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依戀追根究柢,依戀究竟是什麼呢?依戀養成的原因是什麼,又具有何種作用與意義呢?此外,若是某種養育方式只能培養出缺乏依戀聯繫的逃避型依戀者,這種養育方式意味著什麼,又會有怎麼樣的影響?任何人都親身體驗過所謂的「依戀」,而重新「發現」此現象,並且明確賦予心理學及生物學意義的,是英國精神科醫生約翰,鮑比(JohnBowlby).在約翰,鮑比的研究之前,學界普遍認為孩子對母親產生依戀,是為了得到母乳等具有實際利益的原因.然而,約翰,鮑比在對戰爭孤兒的調查研究中發現,無論給予他們多少營養,孩子們還是無法順利成長.換句話說,在孩子的養育過程中,母親是不可或缺的角色.最初,約翰,鮑比稱孩子因失去母親而陷入的異常狀態為「母愛剝奪症(Maternaldeprivation)」.隨著研究進行,鮑比也發現母親的擁抱等肢體接觸及伴隨而來的情感連結,對孩子的成長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透過動物實驗也可證明這一點.其中最知名的,堪稱心理學家哈里.哈洛(HarryHarlow)對恆河猴與獼猴進行的實驗.原本幼猴一旦離開母猴就會停止成長而死去,無論餵多少牛奶也長不大.但是,只要花點心思改變哺育的方式,幼猴還是能順利成長.實驗採用可以抱住幼猴的母猴玩偶.哈里.哈洛準備了一個裝有哺乳瓶的鐵絲玩偶(鐵絲媽媽),以及一個沒有哺乳瓶,但用觸感柔軟的布包起來的玩偶(布媽媽),調查幼猴與哪一個玩偶相處最久.結果發現幼猴喜歡和布媽媽待在一起.簡單來說,一個能倚賴、溫柔環抱自己的存在,對幼猴而言的重要性不遜於母乳.話雖如此,即使能夠生存下去,沒有母親養育的幼猴還是具有重大的缺陷.牠們往往表現出強烈的焦慮,也無法加入其他夥伴的玩耍行列,難以社會化.即使融入了群體,還是抱有始終無法克服的難題──與異性建立關係以及育兒.即使到了青年期,沒有母親養育的幼猴也無法順利與異性結合,更無法順利養育後代.以上情形絕非只發生在幼猴身上,對人類也一樣適用.沒有擁抱等肢體接觸,孩子不僅無法好好長大,甚至無法順利存活.過去,育幼院收容的孤兒夭折率高達九成.後來人們透過研究瞭解肢體接觸的重要性,開始留意這點,此後,育幼院孤兒的死亡率才大幅下降.話雖如此,採取的對策其實很粗糙,只是由育幼院工作人員在一定時間內輪流觸碰嬰兒的身體.事實上,光是這麼做就能大大提高存活率.但是,沒有母親養育的孩子即使生存下來,在成長與發展上還是會遇到重大的障礙.他們的成長過程往往並不順利,尋覓配偶與育兒時也常面臨嚴重的問題.以人類的情況來說,即使在嚴苛的環境中成長,也有可能突破困境,這點與猴子是不一樣的.高度智慧與適應能力,是發展出社會支援機制的人類獨有的強項.但是,幸運的例子只是少數.只增加肢體接觸顯然不夠.那麼,究竟缺少了什麼呢?有母親關愛的孩子,與沒有母愛灌溉的孩子之間,差異又從何而來?約翰.鮑比的研究證明那不單只是肢體接觸或照顧的問題,更證實背後還有名為「依戀」的生物學現象存在.今天的問題是,那些母親健在,也好好受到照顧成長的孩子,卻和只有玩偶母親陪伴成長的幼猴發生類似的問題.事實上,這就是逃避型依戀的問題.明明妥善養育成人了,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事呢? 