信,免疫力增加,這些身心的健康,隱含在擁抱的奧妙中. 由此來看,不只是孩子需要擁抱,大人,乃至老人家,都需要擁抱.尤其與孩子自然的摟摟抱抱相比,成年人往往很「」,甚至經年累月的社會化結果,已經失去了擁抱的能力,老人家更不用說了,其實「都有此需求,卻沒有被滿足.」丁綺文說. 更何況,臺灣已逐步邁入老年人口增加的社會,在老年照護這一部份,「我相信擁抱的積極作用,應該也可以予以觀照.」丁綺文表示. 從小到老,人生的每一個階段,身與心的成長與健康,親人,家人,朋友適時的溫暖擁抱,是會有大作用的. 專家簡介 丁綺文小兒科專科醫師、家庭醫學科專科醫師、美國抗衰老醫學(ABAAM)專科醫師.曾獲榮總優良醫師獎,現為榮新診所(潤泰集團2006年成立)副院長.專研預防醫學,健康照護,及抗衰老醫學. 2017雲門冬令營<動動樂園>11/30前報名雙營隊想7折優惠,報名單營隊享8折優惠,現正報名中:https://goo.gl/ne0PM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