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哲暘醫師:過度精緻的飲食,可能讓孩子的臉型歪斜!四個月的小朋友要開始進食副食品(非加工食品),種類愈多愈好.六個月的小朋友要能夠用舌頭碾碎較軟的固定食物,例如馬鈴薯、地瓜、紅蘿蔔、米飯、水果.七、八個月,乳門牙開始長出,孩子可以開始咬較硬的食物,例如花椰菜、水梨等.讓孩子用手抓來吃,一方面刺激大腦功能,二方面可以促進上門牙區前顎骨的生長,這會讓孩子往後的身體姿勢獲得較理想的發育.在乳牙萌出(八∼九個月)之前,舌頭就有將食物碾碎的能力.這不僅是刺激舌頭功能、促進舌頭肌力提升的關鍵;由於舌頭與脊椎周圍內層核心肌肉是同樣胚胎來源,舌頭功能愈健全,也代表未來脊椎在姿勢與動作上的調控也會愈理想.▲幼兒一歲前建議攝取的食物 不要過度保護孩子,總將食物剪碎或磨碎,這樣只是讓孩子最重要的頭顱顏面生長發育受限.直到三歲前所有乳牙長好後,就要有能力嚼食各種食物;最晚四歲時,要有能力咬碎堅果類食物,未來才會有健全的口顎顏面系統.尤其四歲時的食物必須是較堅硬且纖維較豐富的,每天攝取二份水果和五份蔬菜,要能撕裂與嚼食任何一種肉類,甚至可以加入堅果和穀物,這些對於頭顱顏面系統的生長發育是至關重要的. 過度精緻的飲食,除了可能讓孩子的臉型歪斜,也會改變孩子的咀嚼能力.人類的牙齒有類似牛的嚼食能力,一旦習慣以麵包等過軟或過度精緻的食物當主食,或只是抱奶瓶喝配方奶,這樣的不良飲食習慣都會讓牙齒周圍的顎骨缺乏刺激而狹窄,導致牙齒排列的牙弓形狀狹窄,會讓孩子沒辦法獲得牛一般的咀嚼能力,只能像老鼠一樣咬食物.這樣一來,無法將食物嚼碎成胃腸可以消化的食糜,消化能力變差. 另外,軟的食物例如麵包及蛋糕,這類食品是由牛奶、蛋、麵粉與糖加工製成,尤其進口麵粉常含有除草劑,製作過程中會加入多種二次加工的酥油、白油等油品.做為點心勉強可以,若以這些食物為主食,對身體健康的危害甚多,會導致顎骨發育不足、牙齒排列空間不夠等危機.我個人認為應該大量減少食用,盡量以過去我們爺爺、奶奶食用的傳統食物為主,精緻與過度加工食物能不吃就不要吃,盡量減少過軟食物對身體造成的負面影響. 孩子若攝取過多偏軟食物,遇到不易咀嚼的食物,可能隨便咬幾口就吞下;也可能遇到纖維質多或是較硬的食物,就會咬不動,含在嘴裡看似有咬,卻一直不吞下去.其實不是不吞下去,而是孩子的本能在發揮作用—無法嚼碎的食物可能讓人噎到或是無法消化,但是這個自我保護的機制在家長眼裡,往往是不守規矩或鬧情緒的行為. 時有耳聞小學生因為吃飯過慢,讓老師氣到把便當丟掉;或是在餐廳看到家長怒罵孩子吃飯太慢,在行為管理上不是很恰當之外,也要去想想,孩子吃得慢,是真的習慣不好、還是因為家長錯誤的供餐內容導致孩子咀嚼能力弱化?咬合型態只能像老鼠一樣咬,卻要求孩子像牛一樣咀嚼青菜、肉類,確實很難. 矯正可以不拔牙齒列矯正不必拔牙,讓你展現迷人笑容、良好體態,漂亮又健康◎習慣重於遺傳牙齒亂、暴牙、戽斗、小下巴、咬合不正……比起遺傳,習慣對牙齒外觀及臉型的影響更重大◎把握矯正黃金期換牙前、換牙中矯正,及時避免牙齒及臉型問題◎口腔周圍肌肉功能訓練正確呼吸、咀嚼、吞嚥、發音,勤做口腔周圍肌肉功能訓練大人、小孩都能因此呼吸暢通、一夜好眠,進而擁有美好體態◎整合口腔矯正實際案例說明,了解矯正方式與流程不拔牙的矯正結果不僅讓人滿意,亦能長久維持成效作者/趙哲暘在花蓮出生、臺北長大,父親是嚴謹和善的醫師,母親是慈眉善目的慈濟委員.父母親的身教與言教對其人生與診療工作的影響十分深遠.雖然長期工作繁重,但只要有機會照顧病人,總是用盡全力改善病人的口腔健康;更期許自己行有餘力能發揮所長去幫助更多人.曾因親身體會甲狀腺亢進的不適,決定將多年行醫經驗與研究所得集結成冊,以期推廣強調不管社會如何進步,醫療終將回歸以人為本的方式. 本文節錄:﹝矯正可以不拔牙﹞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