依戀與肢體接觸的不同在只有鐵絲媽媽的幼猴及沒有母親的孩子身上發生的悲劇,並非僅是肢體接觸不足所引起,而是沒有培養足夠依戀的緣故.擁抱、給予營養、細心照顧,光有這些還是無法順利養成依戀.這與依戀一項不可或缺的要素有關.單純的肢體接觸與依戀之間最大的差異,在於對象的選擇性.也就是說,並非誰來擁抱或撫摸都可以,非依戀對象的擁抱或撫摸,無法保證一定能帶來安心感.所謂依戀對象的選擇性,指的是依戀只屬於與特定人物之間的特定連結.想要產生穩定的依戀,光靠與母親的肢體接觸並不充分.就算是親生母親,如果沒有一直在孩子身邊照料養育,還是無法產生依戀.只有母親以孩子為優先,犧牲自己的需求,經常付出關心照料時,孩子對母親的依戀才得以養成.只有面對能夠無條件地穩定回應自己需求的人,人們才會產生依戀.這種依戀並非隨時隨地都能養成.從誕生到一歲半,最多到兩歲為止,這段期間是依戀產生的期限.在這之間如果沒有出現盡心盡力照顧自己的特定養育對象,孩子就不會產生該有的依戀.如果在這時期沒有形成依戀,孩子不但與養育者之間無法培養安定的依戀關係,往後無論要和任何人培養安定的依戀,都將相當困難.因此,身為孩子出生後的第一個養育者,母親通常是最重要的角色.母親不僅影響孩子的人際關係,也會左右孩子的抗壓性、對焦慮的感受度、與配偶的關係以及教養方式,甚至會影響到健康、壽命等攸關生存的要素,掌控我們的一生.因此最初的養育者對每個人而言,自然是非常特別的存在.約翰.鮑比認為依戀是為了孩子的生存,進化而成的機制,正因為有這種機制,嬰兒會依賴特定的養育者,養育者也會持續照顧、養育嬰兒.事實上,根據猴子的研究,在幼猴成長前,母猴會寸步不離地將孩子帶在身邊.只要一離開母親,幼猴便會激烈哭嚎,尋找母親.我們可以輕易聯想到,這是為了保護孩子不受外敵侵害,為了達到這個目的,這樣的機制不可或缺.隨著幼猴日漸成長,離開母猴的時間與距離也會增加,但母猴絕對不會像人類一樣,將孩子長時間交給他人照顧.已經透過動物實驗證明,孩子一離開母親就會產生影響大腦發展的強烈壓力.調查剛出生時只依離開過母親幾個小時的幼獸成長後的大腦狀況,可以發現受體的數量與神經纖維的走向有明顯不同.實際上這樣的孩子身上,往往也會出現對壓力過度敏感的傾向.一般來說,孩子會隨著成長漸漸離開母親.說來諷刺,與母親間的依戀愈穩定的孩子性情愈活潑,喜歡冒險與探索外界,擅長與人交流.這是因為,對依戀對象的信賴感與安全感形成孩子積極向外活動的後盾.這種後盾的功能稱為「安全堡壘」.有穩定依戀的孩子,不僅社會適應能力高、活動力強,智能也平均偏高,原因在於安全堡壘確保了孩子學習與吸收的機會. 孤獨的冷漠:逃避型依戀障礙的分析與修復人生沒有目標,做什麼都提不起勁?與人相處總是放不開,覺得獨處比較輕鬆?對他人的情感毫不在意,只在乎自己的興趣?無法建立關係,人際交往總是不長久?遲遲不想工作結婚,談起責任彷彿有拖延症?「逃避的確有用,逃遠了也別怕回不來」<依戀障礙>系列再出發,解析「是哪些陰影讓我們想逃避」,以及「有效脫離逃避的勇氣」博客來https://goo.gl/sEMstF誠品https://goo.gl/Pfv6LY讀冊https://goo.gl/RlCJpR金石堂https://goo.gl/qj8jG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