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師大心測中心調查報告高達51%的學生,興趣與天賦沒有交集作者:羅梅英心測中心長期深耕國中端,究竟國中生對於自我認識的程度如何?是否清楚了解自己的學習潛能和興趣?這份針對63522名國中生進行的研究調查,發現幾項有趣的結果.為協助國、高中生認識自己,各所學校會為學生進行性向測驗和興趣測驗,透過客觀的測量工具,讓孩子有系統的了解自己的潛能和興趣.在國中端部分,各校所採用的各式測驗版本之中,以台師大心測中心所開發的「適性化職涯性向測驗」及「情境式職涯興趣測驗」為最大宗,每年約有10萬名學生進行測驗.在高中端部分,每年也有1至3萬名學生採用心測中心的測驗.針對不同年齡階段,心測中心開發出3大生涯測驗系統:性向測驗、興趣測驗,以及工作價值組合.適性化性向測驗是測學習潛能性向測驗是用來測量個人能力和學習潛能的一種工具,分為8個分測驗:語文、外語/觀察、數學、科學推理、邏輯推理、空間、美感、創意.其中,外語為高中生的測驗項目,而觀察則是國中生的.除了創意測驗之外,其他7個分測驗皆為適性(根據受試者作答的反應、能力)選題,也就是說,每一個人的測驗內容都是不一樣的.國中版測驗提供每位學生專屬的報表,包括:1.量表分數:分數愈高,表示此類型越具有發展潛能.2.PR值及長條圖:在這項能力贏過其他人的人數比例,例如語文PR值75,表示100人裡贏過75個人.3.最高分的三個能力說明:列出相對優勢的能力,有什麼樣的表現.?適合發展學群:根據8個分測驗的結果,系統會進行高中職16個學群適合度計算,挑選出適合度最高的4個學群.高中版部分,除了量表分數、PR值、最高分的三個能力說明,並提供大學27個學門適合度的計算,挑選出適合度最高的4個學門.興趣測驗是測興趣偏好興趣測驗測的是對個人對事情的喜好程度.國中生在生涯發展階段尚屬探索初期,所以「情境式職涯興趣測驗」僅分為6大興趣類型:實用型(R,喜歡動手做,從事機械、電子、土木建築、農業等工作)、研究型(I)、藝術型(A)、社會型(S)、企業型(E)、事務型(C).測驗結果報表,提供6個興趣類型的分數、分化程度、興趣探索方向、興趣類型說明,及建議探索的類群說明.高中版的「電腦化生涯興趣測驗」,題目融入大學學門學類中典型職業的工作內容及學系課程,分為9大興趣類型:服務、社會、科學、工程、體能、人文、法政、藝術、商業.而這9大類又可細分為36個興趣次類型,例如藝術類又分為:美術、設計、表演、視覺藝術、傳播等次類型.報表提供測驗分數、長條圖、喜好興趣類型與說明、高低適配學類程度與說明.心測中心長期深耕教育市場,究竟國中生對於自我認識的程度如何?對自己的學習潛能和興趣是否有清楚的了解呢?台師大前心測中心主任、台師大副校長宋曜廷和其研究團隊,針對63,522名國中生進行施測,並從測驗結果中獲得多項發現.心測中心研究調查5大發現:34%國中生性向潛能不明顯研究結果發現,34%國中生有性向分化不明顯的現象,意思是這些學生的8項潛能並沒有明顯的差異表現.其中,又可以區分為三種狀況:性向皆高(45%,對所有能力均有良好的表現),性向皆普通(35%,表現中庸),性向皆低(20%,表現低落).(表2)(編按:輔導老師說明,性向皆高、皆普通、皆低的學生,一樣會遭遇選擇困難的問題.)(小標)約20%國中生具備邏輯推理的潛能在8種類型的分布中,台灣國中生的潛能前3名分別為:邏輯推理(約有20%學生具備這方面的潛能),創意(約16%)、觀察(約15%).此外,由表3中可發現,具備空間、科學潛能的學生比率減少許多.35%國中生沒有明顯的興趣分化研究結果發現,有35%國中生的興趣分化不明顯、沒有明顯喜好的興趣類型,和性向的結果雷同.其中,有56%沒有特殊喜好、28%皆不感興趣、16%皆感興趣.為什麼有三成五比率的學生興趣分化不明顯?