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不要讓嬰兒亂動?詢問任何家長(不論全職在家或投入職場)的近況,你通常會得到同樣的一句回應:「忙死了!」我們不需要閱讀任何壓力與育兒的研究發表,就能知道這種忙碌對於為人父母者生理與心理的負面影響.然而,還有另一個副作用:我們太習慣看到有點扁平頭的寶寶,甚至習慣到我們不再驚訝,但是─情況不該如此.醫師們只習慣看到早產或生病的嬰兒出現異常頭型,因為他們需要側頭躺在保溫箱或搖籃中長達數週或數月.早產嬰兒可能形成醫學專家所謂的長頭─頭骨變狹長.新生兒加護病房仍舊常見長頭狀況,不過兒科醫師現在通報另外兩項比例更高的頭骨異常:頭顱骨歪斜和頭型寬短,兩者通稱為「扁頭綜合症」.我們發現,即使是健康、足月誕生的寶寶,兩到三個月大的時候,出現扁頭綜合症的比例增長了五成.為什麼變得這麼多?早在一九九二年的「仰睡運動」推行之前,扁頭綜合症的比例非常低(百分之二到三),而且大部分出現在生病或早產嬰兒的身上─他們出生後的前幾個月必須留院在新生兒加護病房或兒科加護病房.仰睡運動是教導家長們讓孩子仰睡,以避免嬰兒猝死症的風險.然而,等到仰睡運動成為主流的時候,全美五十個州的兒童乘客安全法例也規定家長開車的時候要將嬰兒安置在安全座椅上─很快就證實這兩項安全預防措施是很棒的主意─嬰兒猝死症與嬰兒車禍死亡率的確下降了.但是,因為各種社會與文化因素,生活步調同時開始加速,這意謂孩子開始在安全座椅與其他確保安全而侷限行動的事物上花了更長的時間,好讓家長能追上標準、責任與先前諸世代難以想像的快速步調.在家中,寶寶被安置在嬰兒搖椅、多功能嬰幼兒遊戲床上,藉由搖晃安撫他們,好讓家長竭盡所能地追上家務與準備餐點(親手從無到有製作餐點、已經成為好家長的重要指標).離開家,外出的家長將寶寶安置在各種揹巾及揹帶、推車、安全座椅上,以最嚴格、最堅固的結構設計,提供最佳的安全標準.如果孩子們睡著了,或是即使他們自得其樂地靜默著,家長通常會讓他們直接待在可拆卸的安全座椅上,提著他們到室內,而不打擾他們.總而言之,孩子開始長時間地把頭靠在堅硬表面上.許多家長也開始將寶寶綁在自己身上,諸如揹巾或揹帶等開始盛行,家長開始執行「依戀式教養」:該理論鼓勵家長揹著寶寶、減少親子分離的時間.原本只是輔助作用的依戀式教養,很快地變成主流.但是他們的寶寶也形成扁頭(儘管程度較輕微),否定了「揹著寶寶不會造成扁頭」的說法.為什麼會這樣?因為許多家長用這些揹巾及揹帶安置孩子的時候,習慣每次都用同一隻手臂,所以孩子一再地被安置到同樣的位置,他們的頭靠在家長胸膛或背部的同一側. 扁頭認知不清的後果採用仰睡運動、兒童安全座椅與依戀式教養的二十年後,全美嬰兒的扁頭綜合症比例增長了六倍(全球各地採用繁忙西方生活方式、能負擔舒適現代生活的地區,罹患率急遽上升;一項加拿大的研究顯示,七到十二週的嬰兒罹患比例將近五成).這些孩子中,半數同時患有斜頸─頸部肌肉緊繃,妨礙嬰兒轉動脖子或轉頭的能力.斜頸通常需要物理治療,嚴重的扁頭綜合症有的時候需要戴矯正頭盔.然而,與許多人的認知不同,這些情況不總是單純的美觀問題(經過治療就沒有後遺症).扁頭綜合症的嬰兒面臨短期、長期發育遲緩的風險.更甚者,記錄顯示扁頭綜合症寶寶可能還會面臨視力與聽力的發育問題.我一直身處前線,努力消除這項大可避免的問題,我增加與新手家長相處的時間,甚至還研發了Tortle嬰兒帽─這是嬰兒把頭靠在堅硬表面上的時候,協助嬰兒轉頭的一頂軟帽.但是,頭特嬰兒帽只解決了生理症狀,真正的問題是─我們的寶寶無論在家中或托育場所,都沒有獲得可以行動的充分自由與足夠時間.事實上,我認為研究數據中看到的發育遲緩情形,與寶寶頭型沒有什麼關係,而是與他們受侷限、普遍缺乏行動與運動有關.按<新英格蘭醫學期刊>(TheNewEnglandJournalofMedicine)發表的數據顯示,孩子的肥胖傾向可能在五歲時就已經決定了;研究人員希望扭轉大眾健康的趨勢,因此開始檢視長期缺乏行動自由對於孩子的影響(甚至早在孩子學會走路之前).