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成年女性內心都有個嚇壞了的小孩,「如果說出真相就沒媽媽了.」只要聽到這個內在小孩低語,無論多麼成功老練的女性都會忘記自己是成年人,早就無須仰賴與母親的緊密關係才能生存.一旦妳相信只要自己依循內心感受行動,將無法承擔隨之而來的情緒後果,就只能走上另外一條道路:將扭曲的自我形象及看待母親的方式合理化.「聽著,她真的過得很辛苦,」妳告訴自己,「我得放她一馬.」 柯琳非常努力地找出所有足以證明母親「沒那麼壞」的蛛絲馬跡,這些合理化說詞簡直耳熟得令人心驚.「希望妳沒覺得我在妖魔化我媽,我真的沒有.我是說,她從沒讓我們餓著,也沒讓我們流離失所.我上學有課本用,也有好衣服穿.而且老實說,我小時候真的常惹麻煩,難怪她老對我生氣.」柯琳仍想從這段腐爛的母女關係中翻出一些正向元素.確實,母親沒讓柯琳餓著,卻讓她在感情方面極度飢渴.但為了自我說服,她得使用我們熟悉的自責說詞.奇特的是,對於無愛母親的女兒而言,這種說詞具有撫慰效果. 看出這種惡性循環的模式了嗎?妳在母女關係中的痛苦逐漸轉為恐懼,最後發展為各式合理化及自責說詞.正是這種密閉的循環系統將妳困住,阻止妳做出改變.我們的心智或許理解現實問題,情緒卻遵循另一套邏輯,而我們大多時候是情緒的動物.無愛母親的女兒有辦法說出「我媽很沮喪」、「我媽根本只顧自己」、「我媽真要把我逼瘋了」,甚至「我媽是個酒鬼」、「我媽會在言語上虐待我,現在也一樣」,或者「我媽真是個賤貨!」這些說法聽來強悍,似乎也很精明,但又沒有精明到足以讓妳放過自己.唯有完全揮別母愛迷思,才能停止這個無法克制為母親辯解的情緒循環,而且這些辯詞背後的邏輯只有一種:「無論我媽做了什麼,反正都是我的錯.」妳的一生可能都無法克制地相信母親沒有問題,有缺陷的是自己.妳會在成年過程中不停地受到這種受損的自我形象影響,彷彿扛著一只沉重大衣箱,裡頭是妳從小就開始收集的各種恐懼與自我誤解,並以此發展出各種自我挫敗行為. 與禁忌對決本書將仔細描繪無愛母親的樣貌,幫助妳一勞永逸地放棄母愛迷思.在接下來的章節,妳會發現許多母親因為各式各樣的心理或生理障礙,無法或不願持續提供引導女兒發展情緒幸福感的必要關愛,導致她們無法真正愛人.我想要強調的是,這些母親並不是一早醒來就開始思考:「今天該如何傷害女兒呢?」她們行為背後的驅力往往不受意識管束,有時是她們自己也不願面對的情緒,比如令人舉步維艱的不安全感、揮之不去的被剝奪感,或者對人生無比深沉的失望.為了擺脫這些恐懼及憂傷,她們靠著女兒來重獲力量、主宰地位或支配感.這類母親最明顯的特質就是缺乏同理心,極度自我中心,完全意識不到自己創造了多少苦難.她們很少透過他人觀點來思考事情,只是一股勁地滿足自己的欲望與需求.她們對心中的惡意幾乎一無所知,然而,正是這些惡意引發的傷人行為定義了妳們之間的關係.如果這些描述與妳的痛苦經驗極度類似,請不要停止閱讀.意識到妳們之間擁有的不是愛非常重要,妳必須深刻、完整地理解這件事,就算每次只能成功一點,也不該放棄.我知道或許很難,但如果想修復母愛迷思造成的傷口,妳就得清楚檢視母親的作為,以及這些作為在妳心中留下的傷痕.妳會透過本書的第一部認識五種無愛母親.這些分類之間並沒有清楚界線,任何一名無愛母親都可能符合多項分類定義.無愛母親的種類包括: 嚴重自戀的母親這類母親極度缺乏安全感,只顧自己,總是需要他人仰慕自己,並強調她無與倫比的重要性.她必須是注意力的焦點,只要感覺鋒頭被搶去就得立刻奪回來.她可能會把女兒視為對手,蓄意打擊她作為女性的自信心、魅力及力量.