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人過留名,雁過留聲.可見人們對名的重視程度.但是好名的前提是好人,這樣才名符其實.那麼好人的標准是什麼呢?當然是品質.然而人的表現千差萬別,品質要如何來衡量? 要說品質,還得從本源說起,因為“人”是生命進化的階段性產物.人所表現的,必然是本源存在的,否則就不能表現出來.現實中,不同人、在不同階段,表現出的心性品質不同.總的來看,可分為2大種類.一類是:光明、坦蕩、正義、善良、積極、進取、勇敢、擔當等,統稱為“善”;另一類是:陰險、狡詐、殘忍、邪惡、消極、逃避、虛偽、懦弱等,統稱為“惡”.所以人的品質,可簡單劃分為:善與惡.二者共存共在,此消彼長.良好品性表現出來,就是良性循環,生命就進化升華;相反就是惡性循環,生命就退化墮落.清楚這個問題,才能做到趨吉避凶,把握命運. 好人是把心性之中善良美好的品性表現出來.比如:樂於助人、光明磊落、敢於堅持正義、為人誠實正直、敢做敢當、平等待人、認真嚴謹等等. 人生短暫,只有把善良美好的品性表現出來,生命才能進化升華.可有人說:“好人吃虧”;“好人沒好報”等.事實果真如此嗎? 好人好報是有前提的,它需要2個條件. 首先是好人.好人有好心.心術不正,或以“善”的名義掩蓋不良居心者除外. 第二、用心要正確.好心若不能正用,就會好心做壞事.現實中人們往往側重關心現實利益,而忽視長遠利益.導致“好心做壞事”的情形,比比皆是.具有代表性的是家庭教育.天下父母心,父母對孩子不能說不愛.如果不會愛,同樣會出問題.一些家長過分關心孩子的生活,而忽視心性品質的教育培養.使孩子養成以“我”為中心的習慣;人人為“我”成為理所當然,不知尊重和感恩;只知索取,不肯付出等不良習慣被一點點養成.習慣了以“我”為中心,就不習慣為別人著想,如何能做到反哺呢?試問:沒有正確的人生態度,沒有良好習慣,孩子會幸福嗎?並且人的福報與創造的價值相當,人只有創造價值,才有意義.不能獨立自立,就是在消耗福報,最終結果是:甘盡苦來.這樣的關心,不僅坑害了孩子,還為自己帶來無盡的麻煩和隱患.當下的“啃老”現象是很多家長的無奈.足以引起全社會的反思. 有一個<孩子與大樹的故事>,贊歎母愛偉大在於無私付出.其中暗含:為了孩子,父母應該傾其所有.表面看感人,實則有誤導之嫌. 真正好人,不光要有好心,好心還要用到正處,所以還需要眼光和胸懷.這樣才不至於“好心做壞事”,如此才能稱為真正意義上的好人、真正的智者. 接下來,看一看:真正智者所具有的優勢和利益. 生活質量不由物質水平決定,而由心性質量決定.人無論擁有什麼,如果沒有心情,都不是真正享受.真正智者的生活不以物質和名利為目的,即使失去再多,也不會失去良知美德.可以心安坦然地享受人類文明成果,這才是真正的享受.這種享受無法用錢買到,所以說是:無價之寶. 人生百年,轉眼即逝.真正受人敬仰、不滅的是深植於內心的精神美德.曆史上的名人、偉人、聖人等,他們為什麼而得名?是因為品質、價值和貢獻.偉大的品質讓人類真切體會到偉大心性帶來的真實與美好,所以被人們敬仰、懷念,流傳久遠. 因為助人,所以多助.力都是相互的,有作用力,就有反作用力.困境有人幫助,就容易度過難關.相反,沒有助力分擔,則很難度過難關. 真正的智者,看淡名利,重視內心;不受利益羈絆,不受名利困擾;敢於面對自身缺陷;勇於擔當負責;不消極,不逃避.所以輕松自由. 真正的好人,不但具有良好品質,而且還具有不同尋常的眼光和胸懷.會對“人心”產生深遠影響,所以未來的獲得會非常豐盛,而且是多層面的獲得. 話又說回來,即使是真正的好人,也要為曾經的過錯承擔不利後果;有的由於使命和責任的需要,而承擔更多的磨難和考驗.所以不要被表面現象所蒙蔽,誤以為:好人沒有好報. 還有人說:好人不長壽.生命是否進化與壽命長短沒有關系,而與心性品質有關系.如果把善良本性開發出來,即使存活一天,也是進步;如果把惡性開發出來,即使活100年,也是墮落.況且長壽與否,不能用人生來衡量,人生不過是生命進化的一個階段,不能代表生命的全過程. 好人吃虧,損失的也僅僅是物質和利益.惡人得逞,也只是一時.只要條件成熟,就要承擔相應的後果.只看到眼前的實惠,而不能預見將來要承擔的後果,那是缺乏智慧的表現.但以“善”的名義傳播不正確或有瑕疵的觀點理念;以關心“人”的名義來強迫“人”等,結果也不會好.所以不要被“善”的假象所迷惑.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無人可以例外. 