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11-16(四)今天,Rebecca一如往常,會主動的去做她自己的事~照顧妹妹、幫忙收拾妹妹製造的麻煩、掃地……等等,到了晚上9點多的時候,Max爸比在喊該睡覺了,但Rebecca說她睡不著,接著順便給了一記白眼,然後繼續玩她的被被~Max爸比看了大抓狂,並動手管教,罰站……整個過程我是在旁邊觀察的,Max爸比管教完請姐姐去罰站後,就開始玩他的手機……後來我觀察Rebecca罰站的時候,她默默的、哀怨地、偷偷地瞪著他爸比……那一刻,我真的深深被打醒,有個非常非常深的體悟!!!那就是﹝不管用什麼方式進行處罰,務必放下手中大小事,一定要讓他知道妳很在意他做了什麼事,或是等待她的解釋﹞當時看Rebecca忿恨的眼神,我真的腦子突然閃過Rebecca可能在想什麼……﹝為什麼打完我,但你現在看影片、玩遊戲?﹞我不確定,但我覺得這個問題有點嚴重……………………………………………………………………………………………………… <續>當我腦子閃過﹝為什麼打完我,但你現在看影片、玩遊戲?﹞後,我覺得事態嚴重,因為可能會讓Rebecca的心性扭轉,所以我停下手邊工作,我請她坐在書桌前,我們面對面好好談談,C媽:﹝妳剛剛做了什麼事情讓爸比生氣呢?﹞R姐:﹝我只是在玩被被而已…(嗚嗚嗚)﹞C媽:﹝所以妳並不曉得剛剛爸比為什麼打妳嗎?﹞她不語,只是啜泣的在點頭.(我很吃驚,所以她根本不知道她為什麼被修理)C媽:﹝爸比並不會因為妳玩被被而打妳的,妳仔細想想剛剛有做了什麼妳覺得不禮貌的動作嗎?﹞她想了想,小小聲的說:﹝瞪人……﹞C媽:﹝很好,妳知道錯誤在哪邊了,那為什麼妳會瞪爸比呢?﹞R姐:﹝因為他叫我睡覺,可是我還不想睡﹞C媽:﹝所以妳因為這樣而生氣的嗎?﹞她點頭.C媽:﹝好,那媽媽知道了.寶貝,妳還記得我們上次一起討論過,生氣時可以做些什麼事,可以讓自己不再那麼生氣嗎?﹞她點頭.C媽:﹝很好,生氣有很多種事情可以發洩,妳可以試著找出適合妳的方法,瞪人,這不是一個好方法,這樣並不會減少妳的生氣,反而會讓自己更討厭對方喔!﹞她再點頭,不再哭了,仔細在觀察我的表情.(我想……現在的她,有一層防護罩吧!)接著,我再繼續說:﹝媽咪都有觀察到,妳真的很棒,很努力的在幫忙媽咪做家事,妹妹把麵打翻,妳也不會多說什麼,自己主動拿掃把清掃,媽咪都有看到,妳做的這些非常棒的好事.﹞她眼神有點軟化:﹝真的嗎?……﹞C媽:﹝真的,妳會主動幫忙是很棒的美德,媽咪知道妳都想要把事情做到最好,妳生氣不是做錯事,是生氣的方法有點不對了,只要是有生命的動物都是有情緒的,媽咪知道當下一定會非常非常難掩飾生氣,就連媽咪現在也還在學習,生氣時我應該怎麼做,才能讓自己的心情變好一點.﹞C媽接著說:﹝妳瞪人,又尤其是妳的家人,他會很難過的!就像如果妳希望弟弟趕快吃飯,但他卻生氣的瞪妳,妳心裡會怎麼想呢?﹞R姐:﹝我會很難過,而且更生氣.﹞C媽:﹝對,沒錯,所以妳知道爸比現在的心情了嗎?﹞她點頭.C媽:﹝嗯,那妳知道妳做錯了什麼,那妳就應該為了妳的錯誤去道歉,不要還沒做就想後果,說不定妳想的不會是會發生的事!