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不咆哮父母的11個訣竅 許多父母都是因為找不到實際有效的管教方法,在無計可施或情急之下,被迫以咆哮方式來控制孩子的偏差行為,更因為它可以收到立即的效果,於是漸漸習慣採用這種效果迅速但短暫的方式.其實,管教孩子的行為偏差是有訣竅與策略的.父母只要能夠掌握以下所提供的不咆哮方法,就可以擺脫一再重演、令雙方都疲累的咆哮戲碼. 1.用心傾聽,才能理解孩子的憤怒當你因為孩子的偏差行為而大聲咆哮,並與孩子的關係陷入衝突對立狀態時,你的最佳解決方法就是,做一個專心傾聽的父母,真實的理解孩子的看法與感受.如此才能避免自己過於武斷而誤解孩子的行為,令他因感覺被批評、不被理解,而加劇其偏差行為.其實,要讓孩子願意對你吐露心中的感覺並不困難.你只要誠懇的問問你那怒氣沖天的孩子:「可以告訴我,你為什麼這麼生氣嗎?」就只是這麼一個簡單的問題,你便能夠深刻的感受到,你的用心傾聽絕對比對孩子咆哮吼叫更為有效.而孩子在看到你充分展現想要傾聽與理解的態度時,即使當下沒有回答你的問題,他的怒氣也會因你的態度改變而漸漸平息.傾聽,讓你深入理解孩子偏差行為的原因,更有助於緩和你的憤怒或失控情緒.當你的情緒越緩和,就越不會做出衝動的反應,自然也就不會動輒對孩子大聲咆哮. 2.是孩子的錯,還是父母有問題你實在很不想踏進你那個十二歲兒子的房間,因為地上、床上、書桌上都可見到他的衣服、課本和玩具;或者,你那正在讀幼兒園的兒子,每天都要你一遍又一遍的講「傑克與魔豆」.你被孩子的這些行為搞到煩躁又頭痛.如果你不清清楚楚的把你的困擾告訴孩子,而是每次對孩子的行為感到煩躁、頭痛時,就對他大聲咆哮,那麼他永遠不會知道你的困擾是什麼,更不知道該如何改進自己的行為.舉例而言,孩子在收到你送給他的玩具後,只是漫不經心的說了聲謝謝,便轉頭去做其他事情,或者對收到禮物感到無動於衷,惹得你氣得對他大聲咆哮的話.但你的反應只會讓孩子感到莫名奇妙,不知道你是因為他不喜歡或拒絕禮物而生氣.父母必須要能夠解讀孩子的行為或反應.事實上,行為偏差孩子大多時候並不知道,自己的言語與行為會對父母造成困擾.孩子的年紀還小,自然無法解讀也猜不透大人在想些什麼,所以你若想讓孩子知道你對他的期待與想法,就應該清清楚楚的告訴他. 3.把生氣視為「咆哮的預兆」一般來說,呼吸急促、緊握拳頭、聲音顫抖、盜汗、全身緊繃、胃絞痛、負面想法等症狀,都是時常見的生氣警訊,當這些警訊出現時,咆哮便可能隨之而來,因此你不妨把這些警訊視為咆哮的預兆.在管教孩子的偏差行為時,父母都很難避免不生氣,但生氣並不表示要以「咆哮」的方式來處理.生氣未必會造成任何傷害,不過要看你用什麼方式處理你的憤怒情緒.比較有益的解決方式是,把生氣看成一種「警訊」來解決.一旦你發現自己出現上述的生氣症狀時,請記得要立刻深呼吸,透過深度吐納來控制即將爆發的咆哮,讓自己保持在平靜且理性的狀態.切記,在與孩子溝通之前,你必須讓自己過度負荷的情緒適度的釋放,達到平息的狀態.例如,看到孩子那凌亂有如垃圾場的房間時,你會緊握拳頭,想要對他破口大罵.你想大發脾氣的心理雖然一點都不過分,但這時你更要告訴自己:「我可以先閉上眼睛,做深呼吸,等我情緒平靜下來時再來和他溝通.」 4.耳語式管教,抓住孩子的注意力咆哮式管教通常會引發親子對立,你越是咆哮,孩子就越抗拒聽話.耳語式管教,則能立刻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讓他安靜下來乖乖聽你說話,又可避免相互叫罵、吵到面紅耳赤的窘況,是最立即有效的方法.