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西:妳必須照顧妳的傷口凱西是個打扮犀利的女子,三十三歲的她是廣告業務.她之所以來找我,是擔心反覆發作的憂鬱症狀會讓兩名年幼女兒受苦,她也敏銳地察覺到,應該是曾受父親性侵,但始終沒有去治療內心創傷,自己才會出現慢性憂鬱問題.她的故事實在很常見.凱西說:「我幾乎一輩子都在跟這件事對抗.我從八歲就開始被父親性侵,實在太可怕了……「這還不是最糟的情況呢!」我努力說服自己,一定有很多人過得比我慘.但自從有小孩之後,我發現這段記憶的影響力變得更強.總之,我變得老是沮喪,之所以來這裡,是不想讓孩子覺得是她們的問題.我發現大女兒會在我憂鬱時肚子痛,彷彿可以感應到我的情緒.她不該受這種苦.所以我想,現在該努力處理這段過往.我讀了很多書,多年來也用各種方式努力修復自己,本來以為有所改善,但我錯了.問題還沒解決.」 前來求診是睿智的選擇.性侵害絕對需要專業協助.對於和凱西有類似經驗的人而言,憂鬱就像氣候一樣,是有起伏變化的恆常存在.不過,只要花愈多時間與好的諮商師合作,受害記憶對妳的影響力就愈低.因此,尋求協助可說是一份贈予妳和家人的大禮.我告訴凱西,首先要做的就是說出受害發生時的家庭狀況.這是一件困難的事,但她仍鼓起勇氣,義無反顧地揭開過往創傷.她說:「是從我八歲開始的.我們會一起坐在我爸媽的床上看電視,然後我爸會要我玩「騎馬」遊戲,就是坐在他身上不停彈跳,我後來才知道自己是坐在他勃起的陰莖上,但一開始根本搞不清楚.然後他開始摸我、親我,還會要我摸他……他從未進入我,但還是糟透了,蘇珊……」「一定很糟呀!妳很困惑,又害怕極了,那跟被性侵者進入與否無關.」我說. 性侵包含許多不同種類的行為,是否插入並非決定性因素,不過全都與被信任的人背叛有關.施虐者會運用權力脅迫受害者,或強制受害者參與某種情境.就算沒有身體接觸,對孩子裸露性器、給她看色情片,以及要求她脫衣或裸露,全都落在性侵的光譜範圍內.至於牽涉身體接觸的性侵形式更是不少──碰觸孩子的性器、屁股、胸部,或要求孩子碰觸成年人的這些部位;在孩子身上摩擦;用手指或物體插入;性交.身體就是靈魂的容器,一旦受到侵害,妳等於整個人的存在根基遭受到衝擊.必須注意的是:孩童覺得必須保密的行為通常都跟性侵有關,而且正如以上例子所示,那些幾乎無疑地全是犯罪行為. 沉默的共犯:否認及卸責凱西受到的侵害持續了好多年.我問她是否曾把事情告訴別人.她說:「爸爸警告我不准跟別人說,但我在十歲時決定告訴媽媽.我希望一切停下來!但她真的什麼都沒做!她跟我爸談了一下,他保證不會再犯,也會接受諮商,但全是謊話.他還是繼續侵害我.」 如果是關愛孩子的母親,光是聽到女兒遭受性侵一定會大發雷霆,並採取必要措施終止侵害.「要是有人敢那樣碰我的寶貝,」一位聽眾打電話到我之前主持的廣播節目分享心情,「我會想殺掉他!一定立刻叫警察!」她是會為保護孩子而奮戰的母親典範,所有女兒都該擁有這種母親.不過,當母親缺乏執行正義所需的怒火與力量時,被拋棄的女兒將可能長年受到肉體與存在價值的戕害.更糟的是,正如之前妮娜的例子,無能母親可能會讓孩子覺得是自己的錯.當母親將責任歸咎到受害女兒身上,那些話語會如同強酸腐蝕她們的心靈: ‧他不可能做出這種事,一定是妳去招惹他.‧只要妳願意,就能阻止他.‧妳一定也很享受吧!‧如果不是妳穿那些緊身短褲,事情也不會發生. 她可能會以一些說詞否認侵害發生的事實,例如:「妳只是為了獲得注意在說謊.」「根本不可能.」「妳這麼說,只是想報復他.」就算真的勉強願意「保護」女兒,她也只會給出一些無關痛癢的建議,像是:「在門上裝鎖.」或:「離他遠一點就是了.」怎麼可能出現這種否認現實又麻木不仁的共犯關係呢?但正如本章提到的其他母親一樣,任由女兒遭受性侵的母親通常心懷恐懼、自我中心又被動.她或許害怕面對家庭崩解,或許害怕他人發現事實後,必須面對的羞愧與罪惡感,又或許她深信,為了留下丈夫工作養家,任由女兒受侵害是必須付出的代價,因此害怕採取行動後,必須面對的動盪與後果.某些案例中的母親甚至會嫉妒女兒,而且還不少見.這類母親覺得在婚姻中被女兒取代了.明明「侵害」才是這段父女性關係背後的驅力,她們卻將其誤以為像一般性行為,甚至把年幼女兒當作和自己搶奪丈夫的競爭者.假如孩子的父親是成功的專業人士(許多亂倫性侵者確實如此),這類母親通常不願放棄附加其上的好處,畢竟對她而言,經濟保障和大房子比女兒來得重要.這類母親幾乎完全缺乏同理及同情心.在她們的情感詞彙中,缺乏「愛」與「保護」的存在. 母愛創傷:走出無愛的陰影,給受傷女兒的人生修復書母愛創傷的孩子,終其一生都在問:媽媽,妳愛我嗎?美國版<情緒勒索>作者蘇珊.佛沃探討「母女關係」力作.「我永遠都不要像我媽一樣!」這是憤怒,也是一個女兒最悲痛的呼救……不斷落入同一種失戀循環,不敢相信自己多可愛的妳;無論學業、工作表現再優,總嫌自己太笨太沒能力的妳;很害怕自己當了母親,卻無法好好愛小孩的妳……不是妳不夠好,而是妳的媽媽,傷了妳太久、太深、太重.蘇珊‧佛沃, 唐娜‧費瑟國際知名的諮商師、講師及作家,心理治療執業經驗超過四十年,在美國南加州的心理衛生及醫療機構擔任諮商師、講師及顧問.她率先提出了「情緒勒索」概念,其著作<情緒勒索>熱銷全球二十年.另著有多部心理經典,<愛上M型男人>、<父母會傷人>均為<紐約時報>排行榜的暢銷書,以及<跳痛的愛>等書.除了臨床治療及寫作,她還透過大眾媒體分享珍貴的專業經驗,曾上過三百多個電視及廣播節目,並曾於美國廣播公司主持全國同步聯播的談話節目,長達六年. 本文取自<母愛創傷:走出無愛的陰影,給受傷女兒的人生修復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