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在晚上小夜時段遇到誤食異物的孩子被帶到小兒急診室看診,在我眼中出現的畫面是哭鬧不休的小孩、焦急自責的媽媽、和面帶怒容的爸爸.最常見的故事是媽媽一個在家顧小孩,傍晚需要到廚房處理家務,暫時放小孩一個人在客廳玩,可能只離開孩子2~3分鐘,再次回到客廳時看到孩子正把玩具或其他物品放入口中,媽媽想阻止卻來不及,眼睜睜的看著孩子將異物吞入,趕緊打電話叫爸爸回家,帶孩子到急診室看診.問診的過程中面帶怒容的爸爸常不發一語,當聽到孩子一個人在客廳不小心吞入異物的關鍵橋段時,突然對媽媽爆發: 「妳是怎麼顧孩子的?不是跟妳說要無時無刻要看緊他,怎麼能放任他一個人在客廳?現在孩子要被送到手術室全身麻醉做胃鏡了,妳說要怎麼辦?」這時焦急自責的媽媽似乎想要說些什麼,但看到我在前面,硬生生地把話吞回去.其實,上面的故事不只發生在誤食異物的孩子,當孩子生病或發生意外時,類似的橋段常在小兒急診室上演.多年的看診經驗和身為父親的經歷,我漸漸體悟一個道理:「沒有連續、長時間、獨自照顧孩子經驗的人,最容易在孩子出事情時指責主要照顧者.」上班工作很累沒錯,但獨自在家照顧孩子更累,所承受的壓力絕對是在外工作的數倍,因為幾乎完全沒有休息的時間和自我放空的空間,即使孩子睡著了,也還有堆積如山的家事等著要處理.沒有人希望孩子發生意外,但事情發生就發生了,再多的指責也無法改變既成的事實,這時不妨跟另一半說:「我知道妳一定很難過......沒關係,事情發生了我們一起面對,妳不用一個人扛下所有的責任......」 本文獲Dr.E小兒急診室日誌授權,未經同意請勿任意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