耳語式管教是一種冷靜且堅定的教養方法,也是避免親子權力鬥爭的良策,對較年幼的孩子尤其有效.當你只須要對孩子「強調重點」時,隨時都可以運用這個技巧,便可輕易讓孩子改變行為.例如,看到孩子對別人沒有禮貌時,父母可以在孩子的身邊停一下,蹲下來看著孩子的眼睛,吸引他的注意力後,再以冷靜且堅定的口氣對他耳語說:「寶貝,要有禮貌一點哦.」如此一來,你就能避免在眾人面前對孩子咆哮的難堪場面.不過,這個方法必須視孩子的年紀運用.例如,這個方法就不適合用在青少年孩子的身上,尤其是男孩子,他應該會很抗拒和父母「耳語」,會覺得這樣老套又尷尬.為了使耳語式管教法能發揮最大的效果,在使用時,你要掌握以下三個步驟:步驟一、冷靜地走到孩子身邊,讓他注意到你.步驟二、蹲下來,眼神堅定的看著他的眼睛,雙手溫柔的放在他的肩上.步驟三、以堅定的口氣,簡短的在孩子耳邊輕聲傳達你的要求,然後起身離開. 5.聳聳肩,化解激動情緒聳肩,是一種冷靜式管教,能化解你過於激動的情緒.透過聳肩,你對自己傳遞了一種有力的無聲訊息——我不會反應過度.它讓你避免使用貶損的語氣責罵孩子,也能緩和行為偏差孩子的誇張或戲劇化舉動,是另一個可以取代咆哮的管教方法.此方法若與耳語管教法一起使用,會收到令你意想不到、事半功倍的絕佳效果. 6.說「讓我想一想」,讓情緒有緩衝空間保持平靜、和緩的情緒,是教養行為偏差孩子的成功關鍵.幾乎所有的孩子,特別是行為偏差孩子,總會提出各種令人啼笑皆非或不切實際的要求,經常把你搞得滿腔怒火,忍不住咆哮.當這些情況發生時,你只要對孩子說:「讓我想一想,再告訴你.」便可以為自己爭取到一些緩和情緒的時間,避免在情急之下對孩子破口大罵.「讓我想一想」是一個極巧妙的管教技巧.這句話很輕鬆便能說出口,它不但不會引發親子相互吼叫,又能夠擁有足夠的時間冷靜自己的情緒.更重要的是,因為你為自己爭取了充足的時間和空間,可以好好的對問題深思熟慮,所以最後的決定通常比較能夠令雙方都接受或滿意. 7.要大處著眼,不要鑽牛角尖有些父母在管教孩子時,會認為孩子的偏差行為是針對自己而來,所以動輒對行為偏差孩子咆哮.如果你也是這樣的父母,那麼你就太鑽牛角尖了,而且對孩子的行為顯然也不夠了解.行為偏差孩子故意向你挑釁,並不是你造成的,也不是你的錯,而是他自己的問題所導致.只要你能了解到這一點,就不再會因此而感到沮喪,也就不會動輒對孩子咆哮了.請你要理解,孩子出現偏差行為並不表示他的本性就是如此,所以無須把這些行為過度放大,並與孩子的個性劃上等號.相反的,你要學會把這些令你忍不住想要咆哮的行為縮小,把孩子聽話、乖順的行為放大.當你越能練習這樣做時,你所看到的孩子就不再是一個惹人生氣的孩子,而是一個像一般人一樣有著各種優點的孩子.如此一來,孩子的行為就不再對你具有威脅感,而你也不再會那麼想要對他吼叫了. 8.以尊重語氣代替貶損、批評不要責罵孩子,尤其不要使用批評、貶損的語氣責罵孩子,是很重要的.不論你對孩子的偏差行為或抗拒態度有多麼生氣,都請你務必要記住:當你尊重孩子時,孩子自然會尊重你;當你用批評、貶損的態度對待與管教孩子時,孩子對你的尊重也會很快消失.語言的傷害往往比體罰來得深遠.咆哮的聲調就像是在情感的傷口上灑鹽;而責罵、批評、貶損,只會製造更多的相互咆哮與對罵,反而讓情況變得更複雜,更無法收拾.因此,下次當你看到滿地的玩具而怒火中燒,衝動的要對孩子咆哮時,請先深呼吸,然後用尊重的語氣說:「寶貝,在你去吃點心之前,我希望你可以把那些玩具都放回箱子裡.」而不是扯開嗓門大吼:「你立刻把那些玩具給我放回箱子裡,否則不准你吃點心!」 9.你,別才是掌控者跟孩子太計較當你對孩子的行為偏差氣到情緒失控而大聲咆哮時,你是否思考過,自己這樣的反應是在管教孩子,還是和孩子一起鬧情緒?