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由格子外面文化事業有限公司提供) 我並不想吵,只是覺得很無聊掌握孩子的注意力,親子互動更輕省在筆者的記憶中,三、四十年前坐火車對許多孩子來說,是一件令人興奮而新鮮的事,一路上光是盯著窗外快速倒退的景色、細數停駐在田間的白鷺鷥和電線桿上的麻雀、以及等待火車過山洞等等,就足夠讓孩子在不知不覺中到達旅程的終點,絲毫不會覺得無聊,父母也不需擔心孩子在車上會調皮搗蛋.但曾幾何時,社會的本質在許多方面有了改變—經濟的起飛,使得擁有汽車早已是稀鬆平常之事;物質生活的豐裕、旅遊的頻繁,坐火車對很多孩子已不是令人興奮的經驗. 從例子中兩位姐弟在火車上玩腳踏板,玩得不亦樂乎的情形,我們可以稍微體會到,今日孩子坐火車的心情,和上一代變得不一樣了—在或短或長的旅程中,窗外的景色並不能吸引他們,如果沒有其它東西可以佔據他們注意力,勢必會很無聊,這種狀況會驅使孩子去尋找可以自娛、打發時間的方法.玩弄腳踏板這樣的行為在大人看來,是十足的不乖與調皮,可是對於孩子來說,卻是好奇心加上腦力激盪、打發時間的一種創意.只是由於場合不對,它變成了干擾他人的一種噪音與不合宜的行為.孩子的媽媽出面制止,是應該且必要的,可惜的是,她介入的方式並未能從問題產生的真正原因去切入,只急於壓抑和消除表面現象.在這種心態下,她採取了傳統上不少父母認為有效的管教策略—責罵(吵死了、活該、欠扁)、威脅(再玩,你們就給我下車、回家看我好好修理你)、體罰(捏臉頰與手臂)、貶抑(有心機、真顧人怨). 但是社會上有不少的實例告訴我們,未能對症下藥的管教方式,通常只能換來短暫的安寧;或是能治標,卻無法治本.因為表面問題的解決感覺上是比較容易,可是這些方式對某些孩子在心靈與人格上所留下的傷害與後續影響,有一天可能會是父母心中永遠的痛,是當初他們看似愛之深責之切所始料未及的.例子中的小女孩,如果長期處於媽媽所加予的負面標籤中成長,在說者雖無意(其實媽媽應該都是很愛孩子的,用意絕不在傷害他們)聽者卻有心(媽媽一定就是很討厭我,才會一直這樣對我)的效應下,長大後成為一個畏縮、缺乏自尊自信、憂鬱的人,就應該不是一件太令人訝異的事了. 事前與孩子討論在旅途上可以做些什麼,使其精力與注意力有可投注之處孩子在幼兒期的活動力是很旺盛的,如果精力沒有合宜的疏通管道,會很容易演變成大人小孩同感挫折的局面.很多父母大概都有這樣的經驗:當幼兒覺得無所事事時,通常也就是一場混亂爆發的前兆.有時候孩子吵鬧,並不是因為他調皮不受管教,事實上是在向父母傳達一個重要的訊息:「我好無聊哦,請告訴我,我可以做什麼呢?」父母如果可以有智慧地解讀到這個訊息,並適時建議可以滿足其注意力的活動,那麼一場不愉快的親子互動應該可以避免.建議父母帶幼兒出門之前,把握「有備而去」的原則—依據孩子的興趣與特質,以及旅途時間的長短,為幼兒預備,或者與之討論他們感興趣的物品(例如較為靜態的玩具、好看的故事書、隨身聽故事錄音帶等),使孩子在等待中有事情可以做.預防總是勝於治療,當孩子的注意力得以有集中之處時,要他們調皮其實也很難.想想孩子看卡通時的模樣:大人不需反覆叮嚀,他們可是一個個聚精會神,全神貫注,完全不勞父母操心、提醒.所以,「掌握孩子的注意力」在管教上極為重要. 幼兒的好奇心與興趣是其學習上的一大資本,父母如能善加誘導與鼓勵,一方面可以避免親子之間一些不必要的衝突與張力,而且能培養孩子解決問題與自處的能力. 