不要害怕,他是妳的爸比,去抱抱他,告訴他妳的對不起.﹞她搖頭.(她很怕再被打,所以不敢靠近)C媽:﹝好吧!不然妳想想要用什麼方法去道歉,媽咪先不打擾你.﹞她趴在桌子上……C媽:﹝妳怎麼啦?﹞R姐:﹝想抱抱﹞C媽:﹝來吧~﹞過了一會兒,我問他準備好了嗎?她搖頭.C媽:﹝寶貝,媽咪想跟妳說,做錯事沒關係,重要的是要有勇氣面對自己的錯誤,如果你做錯事了,卻像小烏龜一樣把自己縮起來,但事情還在呀;可是如果當你像獅子一樣,勇敢的面對錯誤,那妳就能把事情處理好了~事情說不定真的沒有妳想像的可怕喔!﹞她點頭.C媽:﹝如果準備好了,就像小獅子一樣,勇敢的過去爸比那,用妳的方式好好道歉吧!﹞說完她就走過去抱抱Max爸比,並告訴他﹝爸比,對不起,我不應該瞪你,我知道錯了,可以請你原諒我嗎?﹞☆☆☆☆☆☆☆☆☆☆☆☆☆☆☆☆☆☆☆☆☆☆☆☆☆☆☆☆今天我想拿出來跟大家分享,意思不是說我多會教,能像專家一樣教出正確的教養方式,而是當下看了Rebecca那個忿恨的眼神,真的很想跟大家分享這件事……當爸爸媽媽的不是一開始就應該滿分,都是從教養中慢慢學習.Rebecca當下的那個極為委屈,生氣不想妥協,卻又不得不妥協……讓我回想到小時候的我~~~所以體會在藤鞭下的那種恐懼……雖然大人處罰的本意是為了孩子好,但在當下,孩子真的不覺得妳是為他好,反而在你們之間築起一道牆,漸漸的他害怕妳,開始選擇性的跟妳說話,談話變少、互動又少,自然感情就少……我以前是偏向藤鞭教育的,雖然我的做法跟Max爸比不一樣,我在處罰後,我會抱抱她們,一起討論該如何處理問題;而Max爸比則是打完就給我罰站去,就連事後孩子道歉,他也是看心情回覆……在這裡我們先不討論Max爸比教養的態度.有時候藤鞭教育固然有用,但事後彌補,該怎麼緩衝很重要,如果使用不當,很容易變成親子關係裂痕的最為根本,我想這也是當代育兒專家、兒科醫師、職能治療師所擔心的,所以他們才大力提倡,不要讓﹝藤鞭教育﹞出現在孩子們的童年裡.我害怕Rebecca把那道高牆越疊越高,﹝以為我自己是沒人愛的;我做的再好,你們都不會誇獎我,反而做了你們不滿意的事,你們就生氣我、揍我……等等﹞所以,就在昨天,我生命的導師之一,Rebecca.她的一個眼神改變了我死板的想法,讓我從﹝藤鞭教育﹞中甦醒,教育,不一定要用打的;而是看妳選擇用什麼方法溝通.☆☆昨天我跟Max爸比用了不同的教養方法,雖然教育的目的都達到了,但親子關係的距離卻明顯地大不同.☆☆ Chelsea媽咪愛分享,不定期會有許多資訊更新喲~如果喜歡Chelsea媽咪的分享,請幫Chelsea媽咪按個讚或是關注,亦或者幫忙分享給更多需要這資訊的朋友們.Chelsea媽咪的大小心事之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Chelsea媽咪的大小心事-205514396471471/粉絲團裡除了有我們的日常趣事分享、共讀日記,還有我為了家中偏食寶貝所做的食譜作品分享,大家可以持續關注,來找我們聊聊天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