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逃避型而言,幸福的婚姻是什麼?逃避型的人走入婚姻的第三種模式,或許可以說是最幸運的婚姻形式.對逃避型的人來說,最容易長久維持關係的對象就是在工作、嗜好、才藝或運動等特定領域中擁有相同興趣的夥伴,只就共同興趣的部分交流往來.這個原則即使套用到婚姻生活,基本上也不會改變.因此,只因為是夫妻就要受到全面束縛與依賴,這樣的生活會令他們痛苦不堪.因此,逃避型的人真正愛的雖是自己關心或感興趣的事物,但如果能與伴侶共享這項興趣,也能從中培育出對伴侶的同理、共鳴及敬意,進一步孕育支撐長期關係的依戀,要維持幸福的婚姻就變得比較容易. 某對同為學者的夫妻,向來是朋友圈內人人稱羨的佳偶.不過,他們並非一天到晚膩在一起.因為兩人都是學者,每天忙著研究.由於研究步調不同,回家時間也不一樣,只有假日才能一起吃飯.有時連假日都因得出席學會而泡湯.有段時期丈夫單獨出國留學,夫妻兩人分開生活了兩年.不過,兩人毫不猶豫地做出這個決定,在他們的觀念中,為了研究,這是天經地義的事.即使在一起的時間這麼少,兩人的關係仍絲毫不受影響,或許是因為有共通興趣的緣故.丈夫喜歡拉小提琴,妻子則是長笛演奏者,兩人都有業餘音樂家的實力,每個月大概會有一次一起演奏的機會.只要有共通興趣,藉此維持與對方的連結,彼此就能得到滿足.除此之外的時間沒必要整天膩在一起.再說,兩人原本就忙於研究,目前沒有生小孩的計畫,也不認為非有小孩不可,他們反而更擔心生了小孩會打亂目前生活的步調.兩人在這件事上意見一致,一點摩擦都沒有. 不過,大部分的案例都無法這麼順利.較常見的問題組合是焦慮型的妻子向逃避型的丈夫索求親密關係,希望能一起生兒育女.對丈夫來說,一旦有了小孩,妻子的注意力就會轉移到孩子身上,這麼一來自己雖然獲得解放,但也會被要求一起付出心力育兒,有可能增加自己的負擔.此外,妻子會期待丈夫更體貼或主動提供幫助,丈夫卻完全沒想到這一點.等到忍無可忍的妻子情緒發作,丈夫才心不甘情不願地幫忙,但也總是三天打魚,兩天晒網.此外,妻子說話時丈夫經常放空恍神,這也讓妻子感到火大.妻子累積許多不滿,有時難免爆發,這樣的事在婚姻生活中不斷重複.丈夫逐漸感受到妻子對自己失望與輕蔑的眼光,認為自己是家中的經濟支柱,卻得不到相應的尊重,妻子動不動就責怪自己,害自己整天提心吊膽,看妻子臉色生活.長久下來,原本的逃避型依戀形式不但無法因結婚而轉變為安全型,反而成為更不穩定的恐懼.逃避型依戀形式.到了這個地步,丈夫開始出現情緒不穩定的現象,不時引發情緒性的激動反應或攻擊行為.原本還算平衡的夫妻關係,以某個時期為界,演變為只要開口就是吵架的關係.一旦惡化到這個地步,除非彼此有很大程度的自覺,願意共同努力改善,否則關係只會愈來愈糟糕. 那麼,該怎麼做才能避免關係惡化到這種地步呢?大部分維持穩定關係的伴侶,往往有一方主動支援另一方,或是樂意扮演襯托對方的角色,藉此取得兩人關係的平衡.不管怎麼說,負起這份責任的一方多半是擁有安全型依戀形式,寧可自己犧牲較多的類型.不過,有時焦慮型依戀形式的人也可善用自己性格特徵,扮演好這樣的角色.比方說,焦慮型的妻子往往有熱衷照顧家人的傾向.雖然有時也會被歸類為雞婆、多管閒事,但若丈夫屬於只顧自我滿足的逃避型,妻子自願一手扛起照顧的責任,較能保持兩人之間的關係平衡.相反的,也常見到焦慮型的丈夫支持照顧情緒不穩定妻子的案例,在這種案例中,丈夫強迫性的義務感恰好發揮了正面作用.不管怎麼說,比起自己做主角,更能從支持他人之中獲得成就感的人,若能和格外需要關心照料的人配對,或許會是最好的組合.這也是逃避型的人所能擁有的最佳婚姻模式.因此,即使擁有負面的依戀形式,若能找到適合自己的伴侶,彼此滿足對方的需求,還是能擁有安全穩定的婚姻生活. 孤獨的冷漠:逃避型依戀障礙的分析與修復人生沒有目標,做什麼都提不起勁?與人相處總是放不開,覺得獨處比較輕鬆?對他人的情感毫不在意,只在乎自己的興趣?無法建立關係,人際交往總是不長久?遲遲不想工作結婚,談起責任彷彿有拖延症?「逃避的確有用,逃遠了也別怕回不來」<依戀障礙>系列再出發,解析「是哪些陰影讓我們想逃避」,以及「有效脫離逃避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