然而,儘管醫界開始警覺,家長對於孩子行動的侷限情況卻變得更糟、而非更好.如同我們討論過的,問題在於市場充斥著灌輸「恐懼」這件事.例如,我最近得知有一項套具被開發出來,能將寶寶綁在搖籃中,避免翻身.可是,一旦寶寶有能力翻身,我們就應該允許他們翻身,寶寶才能藉此成長發育.不幸的是,我們已經採納了仰睡運動的教誨,不讓孩子「趴著玩」,這樣的結果是─我們保護孩子已經到了一種荒謬的程度,正在導致全新的危險.過度保護孩子只會導致另一種危險幾年前,同事轉診一名八個月大的男嬰,到我的診間進行評估,男嬰的雙親都是三十出頭的年輕專業人士.同事懷疑男嬰有認知障礙,因為男嬰無法坐起身,甚至無法仰起頭.但是,當我看到寶寶時,我並不認為他有認知障礙.他的眼神清明,能追隨我的舉動.他的肌肉張力正常,儘管身體虛弱、卻非無力.沒有任何神經障礙嬰兒的典型症狀.他的頭型的確有點怪異,還有部份發育遲緩.與孩子相處了一段時間後,我告訴家長,我不認為他有任何問題─但是,他需要更多活動、培養力氣.家長們這時才開始釋然地大哭.我安排寶寶開始進行運動發育的治療,讓他戴上修復頭型的頭盔.他的父親一旦確知孩子沒有任何問題,便採納了我所有的建議,開始與男孩一起努力,使孩子動起來、增加力氣.不過,母親卻花了更久的時間才認同我的意見.每當她帶孩子進入診間,看著我在檢查檯上擺弄著她的孩子,我看得出來─她很不舒服.每當我將他翻身或拉起身,母親的表情就更不悅.結果,我發現,在她帶寶寶來找我之前,她從未放下寶寶.如果寶寶沒有睡覺,她就會抱著寶寶.寶寶沒有接收任何刺激,也沒有玩耍.當我試圖解釋寶寶需要有些時間待在地板上,該名母親卻對我說:「他只是個寶寶!他可能會受傷.」我向她展示,我能拉著小男孩的手臂,讓他坐起身:「看吧,他沒有哭.他一點也不介意.」然而,母親只是搖頭:「我不認為這樣做是對的.」還好,母親最終認同了我的意見,幾個月內,孩子終於開始自行活動.我一直追蹤這個家庭的後續情況,直到我搬遷到另外一州.那時,孩子已經五歲了,像其他小男孩一樣到處亂跑,甚至出現心智早熟的跡象. ﹝延伸閱讀﹞美國小兒科醫師的育兒寶典:練趴好處這麼多!從出生第一天就要開始!美國小兒科醫師的育兒寶典:未滿兩歲的孩子,請勿使用任何電子產品!美國小兒科醫師的育兒寶典:來自跨國教養經驗的黃金指南,讓你更快樂、更自信,享受照料新生兒的喜悅,卻不失去理智與自我!初次為人父母讓你崩潰又焦慮?別緊張,慢慢來!來自全球化的教養觀點,診間臨床育兒現場經驗.如何避免扁頭寶寶?改變孩子挑食習慣?正確的睡眠訓練?讓珍醫師告訴你,最誠摯實用的各種育兒方法! 珍醫師自幼成長於肯亞,在自由快樂的環境中長大.之後移居英格蘭、愛爾蘭、澳洲,最後定居美國.在澳洲她經歷結婚生子、養育三個兒子,充分享受自由開放的教育方式.隨後離婚、結婚,來到美國,卻才真正展開了教養之路的冒險旅程:珍醫師在美國生下第四個孩子,對於瀰漫美國的恐懼式育兒文化感到憂心.教養並非只有一種方法,她比對世界各國的教養文化,這些方法同樣能教養出健康快樂的孩子,卻可能會讓美國部分新手父母們大吃一驚,例如:◎美國每瓶蜂蜜罐上都標示「未滿一歲不宜食用」.但全球各地如希臘、紐西蘭、法國、中東,家長常會餵食幼童蜂蜜,混和在奶製品中或是滴在吐司或水果上.◎在中國,母親生產後有長達一個月「坐月子」的時間.大多數的伊朗新手媽媽出院後會回娘家住四十天.在峇里島的新手媽媽則要遠離廚房,與寶寶每天接受按摩.◎傳統肯亞村莊養育的嬰兒,通常比多數美國孩子早好幾個月坐起身和走路;巴布亞、新幾內亞的原住民部落孩子甚至會省略爬行階段.於是,珍醫師決定寫書告訴所有的新手父母們:世界大不同!放下憂慮,教養孩子不只一種方式!購買資訊:博客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