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讓爭執,無限延伸我常常會接到夫妻諮商,如果其中一方說不過對方,又無法舉出例子,說明「他有多差、他有多糟糕」時,往往就會把對方的家人一起拉進來.「我跟你講,在他家,他爸也這樣,他媽也這樣,所以他們一家人都見怪不怪,就我最怪……」其實說的一方,有時可能只是想要打圓場或想舉例說明,但在關係緊張的夫妻之間,卻可能變成罪加一等.因為在被說的一方耳裡,聽起來不只是酸溜溜,簡直是火上加油. 把家人拉進來,容易讓爭吵失焦「你的意思是,我們一家都沒救了嗎?」「你扯太遠了,我不想講了!」在夫妻的爭執中,「把長輩拉進來」和「翻舊帳」一樣,都最容易讓爭吵失去焦點.因為除了不但自己被責罵,還失焦的牽連到自己的家人,這樣的狀況,讓對方更容易把心關閉起來,不願意再多做解釋.想想,當太太說:「我跟你講,你再這樣,我就跟你爸講.」先生也不甘示弱回應:「你去講啊,我也去跟你媽講,你有多難伺候.」這樣不成熟的行為,凡事還要拉爸爸媽媽來擔任判官,判決誰對誰錯,不但讓婚姻中兩人的衝突,延燒至兩家,容易陷長輩於不義,也顯示這對夫妻的不成熟.試想,當長輩被賦予法官的職責,非要判斷出你對我錯,或是當和事佬時,其實很難平息夫妻之間原本的爭執.畢竟清官難斷家務事,更何況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有時候長輩怕太偏袒了自己的孩子,所以就說通通是自己孩子的錯;或者長輩怕對方予取予求,於是為自己的孩子講話,想緩頰,但在另一方耳裡,聽起來難免覺得有些偏心;有些長輩決定不涉入其中,這是最佳的做法,但卻也最容易引起晚輩的怨懟. 夫妻迴避衝突,卻無法真正解決問題不過,當我們將各自的爸爸媽媽拉進來,並急於找人來評理時,這到底是幫忙,還是幫倒忙?當我們吵不過對方,於是要跟對方的爸爸媽媽講,可能是覺得:「眼前這人沒救了,他的家人也許比較容易說動他.」「覺得自己比較有理,對方的爸媽也許會支持我.」「希望透過長輩的壓力,讓對方接受.」但這樣的溝通,其實反而會破壞彼此溝通的界限,容易造成「讓對方感到更不被信任和不被尊重」,以及「感到被施壓,所以反而更不願意讓對方如願」.如果對方是在被施壓、不被信任,也不被尊重的狀況,那他就愈不可能依你的想法去做.當關係已經很緊繃,好像一觸即發,此時再扯進雙方的長輩,也許一時之間,可以轉移或緩衝彼此衝突的張力,但並沒有解決問題.迴避衝突的結果,讓本來是兩人的征戰,變成一群人的攪和. 夫妻之間有吵不完的家事分工、金錢分配、花費的價值觀、性需求的滿意度、對養兒育女的態度和信念、生活品質的要求和最低限度等等,有太多層面可以意見不合,往往需要兩人不斷溝通、協調與磨合,並不是長輩出面就能解決的.在我的諮商實務經驗中,一如案例裡的夫妻,「神經質母親──消極型父親」是一種很常見的夫妻配對,不過,有時候反而是相反.總之,就是其中有一方特別有能力,且事事要求完美.他們盡可能讓自己很傑出,並且也希望別人能夠看到他們很厲害.他們獨立且自豪,將很多事情處理得很妥當,甚至也喜歡安排孩子的生活.消極型的人則是有種消極、放任的心態,他們對任何事情都不會太在意,但當與伴侶發生不愉快時,在情緒高漲的狀況下,他們更容易選擇去做自己的事情,以隔絕一切,或默許衝突發生,並離開現場.於是,長久下來,一方有愈來愈多的神經質和控制,另一方則愈來愈傾向離開現場,並表現出一副無所謂的樣子. 擺脫父母在身上的烙印當孩子身在其中,容易因為認同的關係,就選擇自己認為有道裡的一方.有些孩子認為無作為的一方很有風度,羨慕他怎麼樣都不沾鍋,那麼,他可能就會成長為一個面對衝突時,選擇逃離現場的大人;而有些孩子則是心疼神經質的一方,事事求完美,扛下許多責任,那麼,他可能會變成扛責的一方.