你是家長,是那個必須表現出什麼都難不倒你的角色典範,所以千萬不要陷入跟孩子相同的偏差情緒中.如果你的舉止反映了孩子的行為,也就是說,當他表現出惡劣行為時,你也跟著氣憤到抓狂並對他吼叫;當他表現出乖順聽話的行為時,你便心情大好並對他展現滿滿的愛,那麼你無異於是在讓孩子操縱你.永遠都要記住,你才是那個掌控孩子和你自己的人.所以,如果你需要點時間整理情緒的話,就向孩子解釋一下自己當下的惡劣心情,告訴他等你平靜一點、感覺好點時,再跟他說話.或者,如果你擁有家人的支持,那麼當你需要發洩情緒時,就請他們幫忙照顧一下孩子.總之,在你對孩子咆哮之前,一定要先讓自己喘口氣、休息一下.不管時間有多短,都要做一些能夠讓自己情緒冷靜下來的事,例如做深長的吐納、出門散步十分鐘、打電話給支持你的好友,或回想與孩子那些美好又溫馨的相處畫面. 10.透過自我對話,消除想咆哮的衝動每次對孩子大聲咆哮過後,你是不是會感到深深自責,怪自己為什麼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衝動的傷害了孩子?其實,緩和情緒的方法,除了上述「耳語」、「聳肩」、「讓我想一想」等技巧外,你還可以透過自我對話、自我提醒的方式,避免自己情緒失控.下次,當你覺得自己瀕臨咆哮之際,便對自己說:「我快要忍不住了,我真的很想大吼.」這樣的自我提醒能夠幫你找回理智,情緒也會跟著緩和下來,想要咆哮的衝動也就消失了. 11.給孩子的指示必須明確你一定不會忘記,從一開始的溫和口氣到後來火冒三丈的吼叫命令,你一再重複的就是要求孩子把玩具收到箱子裡、把髒衣服放到洗衣籃裡.但是,那些玩具和髒衣服到最後依然躺在地板上.如果你想要減少嘶吼的場面發生,第一個重要的工作就是,從孩子幼兒園的年紀開始,便幫他養成收拾物品的習慣.你的第二個重要工作是,當要求孩子做事情時,你必須和他確認他有能力獨自完成該項事情.通常,孩子聽不懂你的指示時,都不會主動問清楚,也不會承認不明白你在說些什麼,導致你誤會他故意不聽話而對他發脾氣.所以,確認孩子能獨力完成工作的前提是──你的指示必須非常清楚,用字必須非常簡單且明確,讓孩子可以完全明白你的意思,甚至要和他確認他真的知道該怎麼做.舉例而言,看到孩子沒有把玩具收到箱子裡時,你應該要說:「我發現你沒有把玩具收到箱子裡.」而不應該說:「你怎麼老是把玩具丟滿地,要我說幾次你才能聽懂啊!」此外,還要避免使用諸如「總是」、「從來不」、「一天到晚」之類具貶損性的字眼,這些字眼都十分嚴苛且不公平,會讓孩子強烈感受到你的負面情緒及攻擊性.這樣的結果絕對不是你所期待的,因為你的初衷就只是希望孩子把事情做好,並沒有責備孩子的意思.所以,在你要求孩子做事情時,必須在一開始就和孩子溝通、確認清楚,讓他知道你的期待是什麼,如此才能避免因誤解而對孩子吼叫. 不吼不叫也能改造小霸王:不討好、不威脅、不體罰,讓孩子的行為由負轉正行為偏差孩子總有能耐將負面行為發揮到極至.他經常出現情緒化、超級固執、過度戲劇化、粗魯、無禮的言行舉止;他自認擁有與你平起平坐的權力,所以啟動鬥爭挑戰你的權威,即使最簡單的要求也會頑強抗拒到底.他讓你感到快被逼瘋了!作者 胡玲美國立台灣大學中文系畢業,目前任教於高雄市某國小,擔任資優班導師.作者從小學時期就是個多才多藝的學生,經常代表學校參加演講、朗讀、歌唱、作文比賽,是比賽場上的常勝軍.現在她則經常指導訓練學生演講、朗讀與作文等才藝,學生屢屢獲獎.本文獲風向球文化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