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媽咪拜「i1」鼓勵法:如果孩子知道自己可以做到,又何嘗要讓你失望荷蘭籍老公Ra常說:「我們相信,海是有療癒效果的!」所以,感冒要下海,有皮膚問題要下海,頭痛下海也說會好.總之,愛海的老公在Jivan十六個月時,就迫不及待要帶兒子下海,巴不得與「子」共游.但事情總不如想像的美好,兒子一見偌大的白浪淘淘,又被爸爸強迫式地抱進海中,就嚇得哭著叫喊「媽媽」,又拍拍胸表示「怕怕」!怎麼樣都不願意放開扒在爸爸身上的手腳,眼神在慌張中搜尋媽媽.「媽媽」=help!? 「i+1」:有把握之外,再多一點點就好.在語言學習中有個著名的「i+1」理論,「i」是學習者當下的程度與經驗,「1」則是略高於學習者的學習內容.這個概念適用範圍其實很廣泛,除了能鼓勵孩子,也提醒我們:在孩子能力可及的範圍再往上加一點點的難度,只要「+1」就好,別貪心要他馬上衝向「10」,甚至百分百達標.因為「magicone」,孩子至少有九成把握自己能做到(i),並且用這九成的信心,願意嘗試多於舒適圈外一點點的挑戰(+1).透過這樣的方式,會發現孩子能i+1、(i+1)+1、(i+1+1)+1……上去,一步一步地搭建信心,不斷進步.孩子的「意願」很重要,那自己確保能做到的「大部分」,讓他們「相信」自己能再「多嘗試一點」看看. 在荷蘭,食物都是分好在個人盤子裡的,婆婆跟我分享過,老公兄妹還小的時候,不敢吃餐盤裡的某樣食物怎麼辦?她的方法正好與「i+1」的概念雷同.盤子裡敢吃的都吃完(孩子能做到的i),不敢吃的至少吃一口(+1).下次再遇到不敢吃的東西,就從吃一口(i),進階到吃掉一個(+1),透過慢慢地鼓勵,逐漸克服到「不喜歡吃但還是能吃下肚」.反觀我自己成長的經驗,都是被威嚇,「吃完!吃完才能離開座位.」我就是不敢吃,根本不可能一次到位吃光光啊!於是我更加排斥,在威嚇中耍倔,在逼迫中遁逃,印象中,常常是只要那一餐出現我不敢吃的東西,我就可以連拖帶耗一兩個小時,最後可憐的還是被浪費掉的食物.我想,當時我的母親一定也很挫敗吧! 當老公這麼想分享大海游泳的美好經驗,兒子卻哭喊著叫媽媽.我哪有什麼魔力,讓兒子一秒愛上海而和爸爸跳下去悠游?我有的,是「了解」.了解兒子會排斥、會怕這片波濤洶湧的大浪,所以我接受他「不願意去做」的哭喊,馬上止住爸爸急於分享最愛的海的那顆雀躍的心,先安撫孩子要「被」放到海裡那受驚嚇的心,溫和地告知孩子:「海好大一片喔!媽媽知道你會害怕.」先同理,連結舊經驗,再鼓勵. Jivan是平靜下來了,但,總不能因為兒子害怕,就默許他全盤拒絕嘗試!這時最不該說的就是「好了好了,沒有沒有」,而是要先給予安全感,再根據孩子的經驗+1再+1,鼓勵孩子張開羽翼,讓他了解到「其實我可以的」.老公一顆炙熱的心正失落著,該如何實現與子下海的「心願」呢?兒子情緒穩定後,本來連沙都不敢碰,到下海玩水的+1、+1……的過程是這樣:↓一開始連沙子的觸感都怕,想被抱著,那鋪著毛巾,坐在沙上的毛巾就好.(隔著毛巾坐i、坐沙上+1.)↓避免大面積肌膚接觸到沙,那我準備工具給你,只要稍微碰到一點點就能玩沙嘍.(遊戲經驗i、用工具玩沙的過程中沾黏到細沙+1.)↓不敢自己邁出步伐走在沙上,媽媽牽你踩穩步步走.(有媽媽牽著的安全感一起走i、踩在沙上+1.)↓害怕靠近海,那媽媽蹲下陪你近近「看」.(媽媽在i、近距離視聽大海+1.)↓海浪好可怕,那你先看浪來了,打在媽媽腳上的樣子.