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公嬤怕口音傳孫子 互動少反釀孫不說話一位近三歲的小朋友,在家都不開口說話,到醫院檢查評估後,確認聽力正常,但為什麼就是不說話?收治該案例的台大醫院語言治療組長張綺芬表示,小孩白天由阿公阿嬤照顧,他們因國語口音不標準,擔心會影響孩子未來說話發音,所以都讓小朋友玩平板電腦、看電視,鮮少有過多口語互動.這位小朋友有什麼需求都靠比手劃腳加上簡單的「嗯」聲,家人就明白,張綺芬組長說,不要因為小朋友一個眼神、一個動作就滿足他們的需求,應該透過口語溝通,就算知道小孩想要什麼,仍然要口頭確認,無需擔心發音是否標準,讓小朋友能透過模仿問句中的關鍵詞句開口說話,也建議父母每天可以至少花5至10分鐘時間陪孩子玩玩具、講故事,協助語言發展.這三類小孩不張口 恐因語言發展受影響 不說話的小孩到語言治療科就醫時,首先會確認小朋友聽力是否正常,若有聽力障礙,周遭環境的聲音沒有輸入,小孩恐怕就難開口輸出.這類小孩因為聽力差,治療上需要先配助聽器矯正聽力,或是中耳發炎導致聽力受損,需要先治療才有助於語言發展.小朋友若是不喜歡人際互動,也不關心周遭互動的人,更傾向於不開口說話.張組長指出,這類小孩可能有人際互動或情緒行為上的問題,最典型的案例就是自閉症患者.另外,全面發展遲緩或認知發展緩慢的孩子,因為學習速度慢,導致口語發展也較慢,有較高機會晚開口說話.這兩類孩子則需要先透過聽話理解、口語表達等評估,再做語言治療,改善問題.語言發展遲緩與否 玩玩具也能看得出張組長指出,有些小朋友在玩玩具時,會透過口語表達對玩具的想像,例如邊玩積木、邊說著想把積木堆成城堡、堆火車或是火車過山洞等語句;若是認知遲緩的小孩,玩玩具時則較少創意,只會拿起積木疊疊丟丟,較沒有特殊劇情及目的.要小孩張口 大人也要做功課 想協助小孩有更好的語言發展,大人在日常相處時,盡可能引導小朋友的語言表達,張組長舉例,「媽咪幫你洗澡」、「現在在用什麼幫你擦擦?肥皂」等等,讓小孩能在情境下了解詞彙,帶領孩子跟著大人慢慢開口說話.張組長補充,小孩長了牙時,鼓勵家長不要只餵小朋友吃軟爛食物,可以餵食一般食物,讓小朋友透過咀嚼,發育咬合肌,也有助於語言發展.無論小孩語言發展正常與否,想讓小孩能有更好的口說能力,大人要做的功課其實也不能少.資料來源: healthnews.com.tw