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洪蘭在現代,教育的重點在learninghowtolearn,分數和成績已經是過去式,新加坡甚至明令學校不可再排名次.親師座談中,一位家長問:「在這個訊息瞬息萬變的時代,我們如何使學生所學能所用?」這是個好問題,教育者必須去深思並面對.現在知識翻新得太快,學生離開學校進入社會要用到的知識,很多還未發明,要從事的工作也還未出現,學校可做的就是加強學生的基本功——聽說讀寫的能力.基本功愈扎實,學習新知識愈容易. 二十一世紀講求創新,但在創意出現之前,必須先有扎實的基本功,新意才會出現.創造力有所本,這個「本」就是精熟的技術和跨領域的知識;當神經迴路連接得很綿密時,自然就會觸類旁通.所以,現在基礎的教育比以前更重要,孩子必須透過廣泛的閱讀,吸收別人的知識,轉化成自己的想法,才會有創意出來.目前科技的進步已經到了每一次新的技術出現,就馬上革新原有的方式,達文西手臂是一例,蘋果手機更是一例.2007年1月9日,蘋果手機第一次出現;當時完全沒有人想到賈伯斯一個人就改變了全世界.10年後的今天,很多人出門已經不帶皮包,只要有手機,天下去得.我們已經無法想像沒有手機的日子要怎麼過了.所以在現代,教育的重點在learninghowtolearn,分數和成績已經是過去式,新加坡甚至明令學校不可再排名次. 所學必須有所用,知識才是孩子的聽和說的能力是天生的,一個孩子只要能聽得見,他就會說話(除非說話的布羅卡區有病變).模仿是登錄在基因上的,孩子毫不費力就會說話;讀和寫則不同,沒有人教,孩子進不了閱讀的門(大腦中有語言區,卻沒有閱讀區),有的孩子甚至教了也不會(失讀症).因為文字的發明才五千年,就人類歷史來說,太短了,短到來不及登錄到基因上.所以現在的基礎教學,著重讀和寫的能力.過去,我們都假設一個大學畢業生能讀和寫,想不到並非如此.2003年美國教育部測試了18000名美國成人的語文(literacy)能力,發現不到1/3的大學畢業生達到proficient(精通)的程度,1/5的大學生連基本程度都達不到,很多大學生不會看圖表. 最近喬治梅森(GeorgeMason)大學的卡普藍(BryanCaplan)教授寫了一本檢討現行教育的書<TheCaseAgainstEducation:WhytheEducationSystemIsaWasteofTimeandMoney>.卡普藍是加州大學柏克萊學士、普林斯頓大學博士,是人生勝利組,卻在教了多年書後,開始質疑大學教育的目的.他說,除了醫學、法律少數專業的領域,大部分學科教的都是學生畢業用不到的東西.學生在校學的東西如果沒有用到,很快就會忘記.這本書強調所學必須有所用,這個知識才是孩子的.或許我們的教育部長也該好好的看一下這本書. 延伸閱讀:1.CoolEnglish閱讀王林千祐:看電影,讓湯姆克魯斯教英文2.抱一下、親一下,哪有關係?3.讓孩子知道愛的責任和代價:一意孤行,只會傷害到真正愛自己的人4.如果我們不能控制情緒,就不能指望孩子控制自己的情緒5.給孩子的教養:無條件的專注和無條件的愛同等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