這類母親只要感受到威脅,立刻會變得尖酸又好鬥,尤其當女兒在成年後發光發熱,情況會變得更嚴重. 過度糾纏的母親因為需要女兒把大量時間、精力花在自己身上,這類母親的母女界線往往非常模糊,加上不停強調無論代價多高,自己都是女兒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女兒通常因此感到窒息.她必須靠母親這個角色來滿足情緒需求,根本顧不到女兒也有獨立健全發展的需要.她常把孩子描述為生命中「最好的朋友」,但當女兒的需要和偏好與自己不一致時,她又不當一回事. 控制狂母親這類母親對人生充滿無力感,所以利用女兒填補內心空缺,認定女兒的人生定位就是取悅母親並服從所有指示.這類母親總是清楚表明自己的需求、欲望以及命令,只要女兒試圖重新安排人生議題的優先順位,就會讓女兒對可能面對的後果心存恐懼.她們認為只有自己明白如何安排對女兒最好,並以此合理化自己的行為,女兒因為常被母親貶低,也就信以為真. 需要母愛的母親因為早已被生活壓垮,這類母親不是深陷憂鬱情緒就是有成癮問題,害得女兒不得不扛起照顧母親的責任,甚至還得撐起整個家庭.這種典型的角色反轉,逼迫女兒必須照顧孩子氣的母親,提早結束童年,而且始終得不到母親的保護與指引. 忽視、背叛或打擊孩子的母親這類母親屬於光譜最陰暗的一端,冷漠的她們無法提供任何一絲溫暖,往往還任由女兒被其他家族成員虐待,甚至可能親手凌虐孩子.她們所造成的損傷非常有害,女兒受到的創傷也非常深.接下來,我將提到這些母親如何一點一滴地侵蝕女兒的生命根基.透過這些案例,妳能理解與無愛母親生活的經驗如何影響妳的行事準則,並損害妳擁抱愛、信任及自我成就的能力. 重複出現的模式俗話常說,女人會選擇跟父親類似的對象,但其實更令人眼界大開的事實是:我們常選擇與母親類似的對象.換句話說,當一個人在選擇伴侶及形塑成年生活的過程中,往往會出現一種下意識的強烈需求:我們想重現那些伴隨母愛創傷而來的熟悉困境.正如先前的量表所示,那些過度照顧、取悅外人及缺乏安全感的糟糕模式,總是根植於母女關係.無愛母親的女兒常願意過度容忍他人的惡待,在最糟糕的情況之下,一個備受打擊的女兒可能會成為備受打擊的母親,甚至出現虐待孩子的傾向.不過,無論母親留下什麼創傷,妳若能主動詮釋過去與現在之間的關係,就能獲得穩定做出改變的欲望及能量. 母愛創傷:走出無愛的陰影,給受傷女兒的人生修復書母愛創傷的孩子,終其一生都在問:媽媽,妳愛我嗎?美國版<情緒勒索>作者蘇珊.佛沃探討「母女關係」力作.「我永遠都不要像我媽一樣!」這是憤怒,也是一個女兒最悲痛的呼救……不斷落入同一種失戀循環,不敢相信自己多可愛的妳;無論學業、工作表現再優,總嫌自己太笨太沒能力的妳;很害怕自己當了母親,卻無法好好愛小孩的妳……不是妳不夠好,而是妳的媽媽,傷了妳太久、太深、太重.蘇珊‧佛沃, 唐娜‧費瑟國際知名的諮商師、講師及作家,心理治療執業經驗超過四十年,在美國南加州的心理衛生及醫療機構擔任諮商師、講師及顧問.她率先提出了「情緒勒索」概念,其著作<情緒勒索>熱銷全球二十年.另著有多部心理經典,<愛上M型男人>、<父母會傷人>均為<紐約時報>排行榜的暢銷書,以及<跳痛的愛>等書.除了臨床治療及寫作,她還透過大眾媒體分享珍貴的專業經驗,曾上過三百多個電視及廣播節目,並曾於美國廣播公司主持全國同步聯播的談話節目,長達六年. 本文取自<母愛創傷:走出無愛的陰影,給受傷女兒的人生修復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