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都聽過「學音樂的孩子不會變壞!」這句話,包括美國在內等不少國外研究發現,學過音樂的孩子,不但有助提升專注力,情緒也比較穩定,不容易焦慮或憂鬱.但爸比、媽咪知道嗎?學習打擊樂器,更可從節奏感的養成中,訓練孩子反應的敏銳度,不但對於「視覺、聽覺、觸覺、前庭覺、肌肉關節覺(本體覺)」的「五覺」有正向的啟發與刺激,還有助於孩子藉此了解自己,找出自己的優勢,奠定20年後的領袖基礎! 讓孩子贏在人生的起跑點,是每對父母的願望,不過才藝學習種類百百款,到底哪個才藝,最能讓孩子達到「輕鬆易上手,快樂高成就」的學習目的?可讓新手爸媽們大傷腦筋. 創立於1992年,專精於2至18歲以上,打擊樂器教學的「梅苓打擊樂教學系統」提到,打擊樂是一種富有變化、入門容易的音樂學習.不論是造型小巧的手響板、聲音清脆的三角鐵,或是小鼓、小鑼…等,當孩子們利用自己的手臂,手腕或是全身大小肌肉,配合不同樂器的發聲原理擊出聲響、感受律動,訓練小寶貝的感覺統合,讓孩子透過節奏,尋找和自己最快樂的自處方式,以及和別人最和諧的相處之道. 「節奏、旋律、和聲」,是音樂三大要素,主打全人音樂學習的「梅苓打擊樂教學」認為,6歲以前的小孩,對於音樂興趣,多還在摸索階段,建議不要給孩子樂器學習「選擇」上的限定.透過多元樂器的接觸,等具備音樂上的基本技能後,再根據自己的喜好去選擇喜歡樂器,才能做到真正的「玩」音樂,這樣的學習,也才更有意義與效率. 6歲以前,是孩子自然學習的黃金期,若能在這段時間之前,給予大量包括視覺、聽覺、觸覺、掌管平衡的前庭覺,與全身肌肉關節的本體覺等「五覺」的刺激,有助於孩子在日後的獨立學習過程中,展現較佳的成果. 像以敲打、搖動、摩擦、刮…等方式產生效果產生聲音效果的打擊樂,不但能產生節奏,還能做出旋律和合聲效果.孩子學習打擊樂,除了能感受聲音,認識樂器音色的差異,聽覺的多元刺激,也能影響左右腦的平衡及肢體協調;而敲打這些打擊樂器,也能幫忙孩子訓練肢體的大小肌肉,進行觸覺刺激,也能幫助孩子建立探索周圍環境的勇氣. 再者,在小寶貝學習的過程中,視覺的影響力占了約80%以上,視覺啟蒙關係到幼兒的認知、判斷、辨識、觀察及記憶等許多重要技能.在打擊樂器學習中,讓孩子透過看指揮,模仿老師動作,感受打擊樂的樂趣,不但能增加小寶貝的信心,對於提升幼兒的學習力,將有加乘效果.而強調平衡的前庭覺,與成熟最慢的本體覺,也都可透過打擊樂器的學習,對孩子的大腦、認知與肢體發展,帶來正面助益.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如何讓孩子的IQ(智能)、EQ(群能)、PQ(體能)能適性發展,是新手爸媽的教養考驗.梅苓打擊樂的兒童團班課程設計,借助「聽音樂、說故事、玩遊戲」的音樂活動,來激發、活化幼童右腦,使幼童在感知、體驗、探究、聯想中,提高對音樂的欣賞能力,讓音樂活動,成為兒童早期生活和學習中,訓練大腦的重要養分,充分發揮其右腦功效,達到「輕鬆易上手,快樂高成就」的學習目的. 免費體驗課程諮詢專線:0800-523-023官網連結:www.mei-ling.com.twFB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梅苓全人音樂教學系統-2791035121597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