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媽咪拜我剛上大學時收到的開學禮物是一台電腦,那是我有生以來第一台「個人專屬」電腦.收到這份禮物的我,相當珍惜,很怕不小心把電腦弄壞,把它當寶一樣小心翼翼地使用.然而,某天用電腦時,突然發現電腦速度變得很緩慢.原以為是電腦中毒,用掃毒軟體掃過一輪,卻發現並不是中毒.仔細確認後,才發現是從檔案建立到刪除的過程中,如果沒有好好清理硬碟,就會發生類似的狀況.遇到這種情形時,可以執行「磁碟重組程序」,電腦硬碟裡面壞掉的檔案就會進行重組,磁碟重組後可提升系統效能.因此,執行完磁碟重組程序後,電腦的速度就會恢復正常.一面用著速度變快的電腦,一面對著電腦開玩笑說:「看來你也沒多聰明嘛!」其實原本早就忘了這件事,但不久前偶然想起來,突然對這件事情有了不一樣的想法.並不是電腦不夠聰明,而是就連這麼聰明的電腦,也需要定期進行磁碟重組,清理完磁碟空間後,才有辦法恢復正常速度. 幾乎每一本育兒書裡都會提到,建議所有的媽媽們不管再忙再累,都要留一段時間給自己好好休息,創造「專屬於自己的時間」(Metime).無論是剛生完小孩的新手媽媽也好、還是家有學齡期子女的職業媽媽也好,都需要留一段時間給自己.然而,實際詢問周遭身旁的媽媽們有誰真的這麼做?結果不到一半,絕大多數的媽媽都沒有這麼做.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大部分的媽媽似乎都不敢,每次上課時,告訴台下的媽媽們偶爾要讓自己去放風一下,她們的表情大多是:「這樣真的可以嗎?」從她們的神情可以看得出來,她們之所以無法這麼做的兩個理由. 首先,第一個理由是,媽媽們心裡面會放心不下孩子.要擁有一段完全屬於自己的時間休息一下,意謂著必須暫時離開孩子.然而,身為孩子主照顧者的母親,會擔心自己是否真的可以離開孩子去享受獨處的時間?但所謂的主照顧者,只是「主要負責」照顧孩子的人,並不表示要負起「全部責任」,可以和老公協調一起分擔育兒工作.此外,有句話說:「養小孩,需要一個村莊的力量.」也可以試著讓更多人一起幫忙照顧孩子,讓更多人一起加入共同育兒的行列,建立強大的托育支援後盾.而且並不是二十四小時待在孩子身邊寸步不離才是負責任的表現.記得我第一次把孩子交給托嬰中心的老師幫忙照顧,重返職場上班的那一天,老師對我這麼說:「媽咪,別擔心!其實孩子比想像中還要勇敢,媽咪也要加油喔!」老師說得一點也沒錯.孩子遠比我們所想像的來得要勇敢許多,真正捨不得、放不下的人反而是我.不只是孩子和媽媽分開時,會經歷所謂的分離焦慮,就連媽媽要跟孩子分開,也會有分離焦慮症.要學會試著放下對孩子的擔心,並拿掉分離焦慮,才能客觀地去看待這件事. 再來,另一個理由是罪惡感.尤其是職業媽媽們,更是對擁有專屬自己的放風時間這件事感到罪惡.因為上班要和孩子分開,心裡已經覺得無法好好陪伴孩子很對不起他們了,下班後哪怕快一分鐘也好,都想盡快飛奔到孩子身邊.在這種情況下,很難願意暫時丟下孩子自己放風去.於是,我接著問:「最近會不會常常覺得自己怎麼老是愛發脾氣?」如果會的話,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沒有留給自己一些時間好好休息.一九五○年在德國曾經舉辦過一場「媽媽新革命運動」,喚醒社會大眾重視媽媽們身心健康的一場社會運動.當時,這場運動的發起人曾發言表示:「很多媽媽們長期飽受慢性疲勞、失眠、焦慮、頭痛等疾病所苦,過去十年來,媽媽們生病的比例增加了約百分之三十七左右.」專家們認為,導致媽媽們健康惡化的最主要原因,是因為媽媽們沒有留給自己一段專屬自己的時間好好休息.就連電腦都需要定期進行磁碟清理程序了,更何況人不是機器,身為媽媽同時也是上班族的我,也一樣需要時間好好清理自己的內在.陪孩子的時間固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自己是否能活在當下,全然地投入陪孩子一起玩?並不是待在孩子身邊就叫做陪伴,與其待在孩子身邊一小時,但卻經常發脾氣、感到疲憊困頓;倒不如雖然只有三十分鐘,但卻能全心投入,陪孩子一起盡情歡笑、一起開心玩耍來得更好.有趣的是,有些媽媽們對放風連想都不敢想,但有些媽媽一旦嘗試過放風滋味後,就會經常為自己安排時間去放鬆一下.這就好像某種食物一樣,不吃則已,吃過就愛上了!這是因為感受過媽媽專屬的放風時間所帶來的威力. 放風獨處時,就像充電一樣,會讓自己重新充滿活力.藉由給自己一段時間好好休息放鬆,讓身心充飽電,與身旁的人相處時,他們也會感受到這份滿滿的活力.把時間投資在自己身上,投資報酬率會「加倍奉還」.媽媽們一旦體驗過放風後帶來的好處後,就不會再排斥抗拒這件事.當生活越是忙碌時,越是要給自己留一些時間,去做自己內心真正想做的事情,才能逐步實現心中的夢想藍圖.光是趁通勤時滑手機,或哄睡完孩子後起來看FB,其實是不夠的.比起每天三十分鐘的放鬆模式,應該要每星期或每個月固定一次放自己一天假,讓自己有充分時間好好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因此,要事先規劃好「媽媽放風日」時間.每週一中午休息時間,我會盡可能留給自己.有時會上網購物,有時會小憩休息一下,或是享受品嚐咖啡的悠閒閱讀時光,偶爾也會出去外面散步,趁這段空檔做一些想做的事情. 我和老公也培養出「定時加班」的默契,每兩週會有一次固定「加班」時間.在這段時間內,不管是真的留在公司處理工作,或是處理自己個人的私事,彼此不會過問對方理由.有了孩子後,不管是老公還是我,我們都盡量能不加班就不加班,但「定時加班」是我們給彼此的一段緩衝,讓雙方都能保留專屬於自己的空間.「今天不是輪到你加班嗎?」「對啊!」「去看場電影再回家吧!」雖然自己一個人在家裡一打二照顧孩子不輕鬆,但因為知道透過「定時加班」這樣的模式,能讓彼此好好充電放鬆一下,也就甘之如飴了. <媽媽不只是媽媽:成為媽媽仍要找到熱愛的事、保持愉快的生活節奏,活出自己想要的模樣>成為母親之後,和孩子在一起時,「我」並不是真的「我」;但孩子不在身邊時,「我」也不是完整的「我」.身為母親的我們,總會像這樣在內心反覆糾結著,在過程中跌跌撞撞,才終究學會過自己的人生.在成為母親之前,一直都過著標準模範生的人生.學生時期時,比任何人都要用功讀書;工作時,也比任何人都還要認真;生完後孩子後,仍拚命努力當一個「好媽媽」.然而某天,突然發現要當一個「好媽媽」,必須要先跳脫出所謂「好媽媽」的框架.唯有不再執著於「好媽媽」的標準,才能真正享受當媽媽的人生.因找到工作與育兒中的平衡點,目前樂在其中並努力充實屬於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