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年”,是春節必不可少的一道程式,古今城鄉皆是如此.而且,我們都有理由相信:“拜年”會被人類永久發揚甚至光大.說起“拜年”的起源,應該是幼輩對長輩表達敬意的一種方式,無非是借用了“過年”這個既清閒又熱鬧的時刻和平臺.但在過去,每逢過年,家長就會帶領一班小輩出門謁見親戚、朋友、尊長,小輩們須向長輩叩頭致禮,故謂之“拜年”.按照傳統習俗,晚輩給長輩拜年,長輩就應該給晚輩打發壓歲錢,因為“壓歲”即“壓祟避邪”、“壓祟避邪”即可保平安.可那時的鄉下人家,普遍都沒有喊一聲就打發壓歲錢的基本物質條件,況且那時每家都有幾個孩子.說來慚愧,我就至今也想不起是否收過哪些長輩給過的多少壓歲錢.關於“拜年”,還真有很多講究.既要拜年,總得先弄清過年到底有幾天吧.我沒上網查閱資料,也沒管東南西北的不同風俗,而且也清楚地記得“叫花子也有三天年”的說法,但我打小都覺得過年應該有五天時間:自臘月三十團年開始就算過年了,正月初一是皇帝的年,正月初二是臣子的年,正月初三是老百姓的年,正月初四是“叫花子”的年.這都是聽父親說的,因為即使過年父親也要看天時,只要正月初三陽光燦爛,他的那張刻滿歲月滄桑的老臉,就會比陽光更加燦爛.顯然,他絲毫不關心皇帝和王公大臣的命運如何,因為那都離他太遙遠了,他就是個靠天吃飯的種田百姓,一年上頭只祈望有個好天時有個好收成.後來我終於明白也特別理解,解放前孤兒出身的父親從小就忍饑挨餓,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住了千個屋場走過萬個水井”,盼望正月初三的陽光,其實還是苦大仇深窮怕了,無非也就是盼望多收點糧食,一家大小不再挨餓受凍.“初一不出門,初二拜家庭,初三初四拜老丈人.”這是銘刻在我記憶深處的“拜年”古訓,或許只屬於我出生居住成長的那個窮鄉僻壤.正月初一初二是絕對不能出財的,正月初一自零時起連洗腳水也不能倒在地上,否則就被視為“破了財”.去給長輩拜年,也絕對是空著兩只手,自己還打趣說是“兩只肩膀抬個豬腦殼”,但一掛(一小串)火炮兒(鞭炮)卻是非買不可的,走到屋角或院壩,先點響火炮兒,再大聲喊叫“……拜年啦!”順便不磕頭便舉手作揖,禮數就算周全了.現在想來,我那時去給長輩拜年,先炸一掛火炮兒,一個最大的願望是把幾條惡狗嚇跑.因為長輩除了聽到幾句客套空話感覺享受到了尊重,其實什麼也沒得到,還得拿出一年到頭都捨不得吃的板栗、核桃和買回的糖果,招待這些後生小輩,實在算不過賬來.但初三初四拜老丈人就截然不同了,豬蹄煙酒糖和麵條等諸般“禮行”一樣不能少,還得笑臉如花時時處處小心.除非老丈人家養了個傻女,否則一個小失誤便極有可能攪黃一樁好姻緣.至於給朋友拜年,就只能時間靠後了,俗話說得好“有心拜年端午也不遲”嘛.歲月更替,拜年習俗從內容到形式都在不斷翻新.如今,除了沿襲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興起了禮儀電報拜年、電話拜年、微信拜年或者“團拜”.而拜年中變化最顯著戲份最隆重的,要算給壓歲錢和發紅包.父母帶著為數不多的小孩兒去給長輩拜年,祝長輩健康長壽之餘,孩子們還會跟上一句“恭喜發財,紅包拿來!”長輩就不得不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雙手遞給晚輩.除了親人之間,發紅包的走向也發生了重大變化,不少下屬總要趁拜年之機,給頂頭上司或重要人物送個紅包,還因此製造了很多故事,甚至惹出了不少連鎖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