(媽媽陪伴在身邊一起視聽大海i、接受最信任的人被自己害怕的東西觸碰+1.)↓不願意下水,岸邊等浪或踢水都很好.(看過媽媽被海浪打到腳i、自己身體的一小部分碰到海水+1.)↓當海浪打到全身,即連結舊經驗,增添新感受,幫助辨別相似與不同.(洗澡從頭沖的感受i、海水打溼全身與臉+1.)i+1的「鼓勵」,不只能一步步引導孩子前進,同時也能讓抽象的「你可以」具體化,孩子當然就因那些可掌控、有方向的步驟,在執行之中亦培養出信心. 我與兒子花了一個多小時,他已經全身濕答答地,期待一波又一波的浪潮往身上噴濺的感受.倘若第一次見到海,就立馬抱著他,半「逼」半「強迫」他馬上達標,換來的可能是再也不願意下海的陰影,甚至是對大人的不信任.現在的「一小步一小步慢慢來」是一小時,卻能成功邀請一顆本來排斥的心,從拒絕到喜歡,是終生真心的喜歡大海,與強迫之中可能久留在心中的陰影比起來,不是真的很快嗎!我們的焦點,不應該放在孩子距離「自己的期望」有多遠,而是孩子已經往前跨進了多少. 現在的Jivan,常常嚷著要去海邊玩,我和老公也開始著手,教導孩子如何判斷水性、岩石、水的浮力與阻力、下水時機等,這在大部分國土都低於海平面的荷蘭而言,是極重要的生存技能與常識,並把「游泳」視為國家運動,而海島國家的臺灣,是否也能抱持這樣的態度呢?透過游泳練習,深諳水性,掌握在水中身體的控制與自救,要享受便需要深入了解,才不至於過於興奮魯莽而忘了安全第一.請相信,孩子如果可以做到,那他就會好好做,孩子比任何人都希望自己能做好,這自然是一個人建立「自身價值感」的過程.他會拒絕,大多時候是出自於對新事物的不瞭解、被賦予太多期望,或是知道只要示弱一次,他就可以賴著等大人幫他做好,才漸漸養出溫室花朵的性格.我們當然都希望孩子進步,但引導還需有方,這通常是建立在教養者對孩子該年齡階段本有能力的了解,才能有效運用「i+1」鼓勵法,給予適切的任務,並堅定地相信孩子可以做到那「+1」的挑戰,逐步引領孩子往前邁進與獨立. 可別硬是推孩子前進,累了自己,還可能因為失望等情緒,脫口而出些落井下石的話,造成親子之間的衝突與誤解;另外,若忽略了平常的練習,保護過度,連本有能力的鞏固都忘了,某天突然期待孩子一步登天,那就好比一塊千斤鼎壓在孩子身上,別說飛了,要他走都難,最後遍體鱗傷的還是孩子.譬如:對於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我若是要求他讀懂課文全部的內容,那便是不切實際的作法,反而很可能造成孩子的自我放棄,若使用「i+1」鼓勵法,從學生看完文章後,先圈出能掌握的幾個字開始,最常見的「的、我、你、了、還」等字,就是平日閱讀中的「i」,然後再具體給予學生任務,今天回家以前,記起來文章中的五個新字或生詞就是「+1」,放學時再驗收他今日的挑戰,這樣的鼓勵,對於識字像無字天書的學生而言,更能有效給予他信心,讓他知道他的努力是可以看見成果的.當孩子拒絕大人的邀請去行動,不妨先找出讓孩子有自信踏出第一步的嘗試,給予他先覺得這+1「不算太難,或許我可以試試!」那麼每一次做到的回饋,便會再給他更多信心,繼續再多加一點點的挑戰,發揮i+1、(i+1)+1、(i+1+1)+1……無限大的潛力. <蹲下來,用孩子的高度看世界>用同理心對待孩子,便能成就孩子!研究顯示:越有同理心、越懂得幫助他人的孩子,具備較好的社會適應能力及人際關係,不管在學校、在社會、甚至長大在職場,都會比較快樂,有比較好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