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戀障礙不斷增加現代生育率低,獨生子女更是集三千寵愛於一身,因此不僅孩童有依戀問題,連成人的依戀問題都增加了不少. 最明顯的事實就是:對育兒感到棘手的父母增加了,虐待兒童及放棄育兒逐漸形成嚴重的社會問題.依戀問題最容易直接影響到兒童的教養.把父母育兒的難處反過來看,其實就是孩子成長的難處.發展出現問題的孩子急速增加,其中一部分和不穩定的依戀問題有關. 孩子進入青年期以後,獨立的壓力逐漸增加,再加上依戀模式的確立,相對輕微的依戀問題便會開始導致一些麻煩.成年人的依戀障礙會以邊緣性人格障礙、成癮症和暴食症等症候顯現,而這類問題的增加也暗示著具有強烈依戀焦慮的人數正在逐漸增加. 另一方面,人際關係淡薄的「草食男子」及無法踏入婚姻的人也增加了不少,這也顯示具有逃避型依戀傾向的依戀障礙,開始在年輕世代之間蔓延. 與過去的貧窮時代相比,如今的日本家庭可以分給每個孩童的關愛與資源應該大幅增加.就算生長在不幸的環境,國家也能提供一定程度的支援.在醫療、福利、教育等領域投入的資金也是過去的幾十倍. 然而,仔細觀察現實,卻發現現代不只兒童有依戀問題,社會上也充斥著成人的依戀問題,這樣的事實說明了什麼呢? 這個問題的答案,將在本書最後詳述.本章先針對依戀障礙產生的原因,就目前所知的情況進行說明. 養育環境的重大影響包括不安全型依戀在內,造成廣義依戀障礙的主因是什麼呢?根據現有的雙胞胎研究與養子研究看來,依戀障礙的主因應為養育環境.依戀障礙產生的原因有七到八成屬於養育等環境因素,其餘二到三成才與遺傳基因有關. 比方說,以學齡前雙胞胎(平均年齡三歲七個月)為對象的研究中,同卵雙胞胎雙方同時出現不安全型依戀的同步率為百分之七十,異卵雙胞胎的同步率則是百分之六十四,根據這個結果,計算出環境因素的影響是百分之八十五. 兒童期的依戀模式會穩定持續到青少年期和成年期,在養育者不變的情況下,兒童在長大後還是會表現出與小時候相同的依戀模式. 在美國愛荷華大學的卡斯柏研究中,以同一位養育者養大的兩個孩子為對象,調查兩人依戀模式的同步率.一個是親生子,一個是沒有血緣關係的養子.結果,即使實驗對象的平均年齡已步入三十八歲的中年期,兩者依戀模式的同步率仍達百分之六十,毫不遜色於同卵雙胞胎的同步率. 此外,卡斯柏也對親生父母有酒精上癮等反社會問題,因此被其他家庭收養的孩子進行調查,結果顯示兒童被領養後依戀模式並不會受到親生父母的影響. 從這樣的結果看來,關於依戀模式,養育環境的影響比遺傳因素更大,而且造成的影響會持續一輩子. 至今進行的研究顯示,與遺傳因素相關的不安全型依戀比例約為零點二到零點二五以下,可說相當低.與遺傳因素相關的發展障礙比例有零點七到零點九,邊緣性人格障礙比例則有零點五到零點六,由此可見,依戀障礙有很大程度來自環境因素的影響. 父母的缺席養育環境的問題有各種類型,其中最為人知的就是父母的缺席.依戀障礙最早即是從對戰爭孤兒的研究中發現,由此可見一斑.第一章也曾提過,依戀的形成過程中有個「關鍵期」,若在此一時期失去母親,將很容易留下嚴重的障礙. 依戀形成的關鍵期是出生後半年到一歲半之間.最近的研究指出,孩子剛出生的前半年內,依戀已經開始形成,一般認為在這初期階段與母親分離,也會影響孩子未來的社會性發展. 換句話說,如果不在一歲半之前建立起與養育者之間的依戀聯繫,要形成穩定的依戀就會比較困難. 然而,就算過了這段時期也還不能放心.這個時期只是依戀形成的關鍵期,在接下來的母子分離階段,還會再經歷一次關鍵期.尤其是兩、三歲左右,孩童最容易產生母子分離焦慮,如果在此一時期被強制與母親分離,依戀關係受到傷害,分離焦慮仍會留下強烈的影響.就結論來說,在五歲以前都該視為敏感階段. 整體而言,在依戀尚未完全形成的階段與母親分離過的人,容易因為缺乏依戀而出現「去依戀」的傾向.孩子若在母子分離焦慮最嚴重的兩、三歲左右失去母親,容易因遭到拋棄而產生強烈的焦慮及抑鬱. 雖然度過這段敏感時期後,失去依戀對象的影響會逐漸降低,然而當時所受的傷害仍會以各種形式對人生產生影響.曾因依戀關係受傷的人,再次失去依戀對象時,這種傷害將會造成更強烈的影響,並且陷入長期處於不穩定依戀狀態的惡性循環. 依戀障礙:為何我們總是無法好好愛人,好好愛自己?為什麼總是在意別人的想法?為什麼總是在否定、責怪別人?為什麼對拒絕和傷害特別敏感?為什麼工作和戀情總是無法長久?為什麼人際關係這麼困難? 作者岡田尊司一九六〇年生於香川縣,是精神科醫師、作家.目前擔任岡田診所(位於枚方市)院長.自東京大學文學部哲學系退學,後畢業於京都大學醫學系,並於京都大學醫學研究所高次腦科學講座神經生物學教室及腦病態生理學講座精神醫學教室從事研究工作. 本文獲聯合文學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