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為何那麼愛生氣?媛媛是個脾氣不好的孩子,任何事只要一不順她的意,就會忍不住開始生氣,甚至亂丟東西或打人來表達心中的不滿.媛媛媽媽帶著她來找我,問我:「阿鎧老師,如何才能讓她不要那麼愛生氣?」我回答:「要讓孩子不要生氣的第一步,就是讓她生氣!」她聽了之後一頭霧水,問我:「我就是不想要她亂發脾氣,你怎麼說要讓她生氣呢?」我跟她解釋這樣做的目的,並且在得到她的同意後,開始想盡辦法惹孩子生氣.我讓媛媛先生氣,是為了接下來教導她如何緩和自己的情緒,以及告訴家長如何處理正在發脾氣的小孩.例如,孩子摸桌上的教具時,我會故意學媽媽慣有的語氣:「妳在幹什麼?誰說妳可以去摸的?妳再摸一下試試看!」孩子聽到這些話後,可能會開始哭鬧,甚至亂丟教具,此時我知道自己的目的達到了,就會開始引導她.除了讓孩子不生氣之外,還要讓他們懂得發洩情緒,以及犯錯之後學習善後. 讓孩子自己收拾殘局面對喜歡亂發脾氣、亂丟玩具的孩子,媽媽可能會一邊收拾一邊碎碎唸,既對孩子的行為感到生氣,但又不斷承受著他們的情緒煎熬.我總是告訴這些媽媽們,這樣的做法,痛苦的是自己.與其心不甘情不願地幫孩子善後,不如就讓他們丟吧!不過記得告訴孩子,玩具是你的,丟壞了就沒有了.任何人在情緒上來、帶著怒意時,根本聽不進去別人的話,因此我們要讓孩子的情緒先得到疏解.孩子經過大哭大鬧後,情緒會稍微緩和一些,通常會轉為啜泣,此時我就會牽住他們的雙手,一方面給予觸覺刺激,這樣做有助於緩和情緒,同時也能避免他們亂跑.孩子可能一開始眼睛不會看著我,但我會安撫並且給他們指令:「好了,不哭了!」當他們啜泣的情況逐漸停止,我會稱讚他們:「不哭了,很棒!」目的是給予正向的鼓勵.接下來,孩子必須學習用語言表達情緒,我會試著問:「剛才怎麼了?」讓孩子慢慢地說,我也會協助他們把表達不足的地方說出來,之後再請他們說一次.等情緒完全緩和,心情也舒服一些,再帶著他們收拾丟了一地的玩具.這樣一來,孩子該宣洩的情緒宣洩完了,也學會了語言表達的方式,同時也懂得收拾及整理玩具.此時他們也體會到,原來哭鬧完還要整理玩具,以後就比較不會亂發脾氣或闖禍了. 八歲前大腦尚未發育完成,較難自我控制脾氣亂摔東西、頂嘴、情緒反應很大……這些孩子亂發脾氣的行為,真的令家長感到頭痛萬分.其實,這個問題是跨文化的,我們常聽人說「恐怖的三歲」,這個說法最早源於美國,可見三、四歲這個階段的孩子最容易情緒不穩定.而讓孩子發怒的事,在大人眼裡幾乎都是小事一樁,因此家長們會很擔心將來小孩長大了,會不會因為情緒或脾氣控制不好而人緣不佳.從腦部發展的過程來看,八歲以前的孩子因為大腦結構還沒發育完成,所以較難控制自己的脾氣.如果您的孩子也有愛生氣或亂發脾氣的問題,不妨參考以下改善方式:1.挫敗感與期待落空這個時期的孩子無論行動上或語言上都比以前進步很多,因此會對自己有較高的期許,希望能做得又快又好,但也因為過高的期待與實際上的落差而讓他們對自己生氣,因而有了各種各樣的發洩方式;還有一些孩子則是一些內心願望沒有達成而感到不滿.改善方式當孩子因此發脾氣時,家長先不要責備他,請用肯定及讚美來取代負面的批評.我們可以告訴孩子:「你剛剛好努力,真的好棒喔!」當孩子情緒冷靜下來之後,鼓勵他再試一下,爸媽也可以適時幫一點小忙,接著再教導他就算生氣也不可以摔東西,而是應該用說的.