既然存在善與惡2種品性,那麼該如何把控呢? 社會的重點是人,人的重點是心,社會風氣亦是人心的體現.興衰成敗,人心是決定性因素.所以“人心”是問題的根本.人心問題解決了,其他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本源之中雖然存在著善良的品性,但只是希望和可能.要變成現實,則需要條件.就像種子,只有適宜的環境,才能生根發芽.所以人心需要規範.只有規範人心,才能要把心性之中的美好品質開發出來.否則“惡性”就會生長.改善人心,是一項長遠工程.需要長遠眼光,長久堅持,才能產生明顯效果. 規範人心,法律與自律,缺一不可.法律靠強制,自律靠自覺.好的制度體現正確的價值取向,一方面孕育良好品性;一方面可抑制“惡性”品質.然而好的制度需要正確執行、公民自覺遵守和廣泛的社會監督,才能真正發揮作用. 真正凝聚人心的是品質,而不是利益.靠利益凝聚人心,反而會把人的眼光導向利益,最終會因利益而禍亂人心,導致社會混亂難治.所以法律制度的制定要側重人心,體現公平公正.同時對違規者要加大懲罰力度,足以威懾心懷不軌者,這樣才能真正引以為戒,使社會人心朝著健康發展軌道前行. 充分發揮輿論的監督導向作用.在人類文明進程中,輿論監督對法律制度的實施和完善,提高公民道德修養,以及社會公德等,具有舉足輕重的重要作用;輿論的正確引導,可以使正確的價值理念深入人心,有助於改善社會風氣,提高社會文明水平.現實中,一些媒體的表現,令人擔憂.比如:為了效益,不顧負面影響,甚至是非顛倒;過分誇大產品功效,甚至虛假宣傳;還有借助媒體,進行色情傳播、誘導等等,已經失去作為媒體應有的功能和作用. 警惕“濫好人”現象.所謂濫好人,是指只具有表面形式,而不具備真正好人應有的素質和心態.有的人只存有好的想法;有的只是披著“慈與善”的外衣;還有不辨真偽的“行善”施舍;以及不得罪人的“老好人”等等.這些人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不負責任. 當下,有些自以為“覺悟”的“明白人”,正在傳播有瑕疵、甚至明顯錯誤的理念.當受到質疑,有人選擇回避;有人轉移話題;有的人則不以為然,甚至還理直氣壯地說:做好事,還有錯嗎?聽起來多麼有說服力?這明顯是在找借口,並且給問題披上看似無可質疑的鎧甲,這是嚴重的不負責任!就是這種披著“善良”外衣的濫好人,卻打著“濟世、度人、救人”等等“善”的旗號,很容易麻痹人,而放松警惕.如果再剃了光頭、穿上袈裟、道袍等,再與缺乏辨別能力的大眾結合在一起,一些似是而非的觀點,就可以堂而皇之地迷惑人、誤導人;甚至別有用心,也可能得逞.後果可想而知,有多麼可怕! 這些濫好人的行為,助長了一些人的貪婪、不勞而獲等等惡習;甚至縱容不法行為.所造成的社會影響極壞. 這種現象為什麼會大行其道?原因是信仰缺失.重形式,而輕實質;重說教,而輕實踐.這就是當下信仰的悲哀.不過,這也正常.因為新舊更替,是規律決定的必然.當下社會,“濫好人”現象極其普遍,所以要時刻警惕. 倡導學習精神,從整體上提高全民素質.宇宙是一個巨系統,世界領域,紛繁無限.需要學習的領域眾多,尤其是哲學,關乎本質.就像大樹,樹幹被枝、杈、葉包圍,根則藏於地下.要認識大樹,就要透過枝葉,發現樹幹,然後才可尋根.所以要認識本質,就不能被複雜的現象所迷惑.需要廣泛學習,拓展眼光,開闊視野.然而學習是一項系統工程.只有跨學科、跨領域,彼此串聯起來,才能成為體系,這樣才能看清事物全貌.從而抓住本質,統領全局. 只有提高全民素質,才能達成共識,形成合力.自覺共建,共同監督.形成“人人有責,人人盡責”的良好風尚.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各種複雜社會問題. 學習需要講究方法,不能盲目和迷信,要結合實際加以運用.有人提倡要學習水的特性,因為水“利萬物而不爭”;還有人提倡“以德報怨”等.水利萬物,固然可取,但水的顛覆性和破壞性,卻往往被忽視.所以“不爭”不是沒有原則,簡單機械地“不爭”,則會放縱成災.“以德報怨”也是如此,真善為德,德是使人形成良好習慣.否則即是偽善.一味報怨以德,則會增生惡性,助長惡習,非智者所為. 真正的智者,不但為自己負責,還為他人和社會負責;並且關注的重點是心性和品質.因為人心是根本,品質決定一切.願人心成為百花園,綻放善良的花朵,裝扮世界,美麗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