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健康網記者駱慧雯/台北報導「老公,寶貝好像發燒了,身體一直在發燙,快準備送急診!」寶寶的抵抗力差,三天兩頭感冒發燒,許多爸媽手足無措,一下子餵退燒藥,一下子貼退熱貼,還有的人是直接送醫院掛急診……,這些情況看在小兒科醫師眼裡是直搖頭,忍不住呼籲家長「不要太緊張了」,並提醒錯誤的退燒方式可能比發燒本身更可怕! 寶寶發燒的原因有很多,退燒方法各不相同,小兒科醫師華一鳴建議家長建立6大發燒和退燒觀念,及時給予發燒寶寶正確的處置,才能避免不當的退燒方式讓寶寶身體更不舒服,更快解除寶寶因發燒不適所引爆的哭鬧炸彈! 觀念1/認識寶寶發燒的原因想幫寶寶退燒,首先要先瞭解為什麼寶寶的體溫為什麼會異常升高!除了少數的嚴重脫水、中暑、癌症等之外,寶寶發燒的原因主要還是以「感染」最常見,病毒、細菌和黴菌都可能,其中又以病毒感染比率最高.另,寶寶臨床常見的呼吸道感染和腸胃道感染疾病,約9成是病毒所造成. 觀念2/寶寶發燒不全是壞事發燒的人常會有食慾不振、噁心嘔吐、肌肉酸痛等症狀,甚至約4%至5%熱痙攣體質的小孩子,在6個月至5歲之間有一發燒就抽搐的情況,因此一直以來,發燒都被家長當作壞事看待!然而,發燒其實沒這麼可怕!雖然發燒會提高身體的代謝速率,加速氧氣消耗,增加更多的二氧化碳,但除非是本身有心肺或代謝功能異常的問題,否則不會對健康造成太大的危害.而且,發燒還能提高免疫力,降低致病菌對身體的侵害程度,是人體在感染時保護自己的一種方式.因此寶寶發燒時,千萬別一昧地追求退燒. (造成寶寶發燒的原因主要以「感染」為主,病毒、細菌和黴菌都可能.) 觀念3/寶寶發燒不會燒壞腦子自古以來,國人普遍認為「發燒會燒壞腦子」,華一鳴醫師直指「這是以前的人醫療觀念不正確!」他指出,人的體溫要超過42℃才有可能「燒」壞腦子,主要是那樣的高溫可能讓身體的蛋白質變性而導致腦細胞受損.但人有自我調控體溫的保護機制,即使發燒,也極少超過42℃.目前真正會燒壞腦袋的情況是「惡性熱」和嚴重中暑,但臨床相當少見.至於另一類可能傷害腦細胞的疾病,如腦炎、腦膜炎等,真正的兇手是引發疾病的病毒或細菌,而非疾病發作所引發的發燒症狀,所以下次別再說「發燒會燒壞腦子了」! 觀念4/發燒不一定要退燒寶寶發燒時到診所醫院看診,臨床多以體溫做為給藥的參考標準,38.5℃給退燒藥,39℃處方退燒塞劑,但華一鳴醫師表示「這不是絕對」,要不要給藥與溫度無關,應視發燒是否造成不舒服而決定.如果寶寶發燒了,卻沒有明顯的不舒服,就不用急著給藥治療.應謹記:退燒的目的不在於治病,而是在於減輕因為發燒而引起的不舒服.如果發燒造成不舒服,則要抱持著「發燒是朋友,疾病才是敵人」的觀念,採取適當的應對措施.針對細菌感染引發的發燒,給予抗生素治療;而絕大多數無藥可治的病毒感染,只能透過支持性治療,補充身體不足或缺乏的東西,減輕不適感,並靠著強化自我抵抗力去消滅病毒.(發燒還能提高免疫力,降低致病菌對身體的侵害程度,是人體在感染時保護自己的一種方式.) 觀念5/退燒偏方別胡亂用針對坊間盛傳的各種退燒妙招,華一鳴醫師表示,如果是「化學性發燒」,也就是發炎反應所引起腦部體溫定位點的異常上升現象,可請醫師處方退燒藥抑制反應;此時若亂用睡冰枕、溫水拭浴等「物理性」退燒法,只能加速散熱,並無法矯正「化學性發燒」,在體溫正往上升的時候使用,可能會讓寶寶處於反覆退燒和發燒的狀態下,反而讓寶寶更不舒服.當發燒「燒到頂」,開始覺得熱或流汗的時候,此時才可使用這些物理性退燒法,減輕不適.需注意的是,別用酒精擦拭身體,酒精雖有快速散熱的效果,但會引起表層血管急速收縮而導致寒顫,反而有礙散熱,且酒精如不慎讓小孩吸入會有中毒的危險.至於打點滴,除非是有嚴重中暑脫水、電解質不平衡、特殊藥物需經靜脈注射而注入、醫師考量患者有留院觀察的需求,否則一般情況下,寶寶發燒是不需要打點滴的. (寶寶發燒要不要吃藥與溫度無關,應視發燒是否造成不舒服而決定.) 觀念6/寶寶出現4情況快掛急診許多家長發覺寶寶發燒就急著送醫院急診室,但這舉動,很多時候是不必要的!華一鳴醫師表示,真正需要將寶寶緊急送醫院急診的情況,大致只有4種: 1.發燒高度:衛福部公告的急診檢傷分類有5個等級,寶寶若發燒41℃以上,就算是第二級「危急」,必須盡快送急診. 2.年齡:未滿3個月的新生兒免疫力較差,無論發燒到幾度,只要體溫超過標準38℃,都應該趕快送「醫院」急診. 3.免疫功能缺陷:因白血球太少、移植手術、長期使用類固醇藥物、癌症、末期腎臟疾病等有免疫功能缺陷者,通常不太會發燒,但一燒起來就特別嚴重,因此不可以掉以輕心,只要發覺體溫異常變高就要盡快就醫. 4.病容:如果發燒伴隨定向感、生命徵象、認知異常的情況,例如抽筋、嚴重嘔吐、腹瀉、血便、呼吸困難、神志改變等,代表有更棘手的潛在性疾病,需趕快掛急診.至於看起來像一般感冒者,只要掛一般兒科門診即可. ※ 本文由<華人健康網>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更多精彩內容,請見<華人健康網>原文連結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