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你會發現當自己想要去找出孩子為什麼要咬手、摳手的原因.這時,你很容易陷入茫茫大海,在腸枯思竭後仍然一無所獲而感到挫折與無力感.或許換個方式,試著找出孩子最為自在的時刻,例如孩子什麼時候不咬、不摳.複製成功的經驗有時,你會發現當自己想要去找出孩子為什麼要咬手、摳手的原因.這時,你很容易陷入茫茫大海,在腸枯思竭後仍然一無所獲而感到挫折與無力感.或許換個方式,試著找出孩子最為自在的時刻,例如孩子什麼時候不咬、不摳.例如你發現當孩子可以任意選擇想要看的繪本,並專心地在閱讀.這時,你會發現孩子可能展露出難得的微笑.或者當孩子聆聽美妙的音樂,繞著公園隨興漫步時,整個人的身體是最為放鬆的.這時你萃取出的成功情境,會發現孩子在自發性、沒有受拘束、專心享受自己所選擇的事物時,心情最為自在,焦慮指數最為降低.那麼就先從這些元素的安排開始,讓孩子在類似的情境中,先感受可以順利調適焦慮的正向經驗.限制只會徒增壓力如果面對孩子的咬手、摳手,在處理上僅是不斷地耳提面命,要求孩子不准這、不准那.說真的,這時只會讓孩子的焦慮更惡化.因為他所存在的問題並沒有被協助,沒有被解決,自己感到焦慮的壓力源仍然存在.當我們以更強烈的方式進行要求「聽好,你不准再咬手、不准在摳手,聽到沒?」,其實孩子所面對的壓力很容易變成雙重分量.或許孩子在你的眼前不咬、不摳了,但是在沒看見的那當下,這些咬手、摳手的行為,再次呼之欲出的頻率將相當高.有時,孩子在不咬、不摳的情況下,反而將行為轉移到其他的焦慮表現.例如捲頭髮、拔頭髮、抓臉、挖鼻孔、咬嘴唇、咬衣領、捲衣服、咬袖子、轉釦子等.其實問題一直都存在,甚至於焦慮更加惡化.幫孩子說出感受幫孩子說出他的感受,至少要讓孩子能夠有一種有人懂得我、有人了解我的感受.或許你可能會說「我都有說啊!」但是仔細想想,你所謂的「說」,會不會都是在於提醒孩子不要再咬、再摳等這些話.「孩子,媽媽發現你不斷咬著手指頭、摳手指頭,我想或許有些事情讓你感到焦慮不自在,這樣不知所措的感覺多少讓你感到渾身不舒服.」當反映感受先有了,情緒被保固了,或許孩子接著繼續與你傾訴,說出自己內在的感覺與經驗的可能性會比較高一些.沐浴與泡澡水,對於大部分孩子來說總是熟悉與親切.除了部分孩子對於觸覺過於敏感外,有時沐浴與泡澡對於孩子來說總是能夠帶來紓解與放鬆.咬手、摳手畢竟是焦慮的呈現之一,因此如何找到能讓孩子紓解壓力的方式是值得我們來腦力激盪.沐浴與泡澡是孩子每日的生活中,較能夠讓人感到紓壓的方式之一,你可以留意孩子在洗完澡後,是否整個人較能呈現放鬆的方式.轉移注意力有時孩子轉換情緒、舒緩焦慮的方式真的很單純.重要的是,我們是否讓孩子發現,其實舒緩焦慮的遊戲,其實就在生活當中,很自然的存在,就像打水飄.往往一個小小的動作,總是能帶來孩子大大的轉換能量.生活轉換情緒的方式無所不在,只要我們可以和孩子一起來記錄這些生活上的小確幸.這樣的記錄讓孩子在腦海裡,隨時都能夠適時提取這些單純的童趣.一種讓壓力與焦慮暫時遠離的隨手樂趣.例如有些孩子為了讓焦慮可以舒緩,有時將注意力擺放在數電線桿上的麻雀,或是計算馬路上同款移動中的車子,或留意雨中路上行人所撐雨傘的花樣,有時和孩子一起唸出路上的廣告招牌等都有轉移注意力的作用.說真的,注意力轉換無所不在.這些日常生活中的小玩意,有時扮演著小小的槌子,輕輕地敲下焦慮這道牆上的磚塊.你能想像愈多的注意力轉移,透過行動一次一次執行,當然也就一次一次讓焦慮高牆慢慢敲出一個洞,一個讓孩子能夠透氣、自由自在的紓解大洞.回溯問題源頭例如孩子可能因為被同學嘲諷、排擠、拒絕而感到焦慮.但是我們在面對孩子的咬手與摳手行為時,卻沒有發現這當中所存在的問題點,當然也就談不上協助孩子解決這段人際關係上的壓力. 作者: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Webon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