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可以出國嗎?常有新聞報導孕媽咪出國卻不慎早產的消息,而讓喜歡出遊的媽咪們擔心出國旅遊影響到小寶貝,到底懷孕婦女的出國建議為何呢?會不會有太多輻射暴露呢?基本上,懷孕出國必須要考量三件事情1. 孕媽咪的身體狀況包括懷孕週數,本身是否有特殊疾病,產檢過程有無併發症.目前認為最安全的出遊的時間是懷孕第二孕期(14~28週),而大多數的航空公司拒絕妊娠36週或以上的孕婦與或懷多胞胎且妊娠32週以上的孕婦乘坐.另外也必須考量自身的身體狀況,像是有無貧血或心肺功能問題,由於飛機在高空飛行時,大氣壓力會降低而造成動脈血氧下降,而可能會有缺氧的風險.另外也必須考量產科相關問題,像是有早產經驗的媽咪可能也會提高出國風險,如果有出國旅行的計劃,最好可以跟你的婦產科醫師討論.2. 機艙內可能的風險:深層靜脈栓塞(Deepveinthrombosis),輻射線暴露由於長途飛行的人們長時間蜷曲靜坐在狹窄的機艙座位上,造成腿部血流變得異常緩慢,而懷孕婦女受到子宮的壓迫使得靜脈回流速度下降,更容易發生下肢深層靜脈血栓.有一些小撇步可以注意喔,我們可以選擇靠走道的座位方便走動並且增加飲水量避免脫水,若航程時間大於4小時可考慮使用彈性襪,並且每2小時起身走動舒展腿部肌肉.許多人會擔心飛航過程的輻射線暴露,目前認為輻射劑量在50毫西弗(mSv)之下是沒有畸胎或是流產的風險,而一次10小時飛航旅行約會接受到0.05毫西弗的輻射量,相較於一次胸部X光檢查約會得到0.02毫西弗的輻射量.就一次旅程來說,這樣的輻射劑量幾乎是可以忽略的,除非特殊工作必須頻繁出國如空姊、機師等,就必須考慮輻射暴露的風險.3. 目的地孕媽咪在懷孕過程中因為免疫力下降,很容易遭受感染甚至併發重症,出國常見的傳染性疾病像是呼吸道感染,腸胃炎,泌尿道感染都有可能發生,所以選擇出遊的目的地也非常重要.基本上我們希望可以避免高海拔地區,衛生習慣較落後或是傳染病流行區.享用美食的時候也必須注意食物及飲水是否完全煮熟、煮沸,以避免被感染.另外,近年流行的茲卡病毒發現孕婦感染會造成胎兒小頭症.所以必須避免前往茲卡病毒流行地區,以避免被病媒蚊叮咬,若不瞭解出國的地區是否有疫情的話可以上疾管署網站查詢或詢問旅遊醫學專科醫師.在飛航發達的社會,孕婦搭乘飛機已經不是件新鮮事,只要多方考量並且跟醫師討論,大部份的孕媽咪是可以安心出國遊玩的,記得出國前多跟醫師諮詢,將風險減到最低,快樂出遊,安心回家~ 參考資料:1.AirTravelDuringPregnancy.ACOGCommitteeOpinionNo.443.AmericanCollegeofObstetriciansandGynecologists.ObstetGynecol2009;114:954–5.2.Centersfordiseasecontrolandprevention,chapter8:AdvisingTravelersWithSpecificNeeds3.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網站 呂昀珊醫師現任茂盛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過去在台大醫院從事預防醫學,旅遊醫學,婦幼保健,和老年醫學的工作,也是兩個小男孩的媽媽.希望可以用淺顯易懂的方式,分享正確的健康知識,當大家的家庭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