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認識小兒喘喘疾病part2急性細支氣管炎主要由呼吸道融合病毒感染(其他一般常見的感冒病毒也可以),以飛沫傳染為主,好發在兩歲以下小童.流行期為偏冷的季節病毒感染後,通常會先有大概3天的普通感冒期,例如:輕微的發燒、咳嗽、流鼻水;接著病毒影響了比較深部的細支氣管造成氣管內膜發炎增厚黏液分泌物增加=阻塞了細支氣管(見圖) 於是寶寶開始出現呼吸困難的現象:包含呼吸有咻咻聲(尤其是吐氣)、胸骨肋骨間凹陷、餵食困難、無法入睡等現象.治療: 主要還是以症狀治療為主,常用藥物為氣管擴張劑、抗發炎藥物等等嚴重的孩子可能需要住院治療居家注意事項: 水分攝取:餵食困難加上呼吸快速容易導致脫水,建議少量多次餵食微濕的空氣可以稍微緩解症狀移除所有可能刺激氣管的東西,尤其是香菸有明顯餵食困難或是無法入睡通常代表症狀嚴重,請盡快帶回醫院治療喔!==============分隔線================細支氣管炎VS氣喘這兩個疾病常常傻傻分不清,兩個都是在細支氣管出了問題,前者是因為病毒感染腫脹分泌物阻塞,後者主要是受到刺激後細支氣管外面的肌肉緊縮,導致呼吸不順暢. 常用兩歲當分界兩歲前的咻咻聲–細支氣管炎;兩歲後的咻咻聲–氣喘細支氣管炎和氣喘的診斷常常會劃一條線在兩歲的地方,兩歲前因為寶寶氣管較細小脆弱,容易因為病毒感染造成細支氣管阻塞發生;兩歲以上氣管比較粗硬了,理論上不容易再因為單純病毒感染造成阻塞,所以如果這時候還會有咻咻聲,通常就會歸類在氣喘體質造成的肌肉緊縮氣管狹窄了~但其實沒那麼簡單因為彼此可能互為因果關係,先因本身有氣喘,所以才在兩歲內頻繁的有細支氣管炎1-2歲內若有頻繁的細支氣管炎(通常是指一年內出現三次以上),可能其實是本身有氣喘體質,在被各種病毒感染時,都造成肌肉緊縮出現鳴喘音.因為頻繁的被病毒感染而1-2歲內被病毒多次感染也容易誘發過敏基因表現,在兩歲後被診斷有氣喘的機會也會提高.要明確區分兩者不是這麼容易的,下面是我的小建議1.一歲內寶寶請盡量減少被”病毒”感染的機會,避免出入人多的公共場所,但接觸自然環境無害的細菌是可以的喔!請多去戶外活動~ 2.只要家族裡有過敏體質(尤其是父母)或寶寶曾經有出現過鳴喘音(咻咻聲),這時候寧可錯殺一百也別放過一個,趕快把家中所有可能刺激過敏的東西移除!例如:塵螨、黴菌、各種香(香菸、香水、拜拜的香、蚊香)等等,可以降低氣喘發作的機會唷! 三寶爸-小兒科陳映庄醫師小兒科醫師,三個寶貝的爸;因為常常遇到病童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們,對於小兒疾病和育兒方式的有許多的疑問,因此開始了寫作生涯,希望可以藉著淺顯易懂的文字幫助更多的家長.本文獲陳映庄醫師授權原文連結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