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賦二部曲熱情+努力讓天賦發光文│羅梅英天賦及熱情的定錨,是每個人的人生議題.繼2017年12月號<未來Family>「天賦首部曲」,本期是天賦二部曲,共訪問了7位(組)、年齡分布屬於大學畢業後第一個10年期間的年輕人.包括服裝設計師吳日云、樂高藝術家陳冠州、亞都麗緻巴黎廳1930副主廚傅昭蓉、百大青年農夫馬聿安、<返校>遊戲設計者王光昊及王瀚宇兄弟、主持人黃路梓茵及文字工作者楊富閔.他們雖然年輕,但已在特定領域插旗布局.一起來了解:他們從小的探索與養成如何?父母端的做法及態度又是如何? 2017年12月號<未來Family>,報導了「天賦三部曲」首部曲,聚焦在學生時期,於數理、語言、特殊技藝、運動等不同面向,他們為何這麼早就有了特定方向.本期是天賦二部曲,共訪問了7位、年齡分布屬於大學畢業後第一個10年期間的年輕人.報導原本鎖定追蹤這些年輕人,天賦為何可以如此早鎖定?然而,訪談結果發現,這些年輕人更想談的,是他們如何忠於自己的熱情和怎麼努力達到今日的位置.亞都麗緻大飯店巴黎廳1930副主廚傅昭蓉就說:「很高的天分能讓你比別人少辛苦一些,但熱情和努力才是支撐職業生涯的決勝關鍵.」「做一個蛋糕很有趣,但日復一日做一樣的蛋糕,每個月做上百個蛋糕,你還會充滿熱情嗎?」邁入職場的第一個10年很關鍵,台灣的年輕世代,有太多覺得自己學非所用、無法在職場上發揮.如果能提早展開探索天賦、尋找熱情的歷程,或許可以省掉很多冤枉路.瀚師科技創辦人暨總經理孫憶明在台大「蒙拓學堂」當業師,他請學生排列出自認最強的3個智能,每個智能列出5個以上的相關職業,「不然怎麼跟別人競爭?」接著,要學生再列出3件自己很有熱情的事,兩者的交集極有可能就是生涯的方向.例如:有肢體動覺天賦,又愛打籃球,可以當運動員;若天賦還包括人際,可以考慮運動教練、經紀人或運動行銷工作.從生涯選擇來看,孫憶明認為熱情比天賦更重要.熱情是你不眠不休、沒有獎賞或錢也願意做的事;對哪個產業和工作有熱情,在未來世界更重要.導演魏德聖為<讓天賦自由>一書寫序時,分享他的故事.他從小愛講話、愛編故事,但這個天賦從來沒有被看見.直到服兵役時,他才知道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拍電影.而愛講話、愛講故事給別人聽,就是拍電影需要的基本能力.魏德聖認為,年輕人一定要知道自己喜歡什麼、愛做什麼,「上帝讓你來到這個世界,就會給你一片田、一把鋤頭,你要自己找出這把鋤頭!」但許多初出社會的年輕人對於這把「鋤頭」可能出現在哪裡,卻毫無頭緒、不知從何找起.孫憶明擔任多所大學的業師,令他感到驚訝的是,許多大學生很明顯並不了解自己,對於未來發展的方向很模糊,即使是國立大學生也不例外. 國、高中時期的職涯探索與理解不夠根據yes123求職網2017年調查顯示,61%年輕人念大學時選系不選校、有過半後悔讀錯系,64.5%想重選志願.以學歷科系與工作表現自評「職場競爭力」,總平均61.4分,其中,學以致用者平均打66.8分,學非所用的則平均給自己58.6分.顯示如果大學期間選讀科系是自己所愛,未來進入職場等於攜帶了良好的配備.另一個調查,政大社會學系副教授張峰彬2010年針對1984年出生者進行問卷,認為自己學以致用者55%,有近半、46%持保留態度,扣除掉中立者(無所謂符不符合),有33%認為自己學非所用.何以如此多的年輕人感到迷惘?瀚師科技提供高中升大學的諮詢輔導,孫憶明發現,很多學生填志願時仍搞不清楚自己想念什麼科系,所詢問的是哪些大學科系的落點在哪,而非考慮興趣和天賦.這顯示了,台灣的學生在國、高中時期對職涯的探索與理解並不夠.或許是因為花太多時間應付課業要求、升學考試,在更重要的人生探索方面反而投入太少關注. 不要將學科與能力畫上等號超越基金會推動「超越達人」計畫,前進校園,幫助孩子職業探索,5年來遍及300所國、高中.