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養子女沒有標準模式和答案幾位朋友在一起聊天,閒聊中談起載送小孩上學的事情,每個人的狀況不大一樣,當然心得也不大相同.甲君他堅持不載孩子上學,他說他一向要求孩子獨立,希望孩子能夠處理自己上學的事務,家裡離國小也近,後來就讀國中、高中,都是孩子自己設定鬧鐘,自己起床上學,孩子也沒抱怨,因為這一切早就說清楚了,所以他的孩子長大後也一直很獨立,他覺得很有成就感.乙君說他的兒子跟他不大親近,他也不太了解小孩,於是在兒子讀高中的時候,他每天載孩子上學,利用這一段上學的路程互動聊天,也因為這樣長時間的相處,慢慢的,他們改善了親子關係,拉近了彼此的距離,直到現在,跟孩子還是無話不談,他覺得載孩子上學真是一舉數得. 丙君說,載孩子上學真是一種負擔,他奉老婆之命每天提早起床,犧牲自己的睡眠時間,只是成為一個免費的司機,女兒在車上戴耳機聽音樂,載了三年,最後還被小孩怨,不能跟同學在一起搭公車搭捷運,讓他失去了交朋友的機會.所以他覺得載孩子上學是得不償失.同樣一件事情,為什麼會產生這麼大的差異性?常常有人聽了演講,看了書,以為依照專家的說法做法準沒錯,就去執行,效果卻不是如此,於是很灰心.其實沒弄清楚狀況,只是依樣畫葫蘆,當然就沒有辦法達到真正的效果.我在一場又一場的演講裡,總會提供一段時間讓家長問問題,在言語的互動當中,發現有許多家長要的是一個教養子女的標準模式,希望能夠有一種絕對怎麼做,會有絕對怎麼樣的效果.這讓我感觸良多,我們的家長是不是自己也被制式的學校教育教壞了,好像考試考多了,讓大家只想要有一個標準答案,完全不想花腦筋思考.人生怎麼會有標準答案?教養子女怎麼會有標準模式?每家的家庭情況不同,背景不同,家長的學經歷不同,職業工作不同,經濟能力不同,價值觀不同,居住的地區環境不同,甚至有孩子數多少的不同,有小家庭和三代同堂的不同,有那麼多的不一樣因素組合在一起,怎麼可能會有絕對的標準作法?光說小孩上學要不要接送?這件事情就沒有一定的做法,孩子的年齡、性別,家裡到學校的距離,還有交通的便捷與否,這些都是要考慮的因素.要孩子獨立負責,所以要求他自己上放學,這是一種說法,但是要看自己家庭的狀況.接送孩子並不代表就會讓他不獨立不負責,在車上的時間,親子之間可以做些什麼,這也是重點.如果父母親真的用心在孩子的教養上,就會知道互動是沒有絕對的模式,即使是同一個孩子,年齡不同了,互動的方法、內容也會改變. 就是因為沒有固定的模式,沒有標準的答案,教養孩子確實是一種藝術,做父母的要了解自己的孩子,要知道自己的做法是不是適合,絕對不是去拷貝別人的做法,套在自己孩子的身上,別人的成功,只是提供我們參考和思考,找到適合自己家庭的做法,才是正確的.我家的兩個兒子在就讀國中的時候,因為是學區內,距離不遠,都是自己走路上放學,常常放學後,還要和同學打完球之後才回家.念高中的時候,學校比較遠了,他們就自己搭車去上下學.我既不擔心也不操心,樂得輕鬆自在,他們也覺得自主自由,可以跟同學朋友在一起等車、坐車、聊天,是一種快樂.不是我重女輕男,但是女兒從讀國中開始,我每天早上載送她到學校的路口,放學後他會來找我,搭我的車一起回家,因為這時我們家已經搬到了鄉下,交通並不方便,再加上他是女孩,有人身的安全問題.這就是一種情況不同,務實的在面對問題,我跟女兒每天在車上聊的很愉快,因此也明白他在學校的學習和交友狀況,更重要的是女兒並沒有因此而軟弱依賴.所以每一個朋友的做法不同,結果不同,好壞當然是要自己承受,可是並沒有哪一種做法是正確或錯誤,是你怎麼去執行這樣的一種做法.要明白,跟孩子互動不是一天兩天就夠,要孩子獨立和負責也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做到,所有的後果都是在生活中每一天長期的累績而產生.孩子已經長大了,國高中的孩子絕對有能力處理自己上學的事情,要訓練孩子獨立,事先大家要講清楚,甚至是從小就開始培養態度和習慣,這非常好絕對沒有錯,家長不一定要載送孩子上學的.但是如果跟孩子接觸的機會不多,時間不多,利用這樣的接送跟孩子相處,有了互動交談,增加彼此之間的了解,拉近親子之間的距離,未嘗不是一種聰明的作法,日日溫馨接送情,為什麼不做?而最悲慘的做法,是認為接送小孩是要讓他們多一些時間休息,讓他們有更多的體力讀書,所以不敢打擾他們,謙卑的開著車,做牛做馬一般的默默工作.這樣是把自己變成了司機僕人,孩子成了公主少爺,如此的接送上學放學,是一種勞務,是一種工作,不是親子關係,因為少了互動,那就是沒有智慧的相處.每個家庭的情況並不一樣,但是要掌握親子關係的重點,家長本身要有正確的觀念,養孩子絕對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不可能快速,因為要花很長的時間,看孩子慢慢地長大.但就是因為不簡單,所以才會有成就感,就是因為不容易,才會到最後有人哭、有人笑.養孩子真的是一種負擔,是一種甜蜜的負擔,聰明的父母會用心的挑起擔子來,好好地醞釀甜蜜,那是人生最美好的滋味. ﹝校長爸爸黃登漢﹞自由作家桃園縣教育電子報親職教育專欄寫作 公共電視「爸媽冏很大」親職教育專家 超視「請你跟我這樣過」親職教育專家原文連結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