宋曜廷認為,與台灣的升學文化有很大的關係.多數的國中生把心力都放在念書,缺乏探索的機會,「唯有實際去接觸和動手做,才知道自己到底喜不喜歡或做得好不好.」約24%國中生對藝術感興趣從6萬多名國中生的測驗結果中得知,興趣類型的前3名分別為:藝術型(24%,有24%的學生感興趣)、實用型(20%)、社會型(18%).高達51%國中生的興趣和天賦沒有交集經過性向和興趣測驗結果的綜合分析,這6萬多名學生有9%在16個高中職群科中,同時擁有高性向和高興趣(超出平均值以上),可以視為是寬廣型、充滿熱忱的天才.令人驚訝的是,也有高達51%的學生的興趣與天賦是沒有交集的.進一步分析發現,在這些沒有交集的學生中,有近6成的學生僅僅只有高性向或高興趣.而在性向和興趣之間出現鴻溝(discrepancy)現象的學生中又可以再細分為缺乏熱情的天才(28%),及充滿熱情的平庸之才(29%).「落差型」的學生有25%,這群人在高中職16個學群中有一半以下落在高性向、低興趣或是高興趣、低性向.值得注意的是,有將近18%學生的性向和興趣測驗的結果都偏低,看不出適合的發展方向,被視為待開發及待探索的類型.測驗具參考價值,但長期、多次的表現更重要國中升高中,是人生第一個分流.宋曜廷指出,很多學生的生活只有念書,沒有時間去探索自己的興趣和能力,在面臨分流的壓力下,宋曜廷認為,「透過標準化的測驗來認識自己,是最快的方式.」然而測驗無法涵蓋所有層面,解讀測驗結果時,必須加上平常課業和生活的表現,才能讓學生更全面的認識自我.宋曜廷指出,如果測驗結果不合理,例如:語文性向低,但平常語文成績卻很好,很可能是測驗沒有認真做,「寧可相信長期、多次的表現,或請他再做一次測驗,」因為他一定有些性向,才會把某些事情做得比較好.平常孩子的生活表現,例如:花很多時間組積木或是英文單字背得快又好、喜歡和人聊天等,宋曜廷說這些可視為「實做」、生活化的測驗,在在透露出孩子天賦方向的一些線索.針對興趣未分化的學生,宋曜廷建議,鼓勵他們多加接觸、了解外面的世界,加深對不同職業群科內涵的了解.而性向和興趣皆低的「待探索、待開發」學生,除了鼓勵他們正向看待自己尚待培養的潛力與興趣,另外提供他們多元的探索機會,從實作中培養興趣與能力,以思考適合的生涯類型.宋曜廷表示,興趣像是熱情的火把,可以延續行為的動力;而天賦就像是事半功倍的工具,可以有效率的學習.令人痛苦的是,興趣和能力並不一定相等,喜歡的事情不見得做得好,做得好的事情又不一定樂於做,於是內心就會產生衝突.在個人能力所及的範圍內去選擇有興趣的事情,不但學習時可以駕輕就熟,而且過程中也比較快樂. 性向和興趣測驗,哪個重要?從實務上來看,林口高中輔導老師丁郁美觀察,各項能力和興趣都很平均的學生不少.生涯輔導難度最高的莫過於,對什麼都沒興趣的學生;丁郁美分析,這群人一種是天生個性使然,對什麼都很淡,可以輔導他們從能力、價值觀或環境去做選擇.另一種是對什麼都麻痺,可能是從小被餵養太多,或是長時間大人只看重成績,導致他們對什麼都無感、提不起興趣,只想著愈輕鬆愈好,即使現在教學變得有趣,孩子也不感興趣.丁郁美常遇到家長追問:「到底性向測驗和興趣測驗哪個比較重要?」丁郁美認為,不是什麼測驗比較重要,而是缺了哪部分、你願不願意去面對遇到的困難.以性向做選擇,以後會遇到沒有熱情、不容易堅持到底的問題;選擇了興趣,則需要面對可能不容易成功.她建議,盡量不要選擇性向和興趣落差太大的,知道自己能力(興趣)差多少,願意付出多少心力去弭平之間的落差. 延伸閱讀:1. 樂沐法式餐廳行政主廚陳嵐舒在自由的環境中,找到想做的事2. 國際資訊奧林匹亞競賽金牌得主何達睿人們記住我,是因為我有決心! 3. 學齡前,比識字、算術更重要的三件事!4. 最貼心的孩子往往被父母傷的最重5. 爸爸,我討厭考試,我想從樓上跳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