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娟瑜為人父母需要從傳統的價值觀跳脫出來,在此時此刻能找到一個舒服的觀點讓自己海闊天空……在一所國中演說後,一位媽媽提及心中的擔心,她說:「女兒才10多歲,已經宣布將來不結婚、不生孩子,問她為什麼?她說連自己都養不活,又怎麼去養孩子?」「那妳希望她怎麼做呢?」我請教她.「當然跟我一樣,要有自己的家庭,有美滿的婚姻生活啊!」這時,圍繞在旁的爸爸媽媽七嘴八舌地說:「哎呀!不可能啦!現在的孩子管不動啦!」「社會在變化,價值觀都變囉!」當一種思維本來只是說說而已,可是透過各種管道討論、渲染,不知不覺中,竟然也成了一種社會可能的趨勢,成了人類的集體潛意識.當然,兒女在10多歲說的話不見得是深思熟慮後的結論,或許長大後,碰到對的人,渴望自組家庭,渴望終身廝守,因而做了不同的決定,但是無論如何,為人父母需要去思索這件事,讓自己從傳統的價值觀跳脫出來,在此時此刻能找到一個舒服的觀點,讓自己海闊天空. 〈不可同日而語〉家庭結構跟著時代變化同學會裡,大家熱鬧分享之餘,一位女同學突然感慨萬千地說:「當年我晚婚,孩子又生得晚,結果他們正好在不婚不生、怕麻煩的世代裡,還是你們比較好,孩子生得早,他們也都結婚了,好羡慕你們有孫子、孫女可以抱.」她這麼一說,有些同學反過來安慰她:「看妳多逍遙自在,我們還羡慕妳呢!」可以說,真是人比人,氣死人,怎麼比,都自認輸人一大截.回想起小時候,跟著爸爸、媽媽回到老家鹿港,阿公、阿嬤、外公、外婆看到我們回去,都是咧著嘴笑哈哈,摸摸頭也好,給個糖吃也好,他們都好開心.如今,這個世代的三代同堂畫面已經迥然不同,有的爸媽等不到兒女電話因而黯然神傷,也有的兒女在都會叢林裡過著加班熬夜的苦日子,爸媽根本不敢打攪他們的生活作息,更不敢過問愛情進度,萬一逼急了,雙方反悔,今後連個孫子孫女沒得抱,那該怎麼辦啊?所以,現在有很多的家庭結構成了雙人家庭、單人家庭,越來越少媳婦喜歡住進夫家,過著照顧公公婆婆的人生. 〈人生新選擇〉兒孫減少思維轉個彎在第3人生的銀髮族朋友們,一方面正在調適如何面對兒孫可能不婚不生的時代趨勢,一方面也正在面對可以陪伴的家人越來越少的現實狀況.環顧周遭,目前觀察到的銀髮族因應兒孫減少的措施,有如下3種:1.獎金型:財力雄厚的銀髮族,放出優惠的條件,只要懷孕生產,每一個嬰兒獎金台幣100萬起跳,還有的仍有重男輕女的觀念,因此,生男娃比生女娃的獎金還多,往後還有教育補助金等,可以說為了厚殖家族,不惜大手筆來投資.2.放棄型:這些長輩是在一種不抱希望的感覺中,就讓孩子自行決定,這並不是尊重的放手,而是對自己孩子沒信心.最常聽到的就是「他連自己都養不活,又如何去養孩子?」「他可別養一些不乖的孫子給我惹麻煩!」3.自由型:這些長輩則是深知兒女在寧缺勿濫的原則下,選擇了不婚;也因為事業心強,因此選擇不生,因此是在充分理解下,尊重子女的決定.想得開、放得快,這類型的長輩也樂觀得很.有位媽媽告訴我:「我們家4個兒女大學、研究所畢業後,統統沒找到結婚對象,陸續回到家裡住,他們都在上班,現在我們好像回到孩子國中、高中階段,我會幫他們準備便當,假日一起聚餐,這樣的生活方式,我也很滿意.」每個人有不同的思維和選擇,當掉入時代的漩渦,每個人在浮浮沉沉之際,是可以為自己找到一個適合自己、也適合子女的生活方案. 吳娟瑜老師國際演說家、親子教育專家、婚姻兩性專家.演說5000場次以上,著有「不是全能爸媽,一樣教出好孩子」、「沒有教不好的孩子」、「爸媽一句話,影響孩子一輩子」等書.終身目標:「把好的影響分享給更多的人」.本文由吳娟瑜老師授權轉載BLOG:http://wuchuanyu.blogspot.tw/臉書:https://goo.gl/s873dq原文連結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