超越基金會副執行長洪育詳表示,國中是人生第一個分流,要選擇念高中或高職,是家長最徬徨的時候,但孩子對未來沒有太具體的想像;而高中則是學生最徬徨的時候,不清楚自己大學要念什麼科系、學什麼.「不要把所有能力與學科畫上等號,」洪育詳說,像他小時候很愛講話,透過參加語文競賽,從愛講話到會講話、變成競爭的優勢,出社會後做過業務、採購及行銷企劃等工作,非常喜歡上台分享.超越基金會前執行長、立委蘇巧慧形容他:「只要上台,人愈多的場子就愈嗨.」新北市五峰國中校長羅珮瑜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出身,她指出,應該給孩子愈多的試探和體驗機會,讓孩子知道自己的專長和興趣,即使試探之後證實某種選擇不適合自己,也很好,因為那也是一種做決定的過程. 從多元角度來看,每個人都有天賦「生涯發展是人一生中連續不斷的過程,」從國中到高中(職)、大學到就業,每個階段生涯發展的重點不同.羅珮瑜強調,生涯發展教育不是幫孩子做決定,而是培養孩子學會做決定的能力,能夠做出適合自己的選擇,「人如果可以找到自己喜歡、又適合自己的,這是很寶貴的生命經驗,」羅珮瑜說.「生涯探索是一個累積的過程,」孫憶明指出,國、高中階段的探索重點在於,找出自己的天賦和興趣,無需太在意找工作這件事;到了大學,探索的重點在於產業的特性及工作內容,設法將天賦、興趣和生涯方向連結,結合未來的發展.關於天賦,在科學以及實務上,已經有明確的新主流論述.哈佛大學教授霍華德・嘉納(HowardEarlGardner)提出知名的「多元智能理論」,指出人類智能不只有數理與語言,總共有8種,包括:語言、數理邏輯、空間、肢體動覺、音樂、人際、內省、自然等.至於每個人的天賦何在?這種大哉問是要及早開始問自己的.新銳服裝設計師吳日云認為,「每個人都要有認識自己的能力,」才能不斷修正、找到合適的方向,把自己放在對的位置.摸索自身天賦與能力的過程,是不斷更精準的定位. 從天賦出發,連結生涯方向天賦以及熱情的定錨,是每個人的人生議題.<讓天賦自由>作者肯.羅賓森提到:「當你發現自己的天命──從事自己熱愛又擅長的工作,才可能覺得活出了真實的自我,成為你理想中的自己.」本期的封面故事「天賦二部曲」,<未來Family>共訪問了7位、年齡分布屬於大學畢業後第一個10年期間的年輕人,他們雖然年輕,但已在特定領域插旗布局.一起來了解:他們從小的探索與養成如何?父母端的做法及態度又是如何?生涯發展教育不是幫孩子做決定,而是培養孩子學會做決定的能力,做出適合自己的選擇. 從心理測驗找出天賦綜合來看,國、高中階段(11~18歲)是生涯發展很重要的探索期.九年一貫課綱將「生涯發展教育」列為重大議題,根據課程規劃,學習重點依序為:7年級做自我覺察與探索,8年級展開生涯覺察與試探、9年級則是生涯探索與進路選擇.教育部為協助國中階段孩子了解自己的潛能和興趣,每位新生入學都有一本生涯輔導紀錄手冊,提供心理測驗,分別為:1.「性向測驗」:了解自己的優勢能力和學習潛能.測驗包括:多因素性向測驗、中學多元性向測驗、適性化職涯性向測驗(台師大心測中心)等版本.2.「興趣測驗」:測量一個人對某種事務或活動喜歡或不喜歡的程度.有興趣的課程或活動,比較能投入並得到滿足.測驗包括:我喜歡做的事(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國中生涯興趣量表、情境式職涯興趣測驗(台師大心測中心)等.各校所採用的性向和興趣測驗不一,其中,台師大心測中心的適性化職涯性向測驗、情境式職涯興趣測驗為最大宗. <未來family>1月號 延伸閱讀:職業試探及技藝教育幫孩子找對未來的方向余秋雨新書書摘單程孤舟別讓教養過程中上火的脾氣,抹殺孩子內建的「快樂」機制難搞小霸王?迎接孩子的第一個叛逆期心智圖法讓學習計畫好周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