三、四歲的孩子懂的詞彙還不多,我們可以試著幫助他說出自己的情緒及想法,並且告訴他,你了解他的心情.此外,我們可以跟孩子一起嘗試其他較不具破壞性的宣洩方法,並且讓他知道,讓他人理解自己的怒氣,並不是只有傷害他人或物品的方式而已.至於期待落空的部分,則可以一起討論替代的方法,或者告訴孩子,雖然現在不行,但這個期待什麼時候是可以達成的,在表明辦不到之前也需要同理他的感受.但是答應孩子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到,既有的規則也不要隨意更改.另外,告訴孩子一些他能力可及的替代方案,也是不錯的方式.2.有樣學樣孩子的行為常是模仿他人,一種常見情況是看到其他孩子只要哭鬧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另一種情況則是仿效自己的家長.如果父母跟孩子說話時總是用大聲或生氣、命令的口吻,孩子會誤以為這樣說話的方式才是對的.此外,孩子會想追求平等,因此會呈現別人怎麼對他、他就怎麼回應的狀態.還有一種情況是孩子預期等一下會被罵,於是先採取生氣的方式來「先聲奪人」.改善方式如果只是模仿其他小朋友,家長要做的就是採取冷處理的方式,一段時間之後孩子就會知道這樣做是沒意義的,漸漸地就不會再亂發脾氣.如果問題是出在家長身上,那麼爸媽應學著採取較溫和的方式來和孩子溝通,包容他的負面情緒,並且協助他以合理的方式將情緒宣洩出來.3.擔心父母的注意力轉移如果家中有新成員加入,尤其是媽媽生了弟弟或妹妹之後,孩子可能會擔心新來的成員奪走大人的關注,或害怕父母不再像以前一樣愛他了.此時,若孩子發脾氣時被責備,他更會感覺到自己不再被寵愛,反而會表現出更多不討喜的行為.改善方式爸媽可以試著撥出一點時間跟孩子相處,並且給予足夠的注意力及讚美,讓他知道,父母對他的愛並沒有隨著家庭新成員加入而減少.4.生理因素沒吃飽、吃太多甜食、沒睡飽、作息安排不當、運動時間太少、休息太少、天氣太熱、身體不舒服等等也可能是原因,這時需要的就是幫助孩子調整作息時間與飲食,等身體狀況合適了再繼續學習,對他來說會比較有幫助. 請問阿鎧老師:不是孩子有問題,是大人不懂孩子的問題!沒有「最好」的教養方法,只有「最適合」孩子的方法!請問阿鎧老師:●為什麼我的孩子寫作業老是拖拖拉拉?●為什麼我的孩子越打越不聽話?●為什麼我的孩子吃飯都坐不住?●為什麼我的孩子總是忘記該做的事?●為什麼我的孩子明明很聰明,成績卻不理想?阿鎧老師說:●當孩子不用「分心」處理父母的指令,效率會更好!●孩子犯錯時不要急著斥責,要引導他們自己善後!●不用強迫孩子吃飯,讓孩子自己思考作決定!●讓孩子用自己的話複誦指令,好好記住該做的事!●用「WB稱讚法」,讓孩子得到成就感!作者/張旭鎧高雄醫學院復健醫學系職能治療組畢業,擁有20餘年臨床經驗,並育有一女一子.現任兜兜親子幼兒教育平台聯合創始人,並擔任東森電視「媽媽好神」、ETNEWS「史瑪特過生活」、超級電視台「超級小英雄」的節目專家,以及「親子天下」、「媽咪拜」、「親子就醬玩」、「愛寶貝親子網」駐站作家.另著有<5分鐘玩出專注力>、<5分鐘,玩出專注力遊戲書>等書. 本文節錄:﹝請問阿鎧老師﹞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