把握機會享受親子互動的溫馨現代人似乎都很忙碌.很多父母雖然認同走進孩子的世界去了解孩子、親近孩子,對親子關係的建立很重要,可是卻也往往礙於現實生活中有限的時間與精力,而常感心有餘而力不足.如何善用零碎或外出的時間來彌補這樣的遺憾,應該是父母可以思考的.外出時,父母除了可以幫孩子預備一些自娛的玩物之外,也可以利用在車上大人也不太能做什麼事的時候,來個「親子精心時刻」.依照孩子的年齡和特質,和他們玩一些小小的遊戲,例如猜字謎、接龍、你看到了什麼、腦筋急轉彎等,或是藉由談談心、聊聊天,了解孩子在想些什麼?對什麼感興趣?以及生活中種種的喜怒哀樂;父母也可以主動和孩子分享自己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不要輕忽這樣看似零碎的親子互動,從長遠來說,當親子談話能變成一種日常的習慣與常態時,一份親密的親子情與互信,便在自然而然中建立.相對的,在管教孩子時,父母會發現自己比較不需要仰賴嘶聲力竭與警告威嚇,才能傳達父母當有的權威. 適時適度的管教確實是必須,但方式一定要斟酌很多人可能都有這樣的經驗:在公共埸所(餐廳、車站、百貨公司、醫院等)看到一些孩子追逐嬉戲,大聲喧嘩,儘管旁人已經搖頭皺眉,在一旁的父母卻處之泰然,無動於衷.這樣的情景總讓人不禁感慨:在父母拿捏不定尊重與放任之間,這一代有些孩子似乎擁有了太過度的自由,而形成了電視廣告所描述的一種特質—「只要我喜歡,沒有什麼不可以!」不過話說回來,應該沒有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被歸為這類孩童,也沒有人喜歡自己的孩子被認為「欠管教」.可是當孩子在年幼、其是非對錯的分辨能力仍然有限的成長過程中,很需要父母適時適度的教導與介入,使他們能了解:尋求個人的快樂不是一件錯事,可是任何行為都需要考慮因時因地制宜的原則.不過,父母在規範與勸阻孩子的行為時,要留意自己情緒的克制,避免像例子中的媽媽,在公共場所對孩子不留顏面的怒罵與處罰. 日後遇到類似情形時,父母宜抓住「就事論事」的原則(孩子並不是故意調皮搗蛋,只是太無聊),把管教的焦點放在「讓孩子明白他的行為為什麼不可以、為什麼不合宜?」,並提供得以抒發精力的選擇與建議,這樣的處理方式會比較容易成功地消除噪音,而且也不會讓孩子高高興興的出門,卻哭哭啼啼的回家. 管教,原來可以很幸福只要把握一點小訣竅,讓孩子喜歡被「管教」,甚至「越管教,越親密」!孩子詮釋世界的方式其實和大人是非常不一樣的!有時候我們一個無心的回應或動作,都可能在孩子心中留下永久的副作用…….「愛孩子,可以不傷害孩子.」只要你願意開始換個角度聽聽孩子怎麼說、常常給予孩子適切的鼓勵與支持、多一點同理心,你將成為孩子最喜歡的朋友與榜樣!作者簡介劉慈惠致力於推動品格教育,現為豐盛品格培訓中心執行長.曾歷任台南新化高中老師、國立新竹教育大學幼兒教育系主任及教授,更擔任過美國威斯康辛州幼兒園課程的老師、主任,同時也是美國哈佛大學、史丹佛大學訪問學者.其主要研究領域為親子關係、品格教育、家庭教育、家庭與學校合作關係,因其深入淺出的論述,時常受邀至好消息電視台,成為<幸福來敲門>客座來賓、<幸福學堂>講師,並廣受好評. 本文獲格子外面授權 購書連結>>博客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