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今天我煮熱狗炒飯給你吃,因為你平常都要煮很多餐,我想讓你休息一次,換我煮給你吃…」五歲半的兒子張大眼睛,小撒嬌甜甜地這樣說著,雖然是我備料還有調味,但這天的午餐,是我目前為止吃過最好吃的. 只有放手讓他試過一次攪拌鮭魚蛋炒飯,隔不到一個月,他熊熊想起他自豪的唯一拿手菜:蛋炒飯,因此興致勃勃主動提出再做第二次,媽媽感動的不是好不好吃,而是他貼心想要分攤家事的心意.超SWEET的童言童語,迴盪心中一整天,我跟自己說,別偷懶,一定要立馬紀錄寫下來,哪天自己變老奶奶了,還能翻翻這些有溫度的事情回味兒子小時候. 不論是罵完小孩翻滾太久催他快睡,或者因某事講N+1次抓狂,夜深寧靜時刻,一定會再去摸摸兒子熟睡小臉,懺悔也好、放空凝視著也好、也會偶爾暗自感謝…孩子的爸,讓我此生擁有小情人作伴.繞一大圈,從兒子有小暖男的跡象,很難想像DNA源頭他佔一半,孩子的爸,對於餐桌活動,過去少有積極參與,並非加班等不可抗拒因素,而是放不下手邊的手機,或者吃飯時間夢周公,請不動,也叫不醒,過去總是我們母子倆一起開動,現在也是、未來也是了. 記憶中,媽媽早上會給20元買早餐(當時會有固定餐車到國小校門口做生意,三明治10元、奶茶10元),午餐是學校營養午餐,到了晚上媽媽一定會準備晚餐.小時候不解媽媽為何堅持張羅晚餐,現在自己當了媽媽才明白,飯菜香是家的幸福味道,也是媽媽給予愛的表現,那種媽媽味是會深烙心底的,譬如台灣從北到南那麼多家排隊滷肉飯,遊子們回家是否也跟我一樣,最想念的還是從小吃到大的媽媽味?這是米其林外食也無法取代的.我無意挑起媽媽們一定要下廚筆戰,單純陳述自身經歷,孩子的爸(前夫)過去總是說:何必那麼麻煩,外面吃隨便買一買就好,我小時候我爸幾乎每天買自助餐回來,晚上誰先回來先開動吃便當.原來,對於家庭餐桌間的互動,他的習慣跟我不一樣,也多少加深自身動力,我要更努力累積兒子心目中的媽媽味. 對於前夫不再陪伴,媽媽數個月前已感受到不對勁,隱藏不住了,只好簡略坦白,對於我所做的決定,媽媽嘴上埋怨我在情感上過度堅持,但也尊重接受了,當她噙住淚說:「不管怎麼樣,這裡永遠是你的家,隨時都可以回來.」總說自己國小沒畢業的她,我感謝她用她的大智慧、雅量,沒有以長輩身分介入處理我婚姻的不完整,也在我徬徨無助時刻,總是每個月冷凍宅配媽媽手工菜北上,她說她無法幫我些什麼,但她希望我能正常吃飯,好好照顧自己,照顧好她的孫子. 阿嬤的拿手菜,如今也成為兒子記憶中的味道,「媽媽,這是阿嬤的控肉嗎?冰箱還有沒有?」家是談感性的地方,兒子一天在幼兒園7∙5小時,下午4點放學,為了趕晚上8點上床睡覺,回家後一連串作息猶如趕進度,因此飯桌間,我們會分享今天學校發生什麼事?媽媽今天在家做了些什麼事?我很享受孩子願意與我敞開心胸分享,包含他分享學校老師說故事,用自己的文法,口述組織出五分鐘左右的完整故事,這些成長的點滴,我很有幸親眼見證. 雖孩子的爸會每月支付生活家用,在不影響接送兒子上下學情況下,我重啟停滯7年職場想法,光從眾多就業網感受二度就業或在家工作難度,我有認知離開本業多需砍掉重練,薪水、行業別均已不設限,只求來的及接送(居住附近無家人幫忙).我曾問自己想再做什麼?或許是生孩子之前工作已挑戰圓夢,停滯7年期間的全職媽媽工作,很多原則是自己去劃線的.近日跟鄰居職業婦女媽媽聊天,她說孩子(小班)從褓姆家吃飽接回已8點,趕洗澡、趕睡覺,每天下班後拖著疲憊身體,能為孩子做的是睡前故事,再來就是周末盡量陪他玩,我必須說,兼顧家庭和工作的職業婦女真的辛苦了,但鄰居的話也點醒了我,她認為這是她在工作與孩子間,擠出心有餘的親子時間,她的孩子從小習慣了,也已經適應,但我過去到現在,習慣長時間全職陪伴孩子,孩子也習慣那樣模式,導致我會跨不過去自己當初設下的標準,尋找二度就業顯得綁手綁腳,的確我不否認.三零後人生下半場驟變,但媽媽這份工作,當了就是一輩子,尤其對兒子隱藏性單親,長時間缺席的那份愛,會想雙倍去彌補(不是溺愛,也無關放手成長).一碗炒飯衍生出諸多酸甜苦辣情感,關關難過關關過,期待哪天有小智慧開竅,悟出二度就業新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