不過,無論你認同誰,這都是我們在下意識就已經選擇的.當對方指責你或你的父母時,請冷靜的察覺有哪些是你的過度反應,而有哪些是你想捍衛的,適時的與對方溝通,才不會讓過往父母相處的陰影,仍然烙印在你的身上. 疼惜自己的練習當我們變成家人的眼中釘時,我想沒有人心裡是好受的.認知心理學家貝克(A.Beck)提到我們一般人面對問題時,常常會出現八種扭曲的狀況,這會讓我們將問題不經意的擴大,不但因此自己嚇自己,而且對世界也會感受到許多不安全感. 你是否也有以下的狀況呢? 一、二分法思考(Dichotomousthinking):認為想法只有好和壞、成與敗、對與錯,這種是非分明的分類,少了彈性和中間地帶.例如:我婆婆很討厭我,想必未來的日子,我一定會很慘烈.→雖然婆婆對你不是很滿意,但那是她的想法,你無法控制.儘管如此,日子也不會過不下去,所以別太早下定論.二、過度類化(overgeneralization):藉由一些少數的例子,做全面性的推論,自己嚇自己.例如:我朋友的婆婆很不喜歡她.我嫁人後也一定會被挑很多毛病.→看到朋友的例子,讓你很擔憂,但每家的情況不同,你別因此打擊自己.三、選擇性摘要或斷章取義(selectiveabstraction):只記得缺失處,就藉此定義這個人、這件事.例如:過年時只因為少準備一道菜,婆婆就拿來說嘴,講個沒完,只要看到不同的親戚,就數落我一次.我覺得她就是專愛挑我的毛病.→這次過年的事,缺一道菜,雖然有點美中不足,但整體而言,還是有九十五分,你婆婆可以擴大這個缺失,但別忘了,若你盡力,你要打從心裡肯定自己,並提醒明年記得就好.四、誇大與貶低(magnification&minimization):對事情容易採取放大,或減輕它影響力的看法.例如:我是新時代的女性,居然還會怕長輩,這真是太孬了,也愧對我麼前衛.→怕和敬重不同,也許就是因為你身處的時代,讓你更有反思的機會.而且每一個家庭的狀況不同,你身為女性主義者,其實可以了解過去女性所受的苦,這也許讓你在面對自己的家庭時,有更多的彈性與反思.五、應該與必須(shoulds&musts):凡事都有自己認定一定要怎麼樣的做法和規則.例如:我應該要每件事情都做到讓她滿意,讓她無可挑剔.→沒有什麼事情是應該的,也沒有什麼事情是一定要怎麼做,才能被認可.六、貼標籤(labeling&mislabeling):對於事情的看法,容易聚焦或定義在負面的想法上,並進而認可這想法.例如:我婆婆認為我配不上她的兒子,我是個廢物,帶出門會丟臉.→她用這種觀點來看待你,你不應該就接受這個標籤,並且貼在自己身上.七、個人化(personalization):過度將事情攬在自己的身上.例如:如果不是我出現在他們家,婆婆和先生可能會相安無事,不會吵架.→你和先生結婚,並不是單方面的決定.他選擇你,你也選擇他,雙方心甘情願.別過度將這種觀點攬在自己身上,自討苦吃.八、隨意推論(arbitraryinference):事情沒有證據,卻妄下結論.例如:婆婆都忽略我說的話,我想她一定是看不起我,把我當空氣.→「婆婆忽略你」和「看不起你」之間的關聯是什麼?即使她忽略你說的話,但你還是有說話的資格和權益.其實我們都很容易過度承攬問題,或擴大問題本身的嚴重性,但某些痛苦其實是我們自己選擇來的.真正該做到善待自己的人,就是我們自己.也許,在與伴侶相處時,我們無法避免爭吵,但請記得,別因害怕而攻訐對方,請好好跟對方說說我們心裡的「害怕」,這樣也能讓我們的愛更靠近. 黃之盈老師諮商心理師x作家,擅長以細膩溫暖的口吻,解析讀者在親子、伴侶及婚姻關係中,困惑又脆弱的心!部落格:<跨界.強悍且溫柔地出走>粉絲團:<黃之盈心理師的暖心園地>本文由黃之盈老師授權轉載 原